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考试大纲哪里看(四川2023年4月09277大纲下载)

教材资讯2023-05-04 17:39:58自考教育网

2023年4月四川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大纲在哪里看? 你可以在四川教育考试院的主页上看到。 您还可以查看四川09277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学考试教材大纲版本,下载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电子版考试大纲。 大纲审查知识点的学生要对照教材牢牢记住哦。 一般考试内容不超过大纲要求的审查范围。 具体内容见以下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考试大纲哪里看(四川2023年4月09277大纲下载)

09277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学考试大纲( 2010版)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单位大纲名称教材/推荐书名主编出版社修订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092776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学考试大纲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范先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注: 1、本目录内课程单位为实践环节单位

下载: 09277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试验纲要

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了解职业和教师职业含义的职业基本特征,熟悉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了解教师职业形成的影响和制约因素重点把握教师职业特征和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职业和教师职业

1 .了解职业含义

含义:职业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根据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主要生活来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2 .教师对职业的认识

认识:一、教师职业是“培养造就下一代”职业; 其二,教师职业是“传道、听课、解惑”职业; 其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含义:教师职业是指人们终生或长期从事的,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和标准,以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职业。

第二节教师职业的形成与发展

1 .教师职业的塑造

教师职业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教育活动的出现和学校教育的存在是其前提条件,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此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也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

2 .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职业是在生产取得一定发展但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形成的,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 同时,学校是教师劳动的主阵地,办学始终的教师职业也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具体来说,教师职业经历了古代教师职业的发展、近代教师职业的发展、现代教师职业的发展。

第三节教师职业特点

1 .复杂性。 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由四个方面决定。 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教师职业劳动内容的复杂性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教师职业劳动能力所要求的复杂性。

2 .创造性。 教师职业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教师传授知识需要创造性

教师培养学生需要创造性教师需要创造性教学机智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需要创造性

3 .示例。 教师职业的典型由以下四个方面决定。 学生的“对教师的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典型。 学生模仿性决定教师职业典型教师道德言行典型决定教师职业典型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典型决定了教师职业典型。

4 .长期的。 教师职业劳动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长期性。 即教师职业劳动培养人才的周期长,教师职业劳动见效慢。

第四节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1 .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

教师劳动对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物质财富教师培养为社会进行物质财富生产的人才

2 .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

教师劳动对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教师劳动是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教师劳动“再生产”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教师培养为社会进行精神财富生产的人才。

3 .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发展

教师劳动对人类社会制度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教师通过自身劳动,传播社会制度及其文化,传播社会制度文明思想,使人们对不同社会制度产生一定的认识,从而形成评价社会制度优劣的能力。 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凝聚到个人的政治信仰中,推动维护合理的现行社会制度。在某些历史条件下,教师也可以塑造超越现行社会制度的信仰,推动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引导人们不断追求和创造人类社会的制度文明。

4 .教师职业促进人的素质提高

教师劳动在人的素质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教师劳动开发者智力资源教师劳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教师劳动促进人类自我完善。

三.评估知识点

1 .职业与教师的职业含义、职业的基本特征。

2 .教师职业形成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3 .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社会作用。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职业与教师职业的含义。

)2)职业的基本特征。

2 .了解

(1)教师职业形成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2)教师职业特点。

(3)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3 .简单的APP交流

)1)教师职业认同。

)2)教师职业特点。

4 .综合APP简报

(1)认识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2)对教师职业形成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简析。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道德、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明确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功能和社会作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道德和职业道德

1 .道德含义和共性

含义: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维系,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共性:道德共性主要包括特殊规范性在内的广泛渗透性; 它比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显著的实践性。

2 .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一般而言,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规范,也就是协调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

特点:职业道德具有具体的职业或行业活动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职业道德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相关; 第二,往往表现为世代沿袭的职业传统;第三,在形式上,职业道德具体多样,具有较大的适用性。

3 .职业道德内容

形成对职业道德价值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锻炼职业情感的职业意志;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形成

1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品德的总和。 它在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何种思想、情感、态度和作风待人、处理问题、搞好工作、为社会履行责任。 这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师生、教师师德、教师学校领导、师生家长以及协调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2 .教师行为规范和内容

含义:教师行为规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守的教育思想和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国家为教师制定的教育原则、教学计划、言行标准、职业修养和各项纪律。 所有教师都要记住,认真执行,严格遵守。

