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毕业论文模板】差生教育问题研究(范文)

自考毕业论文2023-08-06 22:02:21野渡

摘要:差生问题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关系重大的现实问题,是一个既特殊又普遍的问题。本文在介绍差生相关定义的基础上明确差生的内涵,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探究差生的成因,认为外因包括学校、社会、家庭、同伴群体四个因素,内因包括思想意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三方面。指出从尊重差生的自尊心、激发差生的学习动机、重视构筑差生的家校教育合力、树立差生也能成才的观念等是差生转化及其心理矫正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差生,成因,教育对策

【自考毕业论文模板】差生教育问题研究(范文)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of Educating Underachiever

Abstract: The underachiever problem is both a very important theory problem and a real problem counting as well meanwhile, it is a both peculiar and common problem. This paper made clear of the meaning of undearachiever on the basis ti introducing the corresponding definition of underachiever,and discovered the cause of fromating underachiever from external and internal reasons. It considered that the external reasons induded school, society,fanily and companion group,cohile the internal reason included thought mental consciousness,intelligence factor and non-intelligence facter.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main approaches to underchiever transformation and their mentality correction are respecting the self-resped of underachiever,arousing their academic motivation,paying attontion to strengthen the link between school and family,and setting up the conception that an underachiever can become a talent.

Key words: underachiever, cause of formation,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差生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问题。由于解决差生问题具有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发展等多种功能,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我国自80年代以来,随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实施,差生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界、心理学界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在理论探索与教育实践等环节上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进展。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一些与差生问题相关的理论已经与新形势不相适应,不少概念和标准需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重新界定。

一、差生概述

目前,在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视野里,对差生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均来自人们对差生的不同认识,而这些不同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差生教育与转化工作的成败。

关于差生主要有三种观点:首先,有人认为学习成绩差或学习困难就是差生。把差生仅仅局限于学习无能或学业成绩不良,忽视了对学习成绩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品德因素等,把差生概念的内涵缩小了,这样给差生下定义是失之偏颇的。其次,有人认为行为不良学生或问题儿童即是差生,指那些政治观念模糊,行为不良,纪律松弛,品行很差的极少数后进学生。这样定义,同样也缩小了差生概念的内涵,把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人为地割裂开来,不利于对差生的教育和转化。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良,对学习毫无兴趣,同样会影响他的行为表现、思想品德。因此,这样下定义也是不全面的。再次,为了避免上述定义的缺陷,有人索性从广泛意义上来给差生下定义,通常把学习成绩差或不守纪律或品德不好的学生称之为差生。吴荣先提出,差生,就是指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不符合学校要求的学生。其中包括学习差生、品德差生以及学习和品德都差的双差生,等等。

前面这些定义,把差生概念的外延无限扩大化。不符合学校要求是一种笼统的提法,这里既有程度上的差异,………………………从而导致在学业、品德、操行等多方面的长期落后,需要特殊教育的一类学生。

差生主要有以下六种的类型。

1.思想政治薄弱型。………………………..有时甚至表现为思想政治观念上的混乱和错误,更严重的会表现出坚持错误的政治立场或有意散布错误的思想言论等。

2.道德品质薄弱型。…………………….的学生,而且还包括有不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并可能经常性有不道德行为的学生。

3.心理素质薄弱型。分为两部分:一是部分心理能力发展相对滞后,如对自我的认识能力、个性协调能力、情绪自控能力、自主性与独立性较差等。…………………………各项测量得分指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严重者还表现为精神分裂,心理变态等。

4.行为能力薄弱型,其智力水平不能够识别自己行为目的,不具有基本社会行为能力的学生。其人际交往能力、控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低于其智力和体能发展状况所要求达到的基本标准。

5.学习成绩薄弱型,此类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测查成绩明显低于智力测验结果或潜能评估所推定的学力测查得分。多表现为非智力因方面的不足或欠缺。

6.体能发展薄弱型,学生体能发展状况低于其身体状况所允许达到的体能发展基本标准,包括各类各种类型的残疾学生。

二、差生的成因

一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差生,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差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一)差生形成的外因分析

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差生形成是外因通过内因(即学生自身的心理矛盾运动)发挥作用的结果。也就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产物。这里,我们先来分析差生形成的外因。从外因方面考察,学校教育失误、社会不良影响、家庭不良教化、同伴群体消极示范、大众传播的黄色污染,是形成差生的重要原因。

1.家庭:差生的萌芽区

家庭的不良教育与不良环境是差生形成的基础。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孩子的第一个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既是人成长发育的温床,又是塑造情感、意志,形成品德和个性的场所。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是调整学校教育、净化社会影响的温床,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往往会使青少年形成不良的道德品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创伤,从而会加剧他们各方面的不良。因家庭原因造成学生后进的大致有四种情况:

