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家政实为家教 名校毕业生求职当保姆暗藏玄机(家政职业培训学校)

今日新闻2023-12-24 18:20:38自考教育网

高学历“家政阿姨”走红社交网络

毕业生应聘保姆是个谜。

名为家政实为家教 名校毕业生求职当保姆暗藏玄机(家政职业培训学校)

本报见习记者张守坤

记者陈雷

“冯女士,26岁,毕业于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硕士学位。她毕业于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她擅长英语口语和编程,在国外考试中通过了托福100和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

“傅女士,24岁,普通话二级,英语四级,日语N1,从事少儿英语、少儿绘画、少儿主持培训多年,拥有高端家政师、高端母婴师、高级护理师、高级组织员证书。”

……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简历优秀的求职信息,求职岗位都是家政服务,让人感觉不需要高学历。

055-79000记者梳理发现,这些求职者的平均年龄在20-30岁之间,学历背景本科起步,精通两三种语言,持有各种证书,部分有留学经历。各种标签让人眼花缭乱。

这不禁让网友感叹,家政行业有这么“滚”过吗?近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家政公司虚假宣传

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国内求职新闻中,不少高学历者都穿着印有“家里有天鹅”字样的工作服。但记者在“天鹅到家”App上并没有找到这类信息一致的家政人员。

家政服务平台真的有那么多年轻高学历的家政人员吗?

北京某家政公司培训部经理王阳(化名)告诉记者,根据他10多年的家政从业经验,虽然不能说没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家政服务人员和90后或00后的家政服务人员,但也很少遇到,而且绝大多数是40到50岁的。

“一方面,这和人们长期以来的观念有关。大家都觉得年轻有文化的人不应该当保姆。即使有年轻人去做,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做不到。另一方面,年纪大的人往往生活经验丰富,比年轻人更懂得持家之道。很多用人单位还会点名有过育儿经验的人或者年纪大的人去做家政服务。”汪洋说。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很多网友怀疑这些年轻高学历保姆的真实性。

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法治日报》,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88.6%来自农村,年龄结构偏大。80年代出生的员工比例不到20%。同时,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文化程度低,高中以上学历仅占14.1%。

2021年5月,某家政公司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清华女毕业生找保姆、阿姨、家政的工作,引起热议。简历显示,女孩29岁,清华大学毕业,做过家庭助理。经市场监管部门查明,商业宣传中涉及的清华毕业生基本信息,包括姓名、照片、工资、工作经历等,均为虚构。

北京何英律师事务所律师孙超表示,根据法律规定,编造求职者的学历、照片等信息涉嫌虚假宣传。此外,对于个人照片被盗的当事人,还可能侵犯其肖像权,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无论是发布虚假信息的公司,还是提供虚假信息的平台,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能包括民事赔偿责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受到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孙超认为,市场监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广告监测体系,完善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违法广告行为;当消费者和其他

在“天鹅到家”、“快乐到家”、“010至31022到家”等几个家政服务app中,记者通过“家教”、“教学”、“数学”、“英语”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均没有显示相关商家。但在“58到家”搜索过程中,发现有商家提供英语私教,服务类型有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高考等。

打电话给对方后得知,除了成人,他们还可以给中小学生上外语课,一个半小时收费300元到500元。导师都是外国语大学的毕业生,如果需要其他学科的辅导也可以帮忙介绍。据介绍,这些老师有的一直从事课外辅导,有的是在校外兼职的学校老师。

汪洋告诉记者,一些课外兴趣辅导班如书法、钢琴、小提琴等。家政平台上其实都是“挂羊头卖狗肉”,还在提供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的课外辅导。

与记者社交平台上一些提供家政服务的账号沟通,对方表示可以根据记者的要求提供年轻、高学历的人进行“家政服务”。虽然这些保姆的简历没有网上宣传的那么“厉害”,但是帮孩子做作业绰绰有余。对方还说,为了避免被封杀和查处,他们都是用“家政”“成长伴侣”来宣传的,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孩子做作业,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据咨询这样的家政人员收费并不便宜,一个月的价格大多在15000-25000元之间。

孙超说,不可否认,有些家政人员确实是高学历人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大多打着“高学历家政阿姨”的旗号,从事助教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翔表示,以“家政阿姨”名义进行的家教活动不符合“双减”政策,是一种变相的非法校外培训,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社会焦虑,需要相关部门严格监管和查处。

依法查处非法培训

完善标本兼治机制。

记者注意到,对于家教行业“野蛮生长”的问题,监管部门早已有所行动。

2021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指导各地坚决查处学科校外培训隐性变异问题。指出违反培训科目相关规定、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校老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纪律训练,应依法依规查处。

为什么披着家政外衣的家教很难彻底淘汰?

孙超认为,现实中,“私人家教”往往在“高端家政”、“家庭管家”的掩护下,采取“一对一”、“居家过日子”的形式,隐蔽性强、分散性强、易变。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式难以界定。

“对此,要坚持标本兼治,依法管理,严肃查处变相开展学科培训的行为。同时,要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使监管发挥实效。教育部还提出了三项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歧视机制。对明显违反有关规定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旗帜鲜明,严肃查处;实行属地管理,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查处学科培训隐形变异;为加强监督执法,各地要充分发挥专项协调机制的作用

要从根源上解决校外非法培训问题,周认为,一方面,要在我国家庭教育立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框架下,充分调动和增加多元化教育服务的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把更多的学生留在校外时间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育人的局面。此外,要从政府的角度出台更多的规范性、政策性文件,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和校外培训活动规范发展,严格遏制变相校外培训现象,增强教育执法的协同性和科学性。

孙超说,“学生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功观,认识到身心健康、能力和兴趣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财富,让学生回归校园,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要加强师德培训,让教师担负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要疏导学生校外培训需求,推动课后延期托管政策尽快落实。要尽可能提供差异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一方面,要规范市场,监管和整治欺诈和虚假行为,比如加强培训机构转型中的导师管理;另一方面,要从源头上减少培训需求,从这两方面同时采取措施,才能真正达到效果。”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初看来,要从源头上解决校外非法培训问题,必须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建立更深层次的多元评价机制。(法治日报)

来源:法治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