内容:教师行为规范的内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和政府制定的有关教师行为标准的法律、政令、政策、条例、规范等,它们具有法律效力或行政效力。 另一方面,是已经存在于社会活动中、为人们所公认、为每位教师所认同、自觉遵守的纪律、习惯、规矩等。

3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基础

教师职业道德都是产生于教育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受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而确立和发展,而且是在批判和继承历史优秀教师道德遗产的基础上确立和发展的,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特征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紧密相连,因此有着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的特点。 具有高度的责任性、独特的例示性、高度的自觉性、鲜明的独特性、广泛的继承性。

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

1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含义: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或职能是指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即教师道德对教师个人、教师群体、社会的作用。 所以,教师道德的功能问题实质上是关于教师道德对教师个人、集体、社会具有什么价值的问题。

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调节功能、教育功能和示范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功能。

2 .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而且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各种途径对社会生活起着影响和促进的作用。 这些作用主要是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促进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推动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生活起着广泛的影响力

三.评估知识点

1 .道德、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2 .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

3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功能和社会作用。

4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1)道德与职业道德概念。

)2)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3)教师职业道德特征。

2 .了解

(1)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2)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3 .简单的APP交流

(1)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

)2)教师职业道德特征。

4 .综合APP简报

分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

第三章教师职业理想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练掌握理想、职业理想、教师职业理想的概念,了解教师职业理

的核心及其内容构成,以及实现教师职业理想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理想和职业理想

1 .理想的含义及其分类

含义: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想象和希望。 理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是符合现实情况和需要的正确想象。

特点:理想与幻想、空想不同,具有以下特点。 客观必然性、社会性、阶级性。

分类:理想又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根据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第一,根据理想所属范围分类,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群体理想。 第二,按理想划分奋斗的时间,可以分为长期理想和近期理想; 第三,按理想内容划分,理想可以分为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素质理想等。

2 .职业理想及其特点

含义: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和工作种类的向往,包括未来职业达到什么水平、向往程度。 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受到社会理想的制约。

特点:与其他理想不同,职业理想具有其差异性、发展性、时代性等特点。

3 .职业理想的作用

职业理想具有引导作用、调节作用、激励作用、实现自我价值作用等。

第二节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

1 .教师职业理想内容: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坚持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忠诚教育事业。

2 .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三节教师职业理想的要求

1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正确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明确教育事业的服务方向、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教育的综合培养目标,把握时代性,尊重教育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

2 .切实遵循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通常是指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以及教育活动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才能实现作为教师的职业理想。

3 .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责的俗语。 在“教书育人”的命题中,其核心是育人,

为了培养人的需要而教,教是为了培养人。

三.评估知识点

1 .理想的含义及其分类。

2 .职业理想及其特点。

3 .职业理想的作用。

4 .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之路。

5 .教师职业理想的内容和核心。

6 .教师职业理想的要求。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1)理想和职业理想的概念。

)2)理想特征与分类。

)3)职业理想的特征。

)4)职业理想内容。

2 .了解

(1)职业理想角色。

)2)教师树立正确职业理想的途径。

(3)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

)4)教师职业理想要求。

3 .简单的APP交流

(1)职业理想角色。

)2)教师职业理想要求。

4 .综合APP简报

)1)认识到如何实际发挥教育者的作用。

)2)相关案例简析。

第四章教师职业纪律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纪律、职业纪律和教师职业纪律的含义及其特征,了解教师职业纪律的意义和作用,了解教师职业纪律的主要内容,明确对教师职业纪律的要求和教师违反职业纪律的责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纪律和职业纪律

1 .纪律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纪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集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条例的总和,是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履行职责的行为规则。

特点:纪律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2 .职业纪律及其特点

含义:职业纪律是指职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是保证劳动者执行职务、履行职责、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的行为规则。

特点:职业纪律具有职业性、安全性、自律性和约束性等基本特征。

3 .教师职业纪律

含义:教师职业纪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以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含义:教师遵守职业纪律对约束自身行为、履行职业责任、体现人民利益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教师职业纪律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第二,教师职业纪律是体现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第三,教师职业纪律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第四,教师职业纪律是约束教师行为的重要标准;第五,教师职业纪律是履行职业责任的重要保证。

作用:第一,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第二,有利于维护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合法权益;第三,有利于提高学校工作效率;第四,有利于培养良好校风;第五,有利于推进学校改革。