⑴家庭缺陷。青少年如果生活在有缺陷的家庭中,会因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产生自卑、情感忧伤、孤僻等异常心理。还有可能造成心灵创伤,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或对其思想、行为产生极坏的影响,这些都可能导致出现差生现象。家庭变故也会给青少年的形成和发展以消极影响,给其精神以很大刺激,造成他们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有的就在学习、生活上走下坡路。

⑵父母管教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不当的管教方式主要有3种:放任型、溺爱袒护型和高压暴力型。放任型家庭中,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孩子的成绩、在学校里的行为表现不管不问,使青少年的不道德思想和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在溺爱袒护型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袒护,促进了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发展,会使他们形成骄横、自私、任性、懦弱、好逸恶劳、追求享受、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特征,促使他们不良品德的形成。在高压暴力型家庭中,家长对孩子进行粗暴打骂、恫吓,实施高压政策,采取不正确的管教原则、方式方法,使青少年对家庭教育产生抵触情绪,会导致孩子脾气狂躁、粗暴无礼或懦弱、说谎、欺软怕硬、缺乏同情心和恐惧等个性特征。

……………………………………………………………………。

⑷父母期望失当。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往往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尤其在学习上会提出过高的要求,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孩子通过努力也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可能会失去信心,破罐破摔,这样不可避免地引起青少年心理上的冲突,这种冲突长时间地存在与反复体验,会导致心理功能的障碍。父母不恰当的期望,往往是孩子走下坡路越走越远的症结之一。

2.学校:差生的发生区

差生之所以是差生,首先是在学校中体现出来的。在导致差生形成的诸多因素中,学校教育是关键因素之一。当然,不可否认,学校教育极大地促进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同时也形成了不少差生。其中,学校的应试教育是导致差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有人说,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句话有两个意思,其一是我们的教育,使几乎所有人都面临失败,失败是最后的结果;其二是学校教育的失败。爱因斯坦曾指出:由于经济生活现代化的发展,作为传统和教育的传递者的家庭已经削弱,因此,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可见,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

3.社会:差生的变化区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从自然走向社会的过程,即把社会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逐步内化成自己的个性品质,进而成为合格公民的过程。社会的不良影响,对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形成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⑴社会风气不正。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此时个体的行为模式不断地被与其同一环境里的人们所塑造,更多地接受社会的影响,具有较少的选择性,而且青少年学生的幼稚和好奇心使他们对不良影响接受快,对其进行机械模仿,从心理上对不良影响产生一种合理的感受。

⑵社会规范失调。在一般情况下,社会规范作为某种制度、法规或道德标准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协调着社会与人之间、社会成员相互间的关系。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出现道德沦丧,精神滑坡。失调的社会规范,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其影响不可低估。

⑶社会教化不力。把青少年培养成四有新人,是社会教化的主流。但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情感和行为依然存在,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思想意识仍然存在,程度不同地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社会风气不好,改革开放后,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影响着青少年。

…………………………………………………………………………………………………

4.同伴群体:差生的发展区

青少年时期在很多时候是与年龄相仿、兴趣相投的同伴一起度过的,他们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模仿,形成一种特定的心理氛围。同伴团体素质的好坏,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个性特征、品德操行、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直接关系到对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一个所处的同伴群体中,有不少是行为不良者,那么他(她)的表现也很可能会往下滑,因为同伴文化是团体中所有成员的共性的体现,这就迫使他们的一切行为与同伴们的行为保持一致性,产生从众心理,否则,就会遭到同伴们的谴责、鄙视、疏远,更严重的甚至可能被逐出小团体,使其产生众叛亲离的感觉,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使青少年失去理性、失去原则,不得不使自己趋向从众。

(二)差生形成的内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同样的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却造就了不少优生,也产生了一些差生。差生的形成,我们更应当从内部去找原因,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1.智力因素:差生的基础因子

⑴注意障碍。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会逐渐增强。有些青少年注意的稳定性很难达到正常水平,注意力保持时间难以超过10分钟。他们在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等方面也存在着障碍。

⑵记忆障碍。良好的记忆是学习成功的基本前提。有些青少年由于不好好学习,对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东西不愿动脑筋,所以他们的逻辑记忆发展比较差,偏向于非逻辑记忆较多。⑶观察障碍。观察是一种预定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人的一种基本认识能力。部分青少年观察缺陷主要表现为观察目的性不明确和观察的组织性混乱。

⑷想象障碍。一些青少年学生想象力缺陷最明显的表现在荒诞联想上。他们用浮想来代替思考和学习。其实差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关键是不往正道上想,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使课堂学习效果明显下降最终沦为差生。

⑸思维障碍。思维活动是整个学习和道德活动的核心。差生的思维障碍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方面。

