厉害!这种罕见的乐清人制作的黑曜石灯被许多博物馆收藏(黑曜石灯光照不透是不是假的)

动态新闻2024-05-14 23:04:12自考教育网

2019-04-19 01:55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张丽萍

方肖鸣从窑里拿出一个烤好的现代曜变杯。

厉害!这种罕见的乐清人制作的黑曜石灯被许多博物馆收藏(黑曜石灯光照不透是不是假的)

近日,古董收藏家、曜变建杯技术研究者方肖鸣收到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厦门博物馆、温州博物馆收藏烧制的现代曜变杯证书。 据悉,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博物馆与方肖鸣取得联系收藏曜变杯。

传宗接代

建杯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它是中国宋代的“八大名瓷”之一,因发源于宋代建州(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而得名。 建杯是宋代特有的茶具。 宋人饮茶的方式与现在不同,饮茶时,先将茶叶磨成粉末投入碗里,用水流非常细的注水筒倒入热水,一边倒水一边迅速搅拌,称为“点茶”。 当时斗茶、茶百戏等各种茶游戏也很流行。 耐高温、导热慢、适宜沏茶的建杯,变幻莫测的釉色和符合宋人的审美要求,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茶碗。 宋代盛行建杯斗茶、饮茶,苏东坡、范仲淹、欧阳修等几乎所有宋代名流都写过赞美建杯的诗。 宋以后,中国人饮茶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建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烧制技术也随之丧失。

建杯按器型和釉色分为多种,现存珍品依次为曜变杯、鹌鹑斑杯、兔无垢杯等。 曜变杯是建杯中最珍贵最稀有的品种,目前存活的宋代作品只有三只半,其中三只都在日本,都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 它们是宋明时期传入日本的,被日本人视为神物,日本古籍《君台観左右账记》将其称为“无上的神物,世间罕见”。 这三个曜变杯,现藏于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斑纹最美、光彩夺目,享有“天下第一”美誉,被公认为陶瓷艺术珠峰。

所谓星期变,就是用黑色制成的壶底瓷釉上浮现出大小不一的不规则斑点,当光线照射时,斑点周围会发出以蓝色为中心的耀眼光芒,使其与宇宙星云一样华丽的光斑和光晕发生变化,因此也被日本人称为天目茶碗、“碗中宇宙”

在建盏技术丧失近千年后,1979年,国家成立了“建窑兔毫釉恢复科研小组”,试图探明古代建盏烧制技术。 经过专家们的无数探索和尝试,目前,取宋兔毫安、取宋油滴盒、取宋鹌鹑斑盒等多个建盒品种相继成功烧制,但曜变盒的完全复制仍然困难。

方肖鸣收藏的国内唯一宋代曜变杯。

国内唯一的一半

宋代变杯收藏

曜变杯之所以难以复制,除了本身是建杯中最难烧制的品种外,长时间内没有实物参照也是重要原因。 现存的日本三大周变杯,被日本奉为国宝,平时很少公开展示,一般人去日本也很难见到,近距离研究更是奢侈。 因为没有实物,所以摸索自然难度很大。 令人欣慰的是,2009年杭州工地出土了一半曜变杯碎片。 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宋代曜变杯实物。 而这个残缺的星期变杯的主人,就是方肖鸣。

知命之年的方肖鸣是乐清乐成人,原在银行工作,1989年,他辞职下海,投身古玩业。 2005年,他和朋友在杭州吴山广场创办古越会馆,专门从事古玩收藏与交流,在瓷器和古砚的收藏与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现任省收藏协会常务理事。 他先后举办省博物馆、温州、东阳等多个个人藏砚展,出版专著,并为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展览提供个人收藏。

对于成为国内唯一宋代曜变杯主人的对手肖鸣来说是幸运而偶然的。 当时,有民工在杭州原东南化工厂的建筑工地上捡到了两块非常华丽的瓷片,被方肖鸣看到,他一下子就震惊了。 东南化工厂遗址位于原南宋都城临安“都亭站”(国宾馆)。 那时,他还不知道曜变的事,凭直觉认定这很稀罕,同时也觉得如此艳丽美丽的瓷片,应该是完整的成品。 工地上可能还有其他残片。 于是,他四处走访,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陆续从其他民工手里收集了20多个片段。 他小心翼翼地拼凑和修复碎片,最后使这杯茶恢复了四分之三的脸。