第二节教师职业纪律的主要内容

1 .遵守国家法律,依法执教。

2 .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为人师表。

3 .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三节教师职业纪律要求

1 .对教师职业纪律的要求

树立职业纪律意识系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有关规定在教育劳动中增强教师职业纪律依法施教自觉性教师不得有违反职业纪律的行为。

2 .教师职业纪律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学生;2 )歧视、排挤后进生;3 )非法限制学生人身自由;4 )对学生乱收费、乱罚款。 )5)侵犯学生隐私权。

3 .教师违反职业纪律的责任

教师职业违纪是指一切不符合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行为。

教师违反职业纪律的责任是违反者对违反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三.评估知识点

1 .纪律的含义和特点。

2 .职业纪律及其特点。

3 .教师的职业纪律和作用。

4 .教师职业纪律的主要内容。

5 .教师对职业纪律的要求。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1)纪律、职业纪律概念。

)2)教师职业纪律的概念。

)3)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2 .了解

)1)纪律特征。

)2)职业纪律特征。

)3)教师职业纪律的作用。

)4)教师职业纪律的主要内容。

)5)教师对职业纪律的要求。

(6)教师违反职业纪律的责任。

3 .简单的APP交流

)1)教师职业纪律的意义。

)2)教师对职业纪律的要求。

4 .综合APP简报

)1)分析教师职业纪律存在的主要问题。

)2)教师职业违纪应承担责任案例简析。

第五章教师职业素养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掌握素养、职业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概念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重点掌握教师职业素养的效用和形成途径r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素养与职业素养

1 .素养及素质的相同与不同

含义)素养是指人们通过经常努力学习、刻苦锻炼、自我修养而获得的某种收获、成就或能达到的水平和境界,它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必要基本条件,其本质是一个人的整体能力和倾向性。

相同之处:与素质概念的基本含义没有任何区别; 素养的内容与素质基本相同素养和素质取决于重视行为主体的文化程度。

相同之处(1)选择性。 根据对象的不同,选择的方法也不同。 )2)资格性。 拥有特定的公司

能够对身份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一般多用“素养”,相反多用“素质”。 (3)层次性。 在社会职业、文化水平、政治地位、道德品质等方面比较落后的人多使用“素养”,相反多使用“素质”。 )4)方法性。 坚持以自我修养为主来提高自身发展水平的人多使用“素养”,主要是通过塑造来提高头发发展水平的人多使用“素质”。

2 .职业素养及其作用

含义:职业素养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的内在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职业素养具体量化表现为职商(英语career quotient,简称CQ ),体现社会人在职场上成功的素养和智慧。

内容:职业素养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个人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己的职业素养。 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 内化素养是职业素养中最基本的部分,包括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范畴在内的外化素养是指属于计算机外语等技能范畴的素养,通过学习、训练比较容易获得,在实践运用中日趋成熟。 简而言之,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含义:从个人角度看,在适者生存中,如果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从不能建功的企业角度看,只有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可以聚集起来达到求生存和发展的目的,他们就是企业的杠杆从国家角度看,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就更不用说了。

3 .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职业素养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具有的职业素质。 认为这包括经师(教学生求知的素质)、人师(教学生做人的素质)、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师如何有效地传授培养人的素质三个方面。

第二节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

1 .主要内容: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人文素养。

2 .知识素养: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3 .能力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素养、学习和科研能力素养,其中教育教学能力是其能力素养的核心部分。

4 .人文素养: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素养,它决定着教师的职业意义和价值。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和教师日常活动中体现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它体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体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具有人文素养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具有人文精神,把一切追求和努力归结于对人类自身的关怀。 这体现了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体现了教育者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第三节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

1 .学校支持:创设优良的学校制度环境,提供有效的教师培训。

2 .改善教师个人: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创新教学风格,广泛深入地读书,认真努力学习; 反思与研究相结合,同步实践与思考。

三.评估知识点

1 .职业素养及其作用。

2 .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

3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1)素养、职业素养、教师职业素养的概念。

)2)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

)3)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

2 .了解

(1)素养及素质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2)职业素养的作用。

)3)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

3 .简单的APP交流

(1)教师职业素养的作用。

)2)对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

4 .综合APP简报

)1)分析教师职业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影响教师职业素养提升案例简析。

第六章教师职业态度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职业作风、教师职业作风的含义,了解教师职业作风的具体表现及其道德意义,了解对教师树立良好职业作风的道德要求。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职业态度

