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2023高考预警信息 诚信考试谨防受骗

高考资讯2023-11-26 13:26:06攻心妓

2023年高考临近,考生积极调整状态、冷静有序的准备,为提醒广大考生参加诚信考试,谨防上当受骗。教育部及有关部门,结合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给学生和家长的郑重提醒,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做完整性测试。

教育部发布2023高考预警信息 诚信考试谨防受骗

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警示信息案例

一、组织高考作弊,慧慧难逃法网

【案例】2020年高考前,考生朱某某、温某某(另案处理)讨论组织考试作弊,朱某某提供的试题,文负责寻找“枪手”,共同出资出钱请“枪手”做试题。在考试期间,朱某某带着手机进了考场,拿考卷交给“枪手”,“枪手”答完后发给应聘者答案抄袭。参与者和组织者都被迅速逮捕。考生朱某某犯组织考试作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罚款人民币6000元。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的,是非法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在高考、在研究生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中有组织作弊,将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的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温馨提示】近年来,地方公安机关会同教育部门,继续保持对各类考试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打击。提醒所有候选人,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不要混淆,终生遗憾。

二、“李鬼”永远不会变成“李逵”,违背法律是行不通的

【案例】某省2020年艺术设计专业普通高考,两名作弊者追查一名大学生,为候选人参加考试,被警察抓住。两人组织考试作弊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8个月和3年2个月;一名参加考试的大学生因参加考试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个月,试用期1年。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考”,是非法的。

【温馨提示】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正逐步应用于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严防考试等舞弊行为。考试很有价值、诚信更贵,不要相信罪犯的煽动者,以免上当受骗,更不用说替别人冒险,让别人替自己考试了,尝试自己的方法最终会“自食其果”。

三、避免使用手机进行安全检查,考试作弊毁了你的职业生涯

【案例】2022年高考期间,候选人避开安全检查,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考试开始后,我把试卷拍下来发到QQ群求答案,没成功。根据相关规定,违者严肃处理。

【规定】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民教育考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考试期间使用通讯设备,应该算作弊,本次报名考试各科目成绩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携带或使用作弊器具、材料,严肃的,一年以上不满三年,被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依法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部署打击高考手机作弊专项行动,让手机“不能带进来”“不能用”“不能转让”。

高考期间,全国学子将参加标准化考场、全程视频监控,为梦想奋斗,考试后,考场录像也将集中审核,判断每位候选人是否有违规违纪行为。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要求,服从考务人员管理,拒绝携带手机等违禁物品,遵守考试纪律。考试输了也没关系,丢了自己的性命得不偿失。

四、虚假宣传不可信,没有“馅饼”,只有“陷阱”

考点专家授课、增强包、某同学被某名校录取了……这样的宣传文字和招生广告,经常出现在各个考试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中,说服了很多家长。

公立教育培训机构虚假宣传、广告违法典型案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假宣传和多元化、普遍化和价格欺诈问题。虚拟教育教师的能力与水平、过度夸大宣传教育培训效果、以学员和受益人名义进行虚假宣传成培训机构诈骗惯用伎俩。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包含以下内容:(1) 继续深造、通过考试、获得学位或证书,或教育、对培训效果做出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承诺;(二)明示或者暗示有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员工参与教育、训练;(三)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的、受益人的姓名或形象作为推荐信、证明。

【温馨提示】高考真题为国家绝密资料,其储运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各类培训机构无法保证考生“通过”,也无法提供“真题”,不要花钱买文凭。考生切勿听信虚假宣传,被骗,造成财产损失,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

五、以“抢坑贴”为噱头博眼球,参与测试的“恶作剧”不能碰

【案例】2022年高考数学科目考试后,有网友晒出部分试卷图片,疑似泄露试题。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发现被恶意编辑“占帖”。考试前在相关平台发无关帖子占位,考试后将原内容替换为试卷内容,发帖时间仍显示为考试前,考前制造疑似漏题假象。另有个别考生在网上发帖声称“考前预测试题”,也属于考后恶意编辑的“占坑帖”。

【温馨提示】律师专家提醒,如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除了违反考试纪律,也涉嫌违法,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如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发布“占坑帖”,考前可以拿到试题或“赌真题”的虚构信息,骗取大量公私财物,被控欺诈。考生不得招待他人,终于“骗”了自己。

2023年高考禁带物品有哪些

2023年高考禁止携带手机等电子通讯产品

电子存储计算器、手表和其他无线通讯工具、电子存储设备不得带入考场,今年福建高考新规出台后,手机不得带入考场!考场备有钟表供参考,并根据考试规定,考试结束前15分钟,考点统一提醒,这时候同学们要注意掌握好时间,

2023高考不能带改造工具

包括涂改液、修正带。建议学员在日常训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卷筒清洁,必要时更改,应该用高考规定的改革办法(不要圈,只需在错别字上加上 1-2 个斜杠)。

2023高考不能带什么其他项目

金属物品和含有金属首饰的衣服、信息传输设备、不透明文具盒(袋、盒)等。(笔记:女生内裤有金属扣没关系,但你在安检时说出这句话可能会很尴尬,所以建议穿没有金属扣的内衣,会更舒服)。

温馨的提示:高考过后,同学们应该知道自己的高考多少我能上什么大学,志愿服务软件提供“考我能上的大学”功能。输入分数、省、艺术与科学,了解我可以自己上去哪些大学。下载”志愿服务“应用程序,详细了解适合您申请的大学和专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