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探踪

新闻发布2024-04-25 17:04:04读书村

龙洞探踪

龙洞探踪

作者|周志峰

1、龙洞奇雨谁也没有想到真会发生这样的奇迹:回望二龙洞外,刚刚湛蓝的天空乌云密布,晴朗的天空刹那间墨云翻滚,眼看着骤雨将至。走进二龙洞时,熊向导反复叮咛:二龙洞非常神奇,是龙王居住的地方,是神洞,是圣洞,是万人敬仰的龙洞。请大家一定记住,进洞后不能大声喧哗,不能把脚下的龙水搅浑,更不能张开嘴巴胡说乱道,说些不恭不敬之辞。不然,轻则大雨倾盆,重则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大家默记着向导的话,小心翼翼向洞里探寻着。谁想到才走了十来米,黑咕隆咚的洞里,一群蝙蝠“轰”地从洞壁四散飞窜,差点儿撞到大家的脸上,吓得金豆豆一阵尖叫,“扑通”一声踩入潭中。接着,就听见洞口的雪如高喊:“快出来呀,大雨就要来了!”我们回望黑沉沉的天,转过身向洞口飞奔,任脚下龙水四溅,不管不顾,跌跌撞撞出了龙洞。大雨瞬间就到。豆大的雨滴打在身上,冰凉,生疼。不到一分钟,暴雨倾盆而至。没有打雷,没有闪电,没有刮风,只听见雨点打在阔叶林密密匝匝的树叶上,砰砰砰乱响,齐刷刷落下,打湿了我们的身体,迷糊了我们的眼睛。雨水和洞里的龙水一样,冰凉,森冷,冻得人直打颤。因为不知龙洞底细,更不知洞里的水会不会涨,身处陡峭的半山,一旦暴雨下上一两个钟头,河水暴涨,后果难以设想。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时间下山,根本不敢在洞里避雨。大家一窝蜂下山,都闷不作声,一步三滑向下溜。即使摔了跟斗,也没人吱声,爬起来继续往下溜。谁也顾不得看谁的狼狈相。只有向导走得从容,他竟然敢踏着水流走,走捷径,如履平地,而且不见打滑。终于捱到山下。暴雨居然停了。天空又恢复了碧蓝,白云悠悠,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看看时间,竟然只用了二十分钟!上山可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哩。

