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985的高考大省,迎来北京高校!

热点时事2024-05-08 16:04:20自考大萨斯

今年年初,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河北张家口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校地双方携手推进高质量协同发展。

如今,合作迎来了实质性进展。3月8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召开张家口校区筹建工作推进会。

没有985的高考大省,迎来北京高校!

图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召开张家口校区筹建会在会议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郭福提到,张家口校区的建设规划是学校积极探索实践北京市属高校助力环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度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学校深入推进校地合作、共谋发展,优化环京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的先行之举,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行性。

校党委书记解江凌则明确,张家口校区是学校建设发展中的大事要事,也是落实2024年工作部署会精神的具体行动。

事实上,近几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校区规划上有着全新布局。2022年7月,学校主体搬迁至位于京郊昌平区的新校区,并启动龙岗路科研基地腾退工作。迁往京郊之后,学校又计划开辟河北的新地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高校的缩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及疏解非首都功能背景下,多所北京高校共同踏上了向外迁移的征程。

而河北,就此迎来了全新的机遇。

高考大省的无奈

高考人数连续多年全国前五,以“衡水模式”闻名,越来越多的复读生,“700分无缘清北、600分难进211”……这是千千万万在苦海中挣扎的河北考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图 | 2023年 河北省高考报名人数突破80万和它盛产的高分考生相比,文脉悠长的燕赵大地,拥有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却显得薄弱:本土985、“双一流”挂零,石家庄是全国唯一没有“双一流”大学的省会城市,本省唯一211位于天津;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有燕山大学的机械工程学科被评为A-,是河北省唯一的A类学科。

事实上,如今令人叹息的河北高教,在其高校布局的初期就已埋下隐忧。

一方面,河北的省会曾在50多年间变更了8次,频繁的搬迁,导致河北的骨干高校相对分散在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等地。这并不利于高等教育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成为了河北难以突围“双一流”的根源之一。

另一方面,巨大的高考压力,和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也使得河北难留人才。

2022年,河北高考生的985录取率仅为1.48%,211录取率为4.42%。没有一所地理位置上位于省内的“双一流”,大量历经苦战、手握高分的河北学子,留在省内最好的结果,无非是好一点的一本,想上“双一流”,只能出走省外。

而据一位河北高校的教授透露,“省内高校的骨干教师陆续走了很多。教育因素是主要考虑,老师们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河北高考。压力大、好大学也少,能走的基本都走了。就像是个‘恶性循环’。”

转机来了

2016年,北京市教委在“十三五”规划中,支持在京中央高校和市属高校通过整体搬迁、办分校、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向郊区或河北、天津转移疏解。将腾退出的学校空间让位于首都核心功能。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个距离北京、天津105公里,距石家庄155公里,环绕着白洋淀湿地的新区,将成为中国的副都。

北京高校,将目光投向了这座新兴之城。

上个月,据北京商报消息,按照教育部安排,北京将有15所部属高校向雄安新区疏解。

图 | 北京15所部属高校去雄安首批4所进驻雄安新区的“双一流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雄安校区已于去年11月全部开工建设。

北京理工大学则在今年年初的学校纪录片中提到,学校全面构建“一脉五区,一体发展”的开放办学格局,雄安校区获批建设。

图 | 北理工获批建设雄安校区至此,北京已经有5所部属高校确定建设雄安校区。

此外,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部属高校纷纷前往雄安新区考察调研,北京语言大学的“十四五”规划中还曾提到“考虑雄安新区办学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17所北京高校在布局雄安上有所行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设立的医院院区均已开工建设。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均曾提及过要建立雄安校区。

雄安之外,北京高校的目光也投向了整个河北。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分别在张家口、唐山、燕郊、涿州、秦皇岛办学。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相继揭牌成立。

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成为了未来河北高教发展的最大转机。

重组的催化剂

而这轮北京高校的疏解,或许也将是整个河北的转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早早就明确了张家口校区的办学定位,要围绕张家口信息产业特色,聚焦大数据领域,将学校优质、契合的学科专业,合理布局在张家口校区,培养对口支持当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数字化人才,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升级,助推张家口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显然这是一场深思熟虑后,立足当地产业的双赢选择。

高校搬迁不能只是简单机械的原样照搬,而要将其视为一场改革与重组的全新机遇。这正是北京高校此轮搬迁的深层考量,也是为何由雄安承接北京高校的原因。

“对于雄安新区来讲,这是一座未来之城,毫无疑问应该是一个未来的高教之城。如果有一批跟它的功能匹配,能够真正扎根的高校,对于雄安新区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会有非常大的作用。”

2023年3月,国家科技部在雄安新区科技创新专项座谈会上,建议北林充分发挥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的优势,系统开展生态建设和绿色产业技术攻关;建议北科充分发挥材料学科方面优势,充分考虑雄安发展需求。

图 | 雄安新区召开推动首批四所疏解高校协同创新座谈会首批布局的4所高校也将在雄安校区建立协同创新联盟,多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同谋划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共建示范性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科技园区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光礼曾估算过,如果北京地区有10所高校将主要教学资源迁至雄安,将带动约100万人口的流动。

由雄安推至整个河北,这场上百万人口的迁移,终将会改变着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