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被通报:3年未引进任何人才!

热点时事2024-08-05 17:06:12自考大萨斯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已成为大众共识。然而,这个道理放在高校界却显得有几分残忍。地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高校、没有985/211/“双一流”头衔的“四非高校”们,不仅得不到新鲜血液的供给,甚至还持续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失血问题。疯狂引才日前,某中部地区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针对“关于校党委第四轮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中提到的“学院近3年未引进任何人才”问题做出回应:目前面试了4名博士,1名博士已办理入职手续。地处中部、非“双一流”、学科优势不明显,该学院可以说是叠满了debuff。然而,随着高校界“强者恒强、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日渐明显,一边是头部高校抛出严苛的“非升即走”、甚至是“升了也走”苛刻条件,依然叩门者络绎不绝;一边是普通地方高校提供了丰厚的薪酬和稳定的职位也难获得求职者们的青睐。不管是学科建设,还是科研获奖,最终具体的实操还是落到人身上。人才,成为了高校建设的关键。评定高校是否够资格获批硕博点的几个基础条件中,就有师资力量上的硬性要求强调。例如,在高校申请成为硕士授予单位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条件中就规定,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不能低于25%。申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需要达到45%。在我国,“学院”与“大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野。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学院和大学在师资队伍上有各自严格的要求。为了提升学校人才队伍里的博士率,某地方院校选择了走捷径,花费1800多万元引进23名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博士。抢人大战

学院被通报:3年未引进任何人才!

人才引进难,已成为所有地方高校、甚至是中西部“双一流”高校的噩梦。努力吸引人才的同时,它们还要警惕已有人才的流失。为了吸引人才,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的东部高校,不仅开出超百万的年薪、巨额的科研启动费、安家费等条件,配偶工作、子女教育也全包,甚至打出“三不要”政策,即不要工资关系、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等工作调动必备手续,即可转入学校任职。“这些年,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据原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薛德胜回忆,2006年,当他接手院长一职时,“整个物理学院几乎都空了”,连给学生上课都成问题,剩下的几名老师排满了课程,得“连轴转”才勉强能完成教学任务。有“双一流”头衔的西部高校都如此,普通的“双非”高校更是无从应对。搞科研,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某高校申博失败,该校教授曾沮丧地接受记者采访:“这个学校年轻教授教师的前途在哪儿?他们本可以搞好科研,从硕导变成博导,现在还有什么指望呢?”一个博士点,是高校办学实力的体现,也是获得政策和资源支持的重要依据。申请博士点,需要学校有一只强大的师资队伍。但没有博士点,就难吸引优秀人才留下,此题无解。恶性循环高校培养出高层次的人才。本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来说,学校出优青、杰青乃至院士的时候,高兴之余却不免惶恐。一位大学校长坦言:“对于我来说,特别害怕听到某某又被评上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类消息。因为他们一旦有了什么头衔,就会被人盯上,不少学校开出的优惠条件就来了。”据不完全统计,甘肃省内49所高校在2012年至2017年流失的人才就高达2600人,约为引进人才数的三分之一,大部分流向北上广深以及东部省区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且大多是在西部地区培养成长起来的高层次人才,而引进的却大多是需要重新培养的青年人才。“流失—培养—再流失”的恶性循环,也许会终止在高校持续“失血”后再“无血可抽”的那一天。为了防止人才流失,有高校选择和人才签订服务器条约,高额的赔偿款屡见不鲜。评上教授5年服务期未满申请离职,被高校索赔约44万元人民币的违约金,某西部高校教授的遭遇引发关注。对于高校来说,与引进和培养的教师签订服务协议,用高额赔偿金的方式约束教师履行服务期间,防止人才流动,也是普遍的做法。但从教授宁愿支付数十万元赔偿金也要调走的决绝中可知,用高额索赔的方式是留不住人才的。釜底抽薪从“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挖人才”,到“引导高层次人才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流动”,再到“西部高校的高层次人才,聘期之内如果流出西部,要取消相应的称号和经费支持等新政策”,官方政策支持力度层层递进,从根源上扼制了西部人才流失的可能。与此同时,扭转“唯帽子”论,势在必行。2020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要求正确理解各类人才称号的内涵:人才项目是对人才阶段性成果的肯定,而非“永久牌”标签。《意见》强调,不将高层次人才等同于人才称号获得者,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不单纯以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评价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时至今日,高校人才引进的时候还是简单粗暴地只看头上的帽子:年轻一点的看“杰青”、“优青”等称号;年纪更大一点的,就是“院士”。但高校建设,需要的是能干实事的人才,而不是一顶顶的帽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