2、初探大龙洞我童年时代就知道洋县北山有个镇子叫八里关。八里关有一条河,叫龙溪。龙溪源头有一个洞,叫二龙洞。二龙洞里,住着从我的老家龙王滩腾云驾雾飞过去的龙王爷。那时候,我常常听村里老人们讲龙王潭和二龙的传说。古时,龙王滩村有一员外之女,二八芳龄,如带露玫瑰,清纯,优雅。一日,女子于村头展溪浣纱,忽见河面漂来仙桃一颗,欣而食之。数月,肚腹日隆,似有身孕状。父母羞恼,逐之。女不得已,于展溪畔搭庵而栖,终日以泪洗面。日后竟产青黄小蛇两枚,女大惊。蛇游,于河心双双三颔首而潜。女羞之,赴潭而亡。员外夫妇悔而捞之,葬溪畔。某夜,有二俊男来员外夫妇梦中,分别白之:吾为龙子,汝女为龙母。今母亡,葬于荒野,寝食难安。汝须于展溪畔鼋头处建庙供奉龙母,方可保方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夫妇惊醒,竞说梦,如出一辙。遂于展溪畔,兴土木,建庙宇,供奉龙母,是为龙王庙,至今尚存。二俊男实为妙龄女所生小蛇,成龙,北飞焦岩阁,去八里关龙溪龙洞河修炼。此后,凡天旱,吾乡子民百里前往,取湫祈雨,莫不应验。童年的记忆烙于脑海,深深印着,一生也难以忘却。华阳旅游专线开通后,交通大为改观,八里关成了说到就到的地方,从县城出发也就半个小时车程。我曾约文友云中月、山野樵夫一起试图探寻二龙洞,终因无人引路而返。仅仅在龙溪九组的大龙洞嬉玩一番,打道回府。沿230省道,绕过八里关镇街,至龙溪和八里关河交汇处,在龙嘴庙前缘龙溪而行,水泥路尽头就是大龙洞。一路上,空气清鲜,林荫匝地。淙淙流水,粼粼溪光,始终伴随着蜿蜒的山路不离不弃。龙溪两岸,散居着三三两两的庄户人家,青瓦白墙掩映在绿树竹影之间。一畦畦梯田梯地,因地就势,层层叠叠散落在河道。稻田层层翻绿,玉米地则撑起郁郁葱葱的青纱帐。十来分钟车程,就走完了水泥路。庄稼地不见了,山里人家不见了,两岸的山挤得愈来愈紧,愈来愈近,河道也变得局促,水的轰鸣也愈来愈响。峰回路转,有洞浅藏于一面陡峭的绝壁一侧。绝壁上,万木峥嵘,郁郁森森。绝壁下,龙溪拐弯处,一汪碧潭深钻于其腹地。对面一个笸篮大的山洞,黑咕隆咚的,像巨鲸大张着的嘴。洞口光滑,阴湿,像涂着一层油,青青苍苔覆于其上。这就是大龙洞。传说中,双龙从龙王滩向北腾飞,二龙住在了龙山南麓半山的一个深洞,大龙就住在眼前的洞穴。大龙洞狭小,扁圆,直径不足两米,人钻进去,打不过转身,还必须低头弯腰,否则头就会碰到洞顶。我们三人进去,打开手机照亮,向前走了约五米,就看到洞内已经被坍塌的石钟乳堵得严严实实,人已无法通过,一股胳膊粗的清流从坍塌体底下的缝隙汩汩流了出来。听当地老人讲,以前可不是这样。那时,进了大龙洞,虽然洞口仄逼,愈往里走却愈宽敞,中间还有两间房大的厅堂,遍布纯白的钟乳石,很像龙王起居的用品。龙床,龙帐,宝镜,宝伞,龙壶,龙杯,桌椅,板凳......一应俱全。洞深几许?从来没有人走通过。据说,一直通到了山外(秦岭以北关中地区)。3、八道河,九道拐这次,我们驻车于大龙洞前,跟随着熊向导向二龙洞进发。十公里路程缠着河走,除了快到目的地时爬两三公里山路,其余并没有太大的落差。然而,我们走得并不轻松。从大龙洞沿河上溯,是大面积无人区。脚下是四十多年前伐木的便道,自从1995年成立自然保护区以后,偶有护林员巡山走过,再几乎无人问津。三十年来,暴雨冲刷,洪水席卷,路早已不见了踪影。沿着断断续续的一截一截的旧便道,我们全程要在河道交替淌过八次,迂回九个拐弯,向导戏称为“八道河,九道拐”。我们在左岸右岸的密林交替穿行。荒径两边是一人多深的刺竹林,密密层层,一眼望不到头。刺竹蓬在路上,许多地方你只有低头钻过。脚下不时还有刺玫、覆盆子的藤蔓横着,稍有不慎就会绊个人仰马翻。路窄逼崎岖不说,常常还会遇到沼泽地。遇到草丛深厚处,你正要跳上去,向导告诉你,那底下是泥沼,人上去会陷到膝盖以上。开始过河了,我们正要脱袜子脱鞋,向导却劝道:不必那么麻烦,沿途要过九次河,鞋袜裤子迟早会湿的。说罢,连裤脚也不挽,扑里扑腾走进河里,淌了过去。我们照着样子过了河,再也没人介意湿鞋湿袜湿裤腿了。熊向导拿着弯刀在前面开路。他不时挥舞着手里的家伙,左右开弓,删去一些挡道的竹枝藤蔓,或者割掉一些横在路上的野刺条。没有路时,他让我们暂歇,在老荒林里开出一截路再走。静谧的山谷,阴冷,清幽,甚至有些死寂。河水哗啦啦南流,河面雾气腾腾,氤氲着一丝丝烟岚。太阳热辣辣地照着,光洒在身上、胳膊上,却并不热。看不见鸟影,听不到鸟叫,也听不到蝉鸣,连松鼠、刺猬、青蛙等小动物也看不见一只。充斥耳鼓的是流水的轰鸣,是沙沙的脚步声,是向导开路时铁与木的碰撞声。