1 .职业风格

职业风格是指员工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表现出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做法。 一般来说,作风包含道德内容。 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在从业人员职业行为中的习惯性表现,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

2 .教师职业风格

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教师必须建立更优秀的职业风格。

教师的职业风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发扬坦白、平等待人的民主,团结互助。

第二节教师职业态度的具体表现

1 .爱学生诲人不倦

爱学生就是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诲人不倦,就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耐心、有礼貌、耐心、耐心、耐心、耐心、耐心。 爱学生是热心爱人的前提和基础,而热心爱人是爱学生的表现和结果。

2 .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是教师在思想进步、品行端正、秉公办事、言行一致、谦虚诚实、平易近人、思想品德、工作上、人际上、学习上、生活上成为学生的学习和榜样。 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的最低要求,是教师从业人员必备的职业风格。

3 .严格治学大胆创新

严谨的治学就是教师在学习、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慎重、严谨,包括树立良好的职业作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勇于创新,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经验、广泛继承前人知识的同时,善于提炼、吸取新知识、汲取新知识

4 .关心集体团结合作

关注集体,就是教师维护集体荣誉,有主人翁意识,服从集体利益,用集体主义原则指导自己。 团结合作就是教师谦虚谨慎,尊重同志,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维护学校荣誉,共同营造文明校风。

第三节树立优秀教师职业态度

1 .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要求:关心爱护学生,了解研究生,尊重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

2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仪表端庄、言行得体; 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3 .严格治学、勇于创新的道德要求:树立优良学风,努力工作,不断改革创新。

4 .关心集体、团结合作的道德要求: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 合作,妥善处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三.评估知识点

1 .职业风格和教师职业风格。

2 .教师职业风格的具体表现。

3 .树立优秀教师职业风格的道德要求。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1)职业风格、教师职业风格的概念。

)2)职业风格与教师职业风格。

)3)教师职业风格的具体表现。

2 .了解

(1)树立优秀教师职业风格的道德意义。

)2)树立优秀教师职业风格的具体要求。

3 .简单的APP交流

(1)分析教师职业风格存在的主要问题。

)2)树立优秀教师职业风格的具体要求。

4 .综合APP简报

(1)考验教师职业风格的道德意义。

)2)影响教师职业态度案例简析。

第七章教师心理健康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健康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内涵,了解教师心理健康对师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些标准,从而初步分析教师存在的情绪不稳定、职业枯竭等心理问题,使教师心理健康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教师心理健康的含义

1 .健康是指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健全的状态。 也就是说,健康的人具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能够与其社会和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

2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10项标准

第一,能够在不感到疲劳和紧张的情况下,从容地承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二是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批评;

第三,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第四,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第五,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第六,体重适宜,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第七,眼睛明亮,善于观察,眼皮不发炎;

第八,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疼痛,无出血现象,牙齿和牙龈颜色正常;

第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第十,肌肉和皮肤有弹性,行走轻松和谐。

3 .心理健康首先是指无心理疾病,在此基础上能主动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4 .教师心理健康不仅包括一般心理健康的内容,还应包括其作用所需要赋予的健康心理,它在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上有所内涵。

5 .教师心理健康在特殊层面的含义:第一,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健康从事教育的心态; 第二,教师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教师能正确理解自己,体验自己,控制自己。第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有独创性。第五,教师要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自我认同。第六,教育活动和

第二节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 .对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意义:增进教师自身生活幸福感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2 .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1 .心理健康标准

)1)马斯洛等提出的10个标准

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合理评价自己的能力生活目标要切合实际能接触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完整和谐有经验学习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的情感表达和控制在不违背集体要求的前提下, 能够对个人需要发挥有限度的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适当满足个人需要。

)2)奥尔波特提出的七项标准

自我意识拓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安全直观客观各种技能、专注工作现实自我形象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3)林崇德提出的10个标准

认识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信任自己,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面对,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失败接受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能愉快接受信服能控制自己,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调节自我,能对自己不现实的行为目标、心理失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进行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完善自我能保持人格完整和谐能发展自我,具备经验学习能力,充分发展自我智力,根据自身特点,经集体许可,能发展自我人格适应自我,对环境有充分安全感,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了解他人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设计自己,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满足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自我,在社会规范范围内,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4)俞国良等人提出的标准

