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引擎”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数字经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

新闻数据2023-12-13 16:24:08自考教育网

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45.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9.8%; 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超过八成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记者日前在广东汕头召开的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上获悉,我国数字经济在保持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向结构更优、动力更足的方向发展有关部门将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巩固壮大优秀数字经济。

通过搭建智能研发云平台,长安汽车与海外设计中心实现了全天候产品协同开发,产品开发周期从36个月缩短到24个月。 依托工业互联网,海尔沈阳冰箱厂建设互联互通工厂,一条生产线可支持500多种型号产品的“柔性生产”,企业定制生产增长18%。 游客出行可以通过目的地的智能导航提前定位景区停车位置……从生产现场到日常生活,众多数字技术的应用进入现实,折射出数字经济澎湃的活力。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快创新,加快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数字引擎”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数字经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

发展规模——大会期间,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名义增长16.2%,达到45.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9.8% 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低于同期GDP平均增速,数字经济只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 2012年以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数字经济年均增速明显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速,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说。

从数字产业蓬勃发展看——“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产品、新平台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工信部总经济师许科敏介绍,截至2021年底,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收14.1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9.5万亿元,电信业务收入约1.5万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7倍、3.8倍、1.4倍。

从数字技术提升实体经济增效——来看,目前国家级、行业级、企业级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建立,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协同研发设计、无人智能巡检、数字化工厂、智能矿山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

根据上述报告,2021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将达到37.2万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率为17.2%,占GDP的比重为32.5%。 王志勤认为,数字经济向结构更加优化的方向加速发展,产业数字化进一步体现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作用上。

“数据显示,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成果逐渐凸显。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总体来看,中国数字经济在保持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基础更加坚实、结构更加优越、动力更加脚踏实地。

业内专家表示,数字经济是畅通经济循环、激活发展动能、增强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必须面向未来,进一步挖掘数字经济潜能,壮大数字经济新引擎。

记者了解到,工信部等多部门加快引进组合措施,强化技术攻关,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面向应用需求,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聚焦关键软件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高质量建设中国软件名城、中国软件名园等)构建一批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数字产业是数字产业

统筹布局绿色智慧数字基础设施,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加快数字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改造……按照适度先进原则,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推进。

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活动,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开展和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活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活动。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独赢企业……面向应用需求,一系列措施将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融合创新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推进企业云应用,全面深化研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说。

要推动数字经济更好赋能,必须进一步挖掘数据要素的潜力。 工信部表示,将进一步支持中央企业、互联网企业开放通信、金融、电力等市场尽快提高数据需求、数据供应量。 支持全国统一的数据资产登记平台建设,发布数据元素应用场景指引。

“数字经济增长的潜力源泉在于创新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必须促进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克表示,要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构建核心技术和产品生态系统放在突出位置,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和技术服务企业跨界创新。 持续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发展,强化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试点模式,加快培育拓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融合发展。 同时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独赢企业,不断增强企业主体活力。 (记者郭倩马晓澄洪泽华)。

资料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