4、古村落传奇向导招呼大家在一个叫大板栗树的地方歇脚。这儿到二龙洞刚好一半路程。三棵大板栗树老态龙钟,离路不远,树龄都在百年之上。其中最粗的一株上半截已被滚雷劈过,漆黑的茬口历历在目。下半截照样开枝散叶,太阳洒在树叶上,透着黄绿的亮光。树下,不知谁人在何年何月建佛龛一个,供奉着神像。只是佛龛被藤蔓锁实,使人不得靠拢。这是个诺大的平埫。龙溪两边的山到了这里,仿佛都在谦让,都在退避,在右岸留下了这个五六十亩的平埫。熊向导指着平埫告诉我们:清末民初,这里曾经是个古村落,就叫大板栗树村。这是古灙骆道比较隐秘的一条辅道上的村落。灙骆道官道沿八里关河道走,过黑峡,翻牛岭,抵达驿道重镇华阳。而一小部分人,为了方便快捷,沿龙溪逆流而上,翻龙山,过卡房,经石塔河与九池之间的漆树垭古道,可东向抵达佛坪女儿坝、岳坝,直至袁家庄。尽管这是个百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却高度自治,被一名叫华山保的强人统治着。兵荒马乱的岁月,华山保在龙溪河道喂养了一百条恶狗,拴在关卡处,上上下下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过去。大板栗树村易守难攻,华山保建有民团,人手一杆火枪,在这里缔造着自己的独立王国。我们脚下就是当时的古街,不足200米长,各种店铺却样样齐全,还有客栈,供过往客商打尖歇脚。那两棵离得比较近的大板栗树下,就是肉集。杀猪匠只需在两颗树之间搭上一根长棒,用绳子拴结实,把两扇猪肉往棒上一挂,就可以开张买卖了。在华山保统治的几十年里,大板栗树村倒也安定,人民尽管过得清贫,但没有发生过饿死人、冻死人的惨事。尤其是后来,国民党军队拉兵,都不敢往大板栗树村来。华山保后来死去,就埋在山根下,坟头至今还在,二三十年前还有后人前来烧纸祭奠。我们仔细打量这个古村落遗址,果然发现许许多多老屋基。片石砌就的塄坎虽然残缺不全,但依稀可辨。我想:在这深山野岭中的大板栗树村,一定还埋藏着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这些茂林修竹中,隐匿着古村的前世,藤萝翠蔓锁死了古村的秘密。那些石碾、石磨、石碓窝至今还寂廖地躺在这片土地上,感慨岁月的沧海桑田。那些残砖断瓦,蜷缩在泥土里,蜷缩在葳蕤的草丛中,慢慢销蚀,正在一点一点褪去关于古村落的最后一点记忆。5、取湫往事吃完干粮,听完古村轶事,我们继续上路。还有五公里的行程,我们就要看到魂牵梦萦的二龙洞,大伙儿显然有些激动,脚下似乎飘了起来,走得更快了。熊向导一路上给我们讲民国年间八里关人上二龙洞祈雨取湫的往事:那时,没有水利设施,老百姓靠天吃饭。旱灾频发时,大家认为是谁得罪了老天爷,导致其惩罚下界庶民。于是,官府或民间士绅就组织百姓取湫祈雨,一行人浩浩荡荡奔赴二龙洞,场面壮观至极。大伙儿先在龙嘴庙集合,由“脚马”(神灵附体的人)装神,手持青锋两刃刀,敲上锣鼓,率村民三五十众,择黄道吉日前往二龙洞。到了二龙洞,焚香完毕,众人跪拜龙王,一番祷告。“脚马”提着丈八长的葛藤,拴着铜壶,只身闯入龙洞,一时半会不见踪影。据说他要到洞泉最深处,绑架龙王太子,逼迫龙王发令降雨。“脚马”在洞泉灌一壶水,名曰“湫”。而后将“湫”取上带回,用黄蜡与黄裱把壶口封严。回龙嘴庙后,悬壶供奉。由庙会会长轮番上香祭祀,直至雨降下为止。取湫供奉之后,若三日内普降甘霖,庙会马上安排诵经、唱大戏三日,以谢龙恩。若十天不下雨,便怀疑没有取回“真湫”,便将壶水倒了。“不过,来二龙洞取湫,非常灵验,十之八九会天降甘霖,很少取了湫不下雨的,常常是取湫队伍还没下山,大雨就把人们淋成了落汤鸡。”熊向导说,“听老人讲,唯有民国21年没取到真湫。那时,陕西出现罕见旱灾,天旱5年,龙溪河都干涸了。取湫队伍来到二龙洞,二龙洞流出捻棍粗的龙水。脚马率人打着火把,走过31道龙门,才取了一壶湫。事后,老天爷并没有下雨。”6、遇见树胡子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龙山脚下。一座巍峨峻峭的青山横在面前。原本宽阔平坦的河道突然间不见了,树丛中只留下一条干沟,布满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一些大的石头上爬满青苔,阳光从竹叶间漏下来,给苔藓涂上斑斑驳驳的青绿、墨绿相间的光影。胳膊粗的一股泉水闪着亮光从石缝钻了出来。正纳闷时,向导向右侧山坳一指:“龙洞河拐了个九十度的大湾,从这里流下来了,我们即将沿着溪流爬山。爬上二三公里,二龙洞就在半山腰。”右拐。上山。跟着这叮叮咚咚的泉溪。可路在哪里?眼前全是密密麻麻的竹子和树木,隔着树影能听见龙溪顺着山岩跌落的汩汩声。向导在前面引路,不停砍下一些竹木作记号,遇到容易走岔的地方把人等齐再走。我们六个就这样被淹没在龙山的密林中。