智力正常; 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点认识自己,接受自己面对现实接受自己能协调和控制感情人格完全独立热爱生活、享受工作、把工作看成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

2 .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俞国良提出的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一是对教师作用的认识;二是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能正确理解、体验、控制自己;四是有教学独创性;五是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能真实感受和控制情绪

第四节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

1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心理疲劳:指人长期从事单调、机械的工作活动,对工作和生活的

热情和兴趣明显下降,直到产生厌倦情绪。 心理疲劳往往带有主观体验的性质,并不完全是客观生理指标变化的反映。

(2)情绪不稳定:情绪是指个体在某些刺激下产生的身心兴奋状态。 情感与个人认知有关,心理学上分为高兴、愤怒、悲伤、恐惧四类。 心情就像天气一样是暂时的,产生一种感情的原因是我们接收外部的信息,对这个信息的处理产生了现在的感情。 因此,如果信息的处理方法不正确,就会产生不期待的感情。

)3)工作枯竭:又称“工作倦怠”,是指工作压力下身心疲惫和厌倦工作的感觉,是指身心精力在工作上的枯竭。 职业枯竭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下降、价值感下降,工作上的消极状态还会影响整个生活状态。

)4)人格缺陷: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可以说是人格发展不良的倾向,也可以说是某种轻度人格障碍。 常见的人格缺陷包括自卑感、抑郁、胆小、孤僻、冷漠、悲观、依赖、敏感、多疑、焦虑或敌视人格、易怒冲动、破坏等,这些都是不良心理因素。

)5)人际关系紧张)教师人际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与家人、同事、导师、学生四个方面。

(6)社会适应不良)是指个体在社会中以及在维持工作、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方面适应新情况,伴有压力、生理和心理功能障碍,根据病情轻重表现为轻度自卑感或罪恶感、身心障碍、精神神经症、器质性或功能性精神病等

2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对教师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性的。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工作,也面临着同样的教育任务。 有的教师积极自信,但有的教师感到沮丧、抑郁。 个人因素主要有人格因素、家庭因素和生活因素两个。

)职业因素)由于教师职业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建设者的资质,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了许多严格的要求,在这种职业要求下容易给教师造成心理压力,成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杀手。

)3)职场环境因素)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在学校开展,学校环境恶劣容易给教师带来心理障碍。 在我国,教师工作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环境闭塞和教育工作评价单一两个问题。

(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公众对教师的不现实期望、教师权威地位的丧失和社会支持体系的缺失。

3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

(1)提高和促进个人水平:从个人层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关键是提高教师应对压力的能力。 提高教师压力应对能力的常见途径是放松训练、时间管理技术、认知重建策略和反思。

)2)提高和促进办学水平:第一,正确认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增强教师心理保护意识; 第二,加强学校参与式管理;第三,了解教师深层次的需求,为满足教师合理需求创造条件;第四,尽可能为所有教师提供业务研修机会,使人人都能积极应对教育的改革; 第五,制定合理的评价和奖惩制度。第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教师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教师文化娱乐生活。第七,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3)提高和促进社会水平:第一,通过媒体提升教师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第二,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第三,赋予学校一定自主权;第四,促进教师群体职业化,进行教师筛选和培训;第五,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作用

三.评估知识点

1 .健康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内涵。

2 .心理健康和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3 .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

4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要求。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1)健康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内涵。

)2)心理健康与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

2 .了解

)1)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2)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体现。

)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4)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要求。

3 .简单的APP交流

)1)心理健康标准。

)2)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4 .综合APP简报

)1)分析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简要分析教师心理健康案例。

第八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明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体系,了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了解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涵义和意义

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教养)是指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人们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培养、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等活动。

(2)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按照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从而形成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教育教学中生活

中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领域。

(4)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区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各级教育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动,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按照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对自身进行锻炼、教育、改造、陶冶的过程,是教师的自我修养。

(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具有反思性、自主性、实践性、恒常性。

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每位教师具有优秀职业道德素质的巨大作用和教师为培养高尚道德而进行自我修养这一过程本身所体现的教育意义。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

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依据: (1)以各级国家机关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为法律依据; )2)以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为现实依据。