修复后的曜变杯合起来口径为12.5cm,高度为6.8cm,虽然缺了约四分之一的部分,但轮脚几乎被保存下来,原来的器形也相当清晰。 2012年,这一周变盈余额事件在深圳博物馆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中国古代黑釉瓷器学术研讨会”上首次对外公开,引起广泛关注。 这个残杯内壁的曜变斑纹显示出梦幻的光辉,中国和日本许多一流的古陶瓷学家、博物馆专家看了都赞叹不已,认为它堪比日本收藏的“天下第一”。 2014年,中央电视台在拍摄大型纪录片《隐身东瀛的瑰宝》时,特意去古越会馆登记了这个残杯。 2016年,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纪录片《重现魔幻的光彩——揭开国宝之谜》时,来到杭州采访方肖鸣。

收藏10年来,不少人试图出高价让方肖鸣转让这杯残杯,但被他拒绝了。 在他看来,这剩菜的价值是用钱无法衡量的。 因为相对于完整的曜变杯,半杯的残杯反而可以更加细致直观地看到截面结构、釉的厚度、胎底的层厚等,为恢复曜变杯技术开辟了新的空间。

现在位于东京静嘉堂的“天下第一”。

研究星期天变杯的制作

多年来,方肖鸣一直关注着建盒艺康复的进展情况,与业内许多专家和工匠交了朋友,自己也掌握了基本的烘焙技术。 五六年前,他组成研究小组研究曜变杯的烧制。 经过上千次的实验,曜变杯终于从他的窑里诞生了。

“烧成前期的几个工序,比如陶土的制作、成型、釉水的配制等,都可以靠人工掌握,但我主要掌握器皿的形状和釉色。 之后的烧成不是人为能控制的,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方肖鸣表示,不像业内一些人在使用化学釉料,他在烧成建设中使用的是传统原料,这块土含铁8%左右,1300多度

方肖鸣结合电柴烤建杯。 也就是说,电窑烧到1200时,开始向窑里投入油松。 “以前用的是柴火,但现在业内很多人都用电烤。 当然也有人只拿柴火烤。 每一个都有利弊。 陶瓷的釉面变化多端,但费时费力,成品率极低。 电节约能源,容易控制温度,但釉面变化很小。 我把两者组合起来,各取其长。 ”

去年,第一个合格的曜变杯终于出炉,方肖鸣兴奋不已,他把曜变杯展示给业内人士,获得不少好评,被评为“最接近宋代曜变的神物”。 星期变杯的口径越大越难烤。 目前,方肖鸣烤的曜变杯,只有一只口径12厘米的; 相比之下,对于口径8.6cm的曜变杯的烧制,他逐渐掌握了门路。

方肖鸣烤的现代曜变杯。

但烤曜变杯并不意味着瓷器的曜变秘密被破解了。 目前,一些业内专家可以烤曜变杯,但无论是斑纹还是色彩,都与现存的一些宋代曜变杯存在较大差距,且曜变杯成品率极低,在烤制过程中仍需“听天由命”。 “要真正恢复星期变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还在继续研究。 ”方肖鸣说。 幸运的是,建杯近年来回归到了中国人的视野中,但影响越来越大。 2011年建盏烧制技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2017年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会议上,宋油滴杯作为国礼赠送给与会的外国领导人,建盏受到热烈的搜索,被更多的国民认可和熟知。

对于收藏古董为什么要烧杯,方肖鸣表示,一位古董界前辈,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最大的不同,无疑是收藏家也是某一领域或几个领域的专家,守望传播中华文明是收藏家的责任他希望自己能在恢复星期变技能方面发挥作用。

如果你身边有一技之长或特点突出、与众不同的亲朋好友,可以拨打乐清日报新闻热线61116222,推荐“乐清会人”栏目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