沿途会遇到许多自然老去的树木,横在脚下,有碗粗的,也有水桶粗的,都爬满了茵茵青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在这里居然遇见了许许多多的“树胡子”。我曾经去香格里拉旅游。在普达措原始森林高大挺拔的树木上,见过“树胡子”。那些树上,不管什么树上,都会挂着浅绿泛白的细丝,随风飘逸,显出沧桑的感觉。导游介绍说,那是普达措的宝贝,叫树胡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生长在哪里,就预示着哪里的空气质量极佳。在这山高林茂的龙山,溪流潺潺,空气湿润,满目翠色,我又一次邂逅了树胡子。我曾走过汉中的许多深山沟壑,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方比比皆是,从没发现哪里还有树胡子。龙山的树胡子质地柔软,形似淡绿色胡须,飘逸在树枝上,于林间摇曳。也有附着于树干上的,嫩绿鲜艳,像古树盛开的一朵朵大花。这些树胡子生长在阴暗潮湿的龙山林海,寄生于这深山老林之中。在树皮、树枝或岩石上,向下悬垂成条丝状,灰绿色,形似蜈蚣百足,又似老者胡须。沿着溪流的丛林树木上,挨挨挤挤全是。雪如被惊艳到了,拿着手机忘情地拍。照片中,阳光洒在树枝上,那些树胡子顺着枝干攀爬,下垂,绿生生,毛茸茸,湿漉漉,煞是可爱。7、二龙洞寻踪银亮的溪水从陡峭的山坡流下来,如白练悬挂,似素娟飘逸。溪流里的石头被绿苔裹得严严实实,两边的如此,中间的亦如此。于是,这匹白练、这条素娟,就被绣上了绿色的大花。绿花点缀的溪流,从半山流泻下来,唱着悦耳动听的弦歌,平缓处潺潺湲湲,陡斜处滔滔汩汩,遇潭银浪滚滚,临崖纵跳高歌,不时变换着各种各样的调子。从一个小瀑布旁侧,攀上一个高坎,我们淌过了溪流。山势变得壁陡。我们顺着一道高约3米,长约200米的石堑脚下一路攀升。石堑的缝隙不断有小小的泉眼涌出,有的细小如麦秸,有的粗壮如碗盏。石棱上长满碧绿的青苔,边缘垂着灰绿色的树胡子。走完石堑,半山腰的二龙洞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停下脚步,抬眼仰望,二龙洞口呈圆形,略扁,直径有五六米左右。边缘跐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石锥,如犬牙交错。

