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一座文学馆的魅力

新闻发布2024-05-11 15:04:37读书村

一座文学馆的魅力

汉中:一座文学馆的魅力

作者|伍宏贤

位于汉中褒河张寨村的王蓬文学馆

自2022年3月王蓬文学馆开馆以来,参观或陪人参观,我不下10次光临这座汉中首次以文学之名设立的展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与感悟,总结归纳,有以下亮点。首先,文学馆是在王蓬全家生活半个世纪,亲身务农18年的土墙茅舍旧址上所建,这里曾是新时期“文学陕军”重要的活动基地。陕西文化文学名家方济众、陈忠实、路遥、贾平凹、莫伸、京夫、张虹、朱鸿、方英文以及王蓬在文讲所同学聂震宁、张石山、李叔德、薛尔康、甘铁生、白描、尹蕾、查舜等与汉中众多文友都曾到过王蓬农村小院。在拆建过程中,还发现抢救了一批王蓬与铁凝、陈忠实、路遥、贾平凹、梁晓声、高晓声、张贤亮、张石山、肖云儒、吴若增、叶浓等名家往来信函、照片及陕西作家早期手稿,是研究“文学陕军”的珍贵史料。如今,这些原件就摆放馆中,展示出新时期文学萌发时期朝气蓬勃的气象,有文化根脉。

其次,文学馆依中国传统民居风貌,粉墙黛瓦,抚檐滴水,二层小院,紧凑精致。大门采用斗拱榫卯结构,用红椿木突出本色,匾额由书法大家罗坤学题写“拙园”,下方是千山茶园主人、诗人王有泉赠送的一对有晚明风格的石狮,首尾生风,神韵倍添。大门两侧取两代帝师翁同龢为民国首任财长张静江所撰名联:世上数百年老家全靠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由文学大家陈忠实生前题写,堪称绝配,已成珍贵遗墨。

进门近百平米院落由青红两色渗水砖铺设,保存原有桂树、池水、修竹风貌,树下置大理石一桌六凳,围墙镶梅兰竹菊四幅砖雕,墙下置琴棋书画四个石童,另配荷塘月色鱼缸,锦鲤游动,充满生机。大厅外悬军旅书法名家王维宾榜书、官员作家何振基制赠的匾额:王蓬文学馆。两侧有市博物馆原副馆长王景元书、市文联原主席贾连友制赠木联:院拙庭雅梅兰竹菊常伴魏晋七贤;馆微藏丰汉胡商旅博望长安罗马。东侧为落地大窗,西侧墙嵌的黑色大理石上书陈忠实发表于《人民日报》作品摘句:一位重要的当代作家王蓬就是从这依旧很不起眼的农村小院走向中国文坛的。由文友李振峰镌制。大厅一分为五。一为进厅由博古架隔断十平见方,迎面是“文学陕军”经典九人照;一侧为“前言”与汉中市人民政府镌立, 王蓬撰文的《天汉大桥赋》;汉中市博物馆立,王蓬撰写的《重塑韩信雕像记》画龙点睛,引人注目。

二为王蓬的文学生涯展室。悬匾由陈忠实题写,市文联制赠。两侧是王蓬中学老师王大中为王蓬第六十本书出版撰写,杨建民教授制赠的贺联:春种秋收问耕六十石;水葬山祭当属第一流。展品包括:王蓬著作、王蓬相关著作、王蓬写序著作、王蓬务农时作品、王蓬任18年主编的《衮雪》杂志与退休后为市政协、市文旅局主编的丛书。作者手稿、名家信函、获奖证书等用钢化玻璃罩着的展柜;四周墙壁由“家族血脉”、“艰苦奋斗”、“良师益友”、“影响成就”“名家评介”及《王蓬著作年表》《所获荣誉奖项》等图片图表布展。还有王蓬与丁玲、艾芜、葛洛、冯牧、铁凝、韦君宜、刘绍棠、唐达成、陈忠实、王立群、王智量、王家达等名家及众多师友、同学乃至当民工时的合影。尤其是展呈多幅省市乃至全国文代会集体合影,多位参观者都可寻找到自己的身影。诚如杨建民教授感叹:展示的不啻是一部当代丰富充盈又鲜活多姿的地方文学史!