原则: (1)坚持普遍性和先进性相结合原则;(2)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 (三)坚持继承优良道德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体系呈现出明显的层次特征。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目标是将公民道德内化为自身所具有的道德品质,然后教师必须通过自我修养实现教师职业所要求的特定道德品质目标。

公民道德目标:教师应先成为合格公民,公民道德目标是教师职业道德修

养的最低目标,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好”、“奉献”。

教师职业道德目标:

教师是以培养人为职业的专家,教师劳动是特殊的生产性劳动。 所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除了实现公民道德目标外,还有特定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即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这是每个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实现的根本目标。 教师要实现这个目标,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热爱人民教育事业; 第二,为人师表第三,不断更新智力结构,终身学习; 第四,教师对生命健康谋求身心和谐。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包括: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

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途径与方法:“自省”、“慎独”、“防微杜渐”。

2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学习,投身实践。

三.评估知识点

1 .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

3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4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5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体系。

6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7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1)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设计原则。

)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2 .了解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特点。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设计的依据。

(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体系。

3 .简单的APP交流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设计原则。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4 .综合APP简报

分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第九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认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掌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了解职前和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主要有:1.引导性原则; 2 .内化性原则3 .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 .差异化原则5 .一致性原则。

第三节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职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以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和教师岗前教育为主。

1 .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指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达到的状况或标准。 教师承担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职前教师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应该比较高。 具体表现为: (1)准教师具有高水平的教师意识; )2)副教授对教育劳动的特点和价值有深刻的认识; (3)准教师对师德原则、规范高度认同。 )4)准教师应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个性心理素质。

2 .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确立的主要依据是: (1)教育机构培养教师的教育目标。 )2)我国现行师德规范的蓝本;3 )社会对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4 )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 .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一是“显性课程”,如大学通修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必修与选修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等。 二是“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自学成才、社会实践、科研活动、课余生活、专业实践等。

第四节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1 .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教育观念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教育岗位上的团结合作。

2 .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强化教师角色意识,培养教师职业情感,实现教师终身发展的目标。

3 .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采用校本培训模式。

4 .开展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教师主体性发展;(2)注意教师教育观念向行为转变;(3)示范学习与反面事例相结合;(4)师德教育与培养和一般道德教育相结合; )五)师德教育过程要坚持重复性、渐进性、长期性。

三.评估知识点

1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2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原则。

3 .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

4 .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确立的主要依据。

5 .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式。

6 .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7 .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8 .开展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四.审查要求

1 .了解记忆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原则。

(2)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3)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2 .了解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2)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

(3)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确立的主要依据。

)4)开展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3 .简单的APP交流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原则。

(2)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

(3)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4 .综合APP简报

(1)进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2)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案例分析。

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理解道德评价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特征、类型和意义,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标准、依据,应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概述

1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

)1)道德评价与特征

含义:道德评价,简单地说,就是善恶的评价,是根据某个社会、集团、集团认可的道德价值标准,来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正当化。

特点:道德评价的主要特征:第一,具有价值倾向性;第二,稳定性;第三,不合逻辑;第四,普遍性。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含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教师自身或他人、社会按照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以一定形式对自己或同行、他人的行为进行的道德判断和判定活动。

特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特点:一是思想深度性; 二是空间传播;三是时间的可持续性。

2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类型

)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体有两种。 一个是教师自己作为评价者,另一个是无教师本人作为评价者。 以前者为主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称为自我评价,后者称为他人评价。

)2)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绝对评价又称目标参照评价,是以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中确定的目标为标准,对被评价者实现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 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考评价,是在教师群体内,以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地位与他人进行比较的一种评价。

个人差评是指以教师的某种状况作为评价标准

准而实施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可以比较教师道德状况前后的变化,也可以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不同侧面进行相互比较。

(3)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量化评价是指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后,制定出量化标准,然后按照一定的量化标准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

质性评价是指在自然情境中,通过评价者对教师的互动来收集教师职业道德相关信息,如采用参与式观察、开放式访谈、调査、査阅文献等方法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作出描述与分析,从而进行价值判断。

(4)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又称为准备性评价,是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开始之前,为了使其更为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为即时评价,是指在评价对象道德活动过程中,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情况,以便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保证活动过程不偏离活动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伦理评价。

总结性评价又称为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育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活动结果进行道德评价。