一股丰沛的水流从洞口流出,漫过石槛,漫过十来米长的陡坡,散涣成千千万万股细流,淅淅沥沥流下,呈树枝状分布,时而汇聚一起,时而分割成无数条银带子,最终汇集成龙溪,向山下奔涌而去。我们逆着流水,手脚并用,万分艰难地踏上漫坡,翻过石槛,终于站在了二龙洞口。从洞口向外望,透过浓密的树林,隐隐可见远处翠绿的青山,伟岸挺拔。阳光灿烂,碧空如洗,偶有白云如絮,却见万山清朗。洞内,石锥、石柱、石钟乳遍布其间,石幔、石帘、石瀑布随处可见。清澈的龙水泠泠作响,流过石幔,注入小潭,淌过石槛,汩汩而出。洞口雄伟轩敞,能容纳上百人聚会,都不嫌拥挤。洞壁呈波浪状,造型生动丰富,幻化出狮子、老虎、飞凤、鳄鱼、佛像、巨龙等图像,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展翅欲飞,有的交颈嬉戏,千姿百态,叹为观止。阳光透过洞口的树叶射进来,经过流水折射,满洞子都变幻着绿莹莹的光。向导带上头顶灯向龙洞深处走去,王升亮次之,云中月和金豆豆打着手电紧随其后,我走后面,雪如怕冷,站在洞口拍照。走了四五米深,我就瑟瑟发抖,脚踏进浅水区,森冷,刺骨!这种冷一直渗透进你的骨头,迫使你再也不敢前行。洞内黑咕隆咚,微弱的灯光照耀处,不时闪现着白花花的蝙蝠粪。向导的头顶灯照得比较远,随着光柱子望去,洞内有小潭,有流泉孱湲的声音,有滴水穿石的声音,如击钟、如敲磬、如拨弦、如弹琴,缓缓渗出,轻轻滴落,如幽远时空的回响。龙溪泛着亮光,最远处洞壁突然变得窄小,圆润,光滑。向导说那是第一道龙门。二龙洞有多少道龙门?谁也不知道!听老人讲,古代取湫最远走到过第31道龙门,走了两天两夜。前些年,曾经有探险家全副武装结队进洞探险,走了两天两夜都没走到第31道龙门,最后以失败告终。二龙洞究竟有多长?它究竟发源于哪里?这些都将是千古之谜。我们沿着左岸边缘摸索着前进,脚下踩着的东西软软绵绵,不像是沙子。我让云中月把手电照过来,脚下全是黑黑细细厚厚的一层。云中月告诉我,这是累积多年的蝙蝠粪。我正诧异,只听呼呼的声音传来,接着又像什么东西在扑打翅膀。云中月惊叫:“这么多蝙蝠!”金豆豆一阵尖叫,“扑通”一声踏进潭中。这时候,雪如呼唤我们赶紧出洞。刚到洞口,暴雨倾盆如注。这真是:龙洞寻踪藏深幽,高山流水酿美景。突发奇雨扫雅兴,千古之谜谁人懂?(图片为作者本人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