三为王蓬的艺术世界展室,系贾平凹题匾,市作协制赠。两边对联为汉中文史名家黄建中撰书制赠:壮行山河绘出万里风彩;笔走龙蛇写尽百味人生。展示王蓬历30年探访秦道、丝路、唐蕃古道所著作品,从长安到罗马、到拉萨、到川滇所拍图片,搜集的佛塑、彩陶、瓦挡、汉罐、奇石、陶俑、唐三彩乃至所购国内外名酒及其故事。引人注目的是麦积山五尊原大仿真佛塑:东方微笑、窃窃私语、童男童女、胡人牵马、胡人牵驼等陶塑皆栩栩如生,精妙绝伦。这个展室还有个亮点是王蓬在全国2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的原件,及《文化艺术报》用11年时间连载王蓬《中国蜀道》《从长安到罗马》《从长安到拉萨》的剪报,数量惊人,经测算全部展开可铺满一个蓝球场。四是用旧房拆下的木料、砖瓦、门窗复制的土墙泥屋。门口有汉中文史名家李振峰撰,吳全民制赠的对联:廿四载茅屋陋室荣辱不失丈夫志;六十部人事文史风范长存山水间。屋内放置原有桌椅书架,旧时照片,还原早年生活场景,小泥屋中的文学记忆让人稀嘘感叹。

五为聚会研讨区,利用整面墙壁构建书架,摆放万册图书。从福州网购的两块红木大板,长达6.4米,摆放八个尼泊尔紫檀笔简,文房四宝,王蓬多年淘来的各种名砚。两边10把圈椅,10把官帽椅,红木长凳,可提供40个坐位。几层隔断架上,摆放各式茶具。有王蓬在《人民日报》整版刊登的名篇《巴山茶痴》、他和女儿合著的申遗专著《茶叶》。一对瓷瓶是汉中籍作家杨志鹏策划烧制为庆祝香港回归时烧制,原件3米多高,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上面有5000位中国作家的签名。这里摆放的是杨志鹏赠送的50公分高的袖珍版。聚会区四周悬挂着朋友们争相制做的名人匾联,有余秋雨写给王蓬的:笔倚石门写汉赋。张贤亮题赠王蓬的:琴心剑胆。方济众先生题字签名的汉武帝陵前朱雀拓片。流沙河题赠王蓬的:归巢静睨鸦背日;展翅飘乘羊角风。钟明善题赠的:德传后世。陈建贡题书的:书魂。王维宾书赠明代陈继儒名联: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李青石教授制赠阿根廷博尔赫斯名言:我心里一直暗暗设想,天堂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伍宏贤制赠的雨果名句:书籍是人类忠实可靠的朋友。还有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齐雅丽专程参访指导后的题赠:文学陕军主力干将,汉中文坛领军人物。居汉水巴山福地,书历史人文情怀。文化自觉,文化担挡,可敬可佩大师风范。

开馆一年,两册签名留句已是满满荡荡。王蓬最满意的是一位中学生留言:爷爷归来仍是少年。王蓬最乐意的事是接待文友,热心用他精心选购的细瓷茶杯亲手沏他得意的茶叶……用他的话说:把文学展馆当一个作品精雕细磨,再与大家分享愉悦。

凡此种种足以打造出一处文化气息浓郁,特色鲜明的文学展馆。展示出陈忠实生前所言“文学依然神圣!”这个鲜明主题,成为大家向往的一处精神家园。开馆以来,虽遇疫情,仍有各种团体、协会、学校、文友来馆参观、研学,仅是首发研讨多达三十余次。相邻甘肃陇南人大、文联、作协、书协、美协等六批客人来采访交流。我陪同的几批客人参观情形都很感人,王蓬历30年探访古道,在蜀道、丝路、唐蕃古道都有皇皇专著,引发蜀道申遗,反响很大。所以长安大学探访蜀道师生、陕西交控宝川公司文学骨干、陕西交通作协采风团以及川陕蜀道许多自驾游探访者都先后到文学展馆参观采访,有时一周达五次之多。国家林业局组织作家对秦岭保护区调查专程参观文学馆。江苏徐州学者程文为写《路遥传》冒着酷暑前来采访王蓬。国庆时秋雨淅沥中京城名律师贾霆、陕师大教授朱鸿冒雨从京城省府赶来参访,都对隐没于秦岭南麓田畴村落之中的农舍庭园式的文学展馆充满兴趣。

尤其是值得书写一笔的是甘肃省美协名誉主席杨立强一行十余人来文学馆的参访指导。立强先生绘事近60年,植根西部,广大求索,磨励精进,在山水、人物、花卉、飞禽诸多方面笔墨娴熟,瑧于化境。被京城著名美术评论家孙克先生誉为“西北一杰”。杨立强与王蓬上世纪90年代结识,志趣相投,言无不尽。2000年同游敦煌,多次互访。2013年西安出版社推出王蓬长篇小说《山祭》《水葬》(增订本)封面即采用立强画作局部;2018年王蓬第60本著作《寐前微语》封面亦用其作品;此次又专为文学馆绘赠力作。王蓬感叹:真正朋友时在念中并不联系,见面愉悦互不设防。此等知已一生并无几人,杨立强先生便是!

朋友,当你烦恼郁闷或无所事事,不妨到这褒谷口外,花果山下的乡村小院,可品茗、可聊天、可赏修竹、可观游鱼,还可寻找渐行不远的文学梦幻……有这篇文字作向导,您不想来看看吗!(图片资料由王蓬文学馆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