(5)具体评价与元评价

具体评价是指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道德因素的行为和活动的评价。

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理论框架和价值标准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本身进行的评价和研究。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维护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保障;是师德规范转化为职业信念和职业行为的“指向标”;是良好教育人际关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就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评价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主要包括: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责任明确性原则,自我评价原则,发展性原则。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善恶是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教育伦理中的“至善”,即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

4.目前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评价对象扩大化,责任泛化;第二,评价标准层次不够系统化;第三,缺乏质性标准和量化标准的有机统一。

5.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指导建议

首先,评价内容方面,应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满足社会意义上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需求,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师德传统,吸收西方师德人文精华;其次,评价的具体标准应充分体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特点,突出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增强评价对象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再次,从实施层面来看,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应该更便于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

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依据

1.道德评价的依据:道德评价的依据,就是道德评价的条件范围,即依照哪些因素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通常道德评价的根据包括动机与效果、目的和手段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动机和效果在道德评价中尤为重要,成为重要的依据。

2.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依据的一般观点

(1)动机论:是以动机作为衡量行为道德性质及其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只存在于行动的动机之中,与其效果无关。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中,动机论将教师的动机作为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唯一依据。

(2)效果论:是主张以教育的效果评判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教育效果是指教育活动对学生、对社会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即教育导致的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3)动机与效果统一论:动机与效果统一论就是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既看到动机又看到效果,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偏重于行为的动机,在检验动机时主要依据行为的效果,以防单纯从动机出发或单纯从效果出发来评价的片面性。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根据应该扩展为动机、实践态度、行为过程和效果四个层面,四者有机统一。

第五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1.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主体分析评价方式

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两种。

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道德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教师自我评价的基本要求有:第一,坚持实践性评价,努力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第二,坚持客观性评价,努力实现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的统一;第三,坚持发展性评价,努力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

他人评价的评价主体是开放的,可以是利益相关者,也可以是其他的关注者,主要包括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的学生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学生依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对教师的行为予以判断的一种道德评价方式。社会评价是指狭义的社会评价,是指教师所在学校之外的个人或组织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的评价。评价形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环节

教师职业道德信息的采集,道德评价标准的运用与评价结论的形成,评价结果的反馈控制。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行为观察法,等级评定法。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强调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互补,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并存。

三、考核知识点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类型。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

5.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依据。

6.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类型。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

(5)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2.领会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特征。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最高标准和具体标准。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依据。

(4)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依据的一般观点。

3.简单应用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4.综合应用

(1)影响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因。

(2)对影响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案例的简单分析。

第十一章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认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关系,了解当今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了解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和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含义及其相关理论,能结合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改革的关系进行较为深人的分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了三个观点: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把教师视为发展中的个体,把教师视为学习者与研究者。根据以上界定,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己主动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自身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教师本人综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

2.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说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层次或一个阶段,而教师专业化则可以理解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而教师专业化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与目标。区别:“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也有所不同。

3.我国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1)重视职前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的职前素质;

(2)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格教师任职条件;(3)加强职后培训,确保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1.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指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以其教育教学行为或技能质的变化(如教学关注、教师角色、课堂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需求等)为发展特征的时段或阶段的序列。

2.国外教师发展阶段理论:(1)费朗斯?富勒的教师教学关注阶段论;(2)伯顿的教师生涯循环发展论;(3)费斯勒的教师职业生涯循环论。

3.国内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概况

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始于2 0世纪八九十年代,林崇德、申继亮等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成果和叶澜等从教育学、伦理学研究视角出发构建的教师专业化理论框架,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节教师职业生涯设计

1.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界定

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作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也就是教师对职业发展的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阶段步骤以及环境条件的考虑。从理论上讲,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应该是教师个人,纯属一种个人行为,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往往演变为教师工作的单位(学校),从而教师的职业生涯设计演变成为一种组织行为。

2.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关键因素:自我反思是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成长目标的制定是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成长阶段设计是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关键。

3.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步骤以及环境和条件的考虑。

4.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一般规范

教师的职业生涯设计最终要以一定的成果形式表现出来,不论是用计划式文章的形式来表达,还是用表格和图表的形式来表达,其包含的主要内容都应该是一样的。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前言与说明,外部环境分析,自身素质的分析,成长历程的回顾与分析,自我定位及总目标,阶段目标,其他事项。

