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领计件工资

热点时事2024-08-07 06:06:48自考大萨斯

年底,正是花钱的时候。读书那么多年,以“学生”身份躲开年底人情世故开销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

孝敬父母、酬谢亲戚、照顾子辈,还有自己的小家庭,桩桩件件都要花钱。微薄的薪水和日益增长的花钱需要,成了当下青椒们亟待解决的根本矛盾。

坐在窗前,外面是冷风,室内是温暖的空气,埋头“算工分”的青椒们却越算越心寒:明明自己当年微积分也学得不错,怎么这套绩效评价公式就算不清了呢?

大学教师,领计件工资

按件,算工分

当下,大学教师的工资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学校统一发放的工资,来自国家财政拨款;院系津贴,按月发放,主要取决于工作量,包括课时量和其他行政工作;年终奖;科研奖励,出版专著、发表论文的奖励,相当于计件工资,多劳多得。

一年干到头,青年教师到底能有多少收入入账,“算工分”后才能知晓。

教师们要将自己在本学年完成的教学、科研任务,按照学校或学院统一制定的分值折算规则,将课堂授课、指导学生等等教学劳动,和论文、项目等等科研成果计算为分数上报,在不同的学院,分数的“单价”也各不相同。

以教学考核为例,某985高校对教师教学考评方式为: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非课堂环节教学、科研训练等等诸多指标,分别按照复杂的系数和权重折算为工作量——1个客观数字,最终以数字认定一个大学老师一年中的教学绩效:合格,或不合格。

相较于教学,科研成果的考核更加细致也更加复杂。某985高校的科研业绩考核共考察6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科研发展、科研服务。

每一项之下,又分为若干小项目,并根据各个项目的重要程度分别“明码标价”。如:本年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则记科研项目项1分,省级科技二等奖1项,则记科研奖励项0.5分等等。

青椒,卷起来

教了多少课?发了多少论文?拿了多少项目?

一年的辛勤劳动都被量化成绩效评价表单上清清楚楚的黑色印刷数字。明码标价,合情合理,却总让人感觉哪里不对劲。

在这套计算公式里,大学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可以被量化:课时量、论文发表篇数、科研申请项目数……

但这些指标数字完成得越漂亮,就越能证明工作做得好吗?

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不是能够通过数据计算就能简单评价的对象。对于高校教师考核,量化的边界究竟应该在哪儿?

大学校园成了计件工厂,教授们成了计件工人,青年教师兜售商品,把尽量多的课时卖给学生,把尽量多的论文专著卖给学校。如此一来,大学与教育培训机构何异?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坦言:

“我们经常讲的科学评价体系,实际上是各单位自己定的,我国并没有统一的科学评价体系,有的叫计工分、有的叫业绩点,根据工分给你算出来三六九等,把你的工资收入也同三六九等挂钩了。”

乱象,如草生现在的评价体系,要求青年教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进可教学、退能科研,反手还能拿项目。每一项事务,都可能被冠以“绩效考核”之名,将大学老师们抽打得如同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既然反抗不了,就只能顺着游戏规则找到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一篇核心期刊的系数是1,两篇普通论文的系数合计也是1,但两者间的发文难度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就难怪,有青椒亲手把一篇好论文拆成了八篇水文:“我琢磨着,一个省基+8篇文章,在我们学校评副教授应该是足够了。然而,在沾沾自喜的同时,我又对那篇未出世的文章感到惋惜。”“敢坐板凳十年冷”的背后,是年终考核期没过就被抽走了板凳。既然按件计“工分”,也难怪有教师只盯着风险小且比较容易出成果的领域做研究。“现在许多教授不愿意拿大项目,就拿300万元左右的项目。”一位工科类青年教授认为,这样既容易完成,对考核也有利。严格的量化指挥棒下,一切都要为绩效让步。想要冲出重围,论文数量压到一切,研究的质量和价值本身变得不再重要。摆在青年教师眼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安贫乐道,像圣人弟子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这需要牺牲物质生活为代价;要么拼命挣工分,疯狂发论文,成为所谓的“学术民工”,这需要透支健康为代价。毫无疑问,绩效工资考核在一定程度激活了教师们的科研主动性,或为学校剔除一些能力不达标或尸位素餐的人。但如今的它们,更像是高校教师们头上的紧箍咒,职业生涯的名门。高校绩效改革,迫在眉睫。但目标不是将教师的工资提高几个百分点,而是把大学的激励机制搞对。否则,就不是改革,只是涨工资而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