第四节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改革

1.新课改的实施和深人迫切要求教师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方法的挑战。

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的新要求,在教师教育改革中,为了增强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提高师德水平;(2)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3)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4)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合作;(5)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6)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7)让教师学会学习;(8)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2.教育考评机制的健全和实施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改革要取得成效,除了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外,还必须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与考评机制,从制度层面来推动和保障教师专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向前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考评机制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提高教师职业水准;(2)开展有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3.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和完善教育考评机制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考评机制的建立过程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又显得尤为突出,其内容涵盖以下几方面:(1)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教育体系;(2)努力改善教师队伍专业结构;(3)实施教师专业评估制度。

4.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转变积极引导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教师教育必须更新和转换教育理念:(1)教师教育要着力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愿与能力;(2)教师教育要注重教师自身经验的价值;(3)教师教育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程支持。

三、考核知识点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2.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4.教师职业生涯设计。

5.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改革。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2)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3)教师职业生涯的含义。

(4)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

(5)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一般规范。

(6)教师教育的含义。

2.领会

(1)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2)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

3.简单应用

(1)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2)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关键因素分析。

4.综合应用

(1)对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设计。

(2)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改革。

第十二章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熟悉每一阶段教师教育的概念、内容、原则、主要模式和质量保障措施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职前教师教育

1.职前教师教育的概念

职前教师教育就是教师的资格教育,是教师的专业预备教育。广义的职前教师教育指所有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的过程,狭义的职前教师教育就是指职前师范教育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为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必要的思想和业务基础。

2.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内容:普通教育、专门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教育实践课程。

目标:(1)通过普通文化课程的学习,使未来教师打下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2)通过专门学科课程的学习,使未来教师掌握所教学科扎实的专门知识;(3)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使未来教师掌握从事教学工作所需的基本教育理念和教育专业的判断能力;(4)通过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训练,使未来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并发展初步的专业能力。

3.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以高校为本的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

4.职前教师教育质量政策保障:(1)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2)建立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3)严格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第二节教师的入职辅导

1.新教师人职辅导的含义及意义

含义:新教师入职辅导是相对于职前教育和在职进修而言的,与新教师头几年的教学实践同步进行。具体地讲,人职辅导就是根据教学专业的特点和要求,针对刚出校门的新教师存在的不足等问题,通过在实际教学情境中老教师的现场指导与评价,使新教师适应并胜任学校教学工作,成为合格教师。新教师的人职辅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是改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师资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意义:(1)有利于构建教师专业化建设体系;(2)有利于新教师进人职业角色;(3)有利于新教师尽快形成归属感。

2.新教师人职辅导的基本原则:(1)人职辅导与中小学的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2)突出以第一线教师辅导为主的原则;(3)辅导活动的系统性和新教师“轻负荷”原则;(4)职前教育机构与中小学进行合作的原则。

3.新教师入职辅导的模式:导师指导、岗前集中培训和课题研究与入职培训一体化。

4.新教师人职辅导的质量保障:政府部门制度的制定和经费保障;加强对人职辅导的监督与支持;强化人职辅导的评价。

第三节教师的在职教育

1.教师在职教育的概念:教师在职教育是职前教师教育和教师人职辅导基础上的专业继续教育。主要指教师在担任教学工作之后,为加深对指导教育的理论与技术的理解,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能力与个人学术修养而进行的主动或被动学习的全部活动,贯穿于教师的全部工作期间。

2.教师在职教育的主要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扩展;(3)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培训;(4)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5)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6)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培训。

3.教师在职教育的原则:主体性原则,校本原则,发展性原则,制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4.教师在职教育的模式:“学校本位”模式,“教师本位”模式,“课程本位”模式,“短期进修”模式,网络培训模式。

三、考核知识点

1.职前教师教育的概念、主要内容及目标。

2.职前教师教育的模式与政策保障。

3.新教师人职辅导的含义及意义。

4.新教师人职辅导的基本原则、主要模式及质量保障。

5.教师在职教育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6.教师在职教育的原则与模式。

2023年4月四川自考09277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考试大纲免费下载链接已在本文开头提供,下载后即可查看。若提示下载错误,可联系客服咨询。手机下载后如打开显示为乱码,请在手机下载WPS或QQ阅读之类的文档阅读APP。四川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考试大纲是自考复习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同学们务必仔细阅读。如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大纲调整、变动,以四川考试院最新公布为准。更多大纲相关内容请关注我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