这些智力障碍,概括起来就是,差生既不是全都天生愚笨、智力落后,也不都是像一般学生那么正常。

2.思想意识:差生的触发因子

差生在学习、品行等诸方面的落后现象,绝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与他们思想意识的错误有密切关系。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指导,行为出现问题,很可能是思想认识上产生偏差。

⑴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一般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从成长过程看,每个人也许都有一个心理叛逆期,而且大都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在这个时期,每个青少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叛逆的意识及表现,而这种心理在差生中表现更加突出,更容易发生。

⑵思想方法畸形。青少年头脑简单,考虑问题武断、片面,有形而上的倾向。青少年的思想方法缺乏计划性、方向性和独立性,他们从未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该怎么想。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盲目模仿社会的不良现象。

⑶道德观念模糊。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青少年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美丑不分,是非混淆,善恶颠倒。这些人在学校受到老师和其他学生的疏远,只好与自己道德观念一致的人,

以求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新的群体中(如差生团体)获得了亲近、快乐,逐渐适应这个群体的心理惯性,于是形成了畸形的审美观。

3.非智力因素:差生的人格因子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学生智能的开发、技能的训练比较重视,而对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却很少加以注意。

⑴动力障碍。动力机制是激励人们为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内因。在向差生的转变过程中,动力机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包括学习的目的性、成就动机、交往动机等等。

⑵意志障碍。青少年往往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差生的意志力包括缺乏自觉性,缺乏自制力和恒常性。

⑶情绪障碍。伴随认识过程产生的情感体验对认识活动具有直接促进或抑制作用。一方面,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可直接转化为动力,促使青少年勤奋学习、奋发向上,另一方面,消极的情绪也会给学习活动带来阻力。造成冷漠、孤僻、不合群,对家庭、学校教育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自己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直至自暴自弃。

三、差生的转变及其心理矫正

差生的教育与转化始终是中小学工作的难点之一。为了这类学生的进步和转变,教师们所耗费的心血是难以估计的。差生的不良行为所造成的不良社会效果,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家庭和学校范围。因此,对这类学生的研究和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提高差生教育的效果,针对差生的症状对症下药,我们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尊重差生的自尊心

青少年血气方刚,自我意识、自尊心强,他们渴望被人理解,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在生理、心理等有某些缺陷的青少年,其表现更加突出。由于他们阅历浅、涉世不深、生活经验不足,使他们自尊和自卑并存,一方面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一当受挫,又可能产生极度的自卑,他们渴望理解,但有时又容易自我封闭。某些青少年比较顽皮,成绩偏差。在老师眼里,他们是差生;在家长眼里,他们是不争气的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迫下,使他们深感自卑和压抑,渴望改变环境,获得理解和尊重。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他们的愿望是很难实现的,他们的处境也是很难改变的,教师在思想上轻视他们,在教学上忽略他们。他们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受到伤害和践踏,随着希望的一次次破灭,导致他们破罐破摔。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就成了弱势群体的呼唤,成为激活他们心灵的甘露。

……………………………………………………………………………….

(二)激发差生的学习动机

不少差生除了学习成绩不理想外,他们的能力往往不差,他们中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美术,有的擅长口头表达,有的擅长文体活动,有的擅长社会社交等等。教师应善于观察,发现他们的长处,根据其特点,利用他们的特长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以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这就需要教师有爱心、有耐心,要给差生以更多的关爱。兴趣的产生,往往源于成功。因此,提高差生的兴趣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差生拥有一种成就感。学习上的成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在课堂上,对优等生来说,能够灵活应用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后进生来说,完全听懂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后进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

(三)重视构筑差生的家校教育合力

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只掌握学生在校的情况是远远不够的,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应全面、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比如,可经常进行家访,尤其是对差生,应与家长取得更多的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条件,它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职能,侧重点不同,但其目标是一致的,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孩子,起因和终点是一致的。我们认为,要使两者融为一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找到家校教育的共同点。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学生能成为适应将来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有用之人,有德之人,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有所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

2.………………………………………………………………………………….

3.积极寻找家校教育新亮点。随着社会的变革,科技的创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变化,教育的内容、形式也在推陈出新,现代科技成果、人类的文明创造为我们的教育活动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如网络沟通等,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即使交流教育动态,寻求帮助,会使家校教育更快捷、更高效,也加强了家校教育的联系和互动,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总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学校和家庭乃至社会都担负着应有的责任,当然学校和家庭的担子更重。学校和家庭如果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支持,教育效果一定会更好。

(四)确立正确的心理态度

1.要宽厚仁爱,不要苛求于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差生因其人生经历、心理倾向有某些特殊性,往往比其他学生更容易犯错误。因此,教师要冷静地对待他们的过错。切忌讽刺、挖苦、体罚,而要更多地站在他们的立场换位思考,要给以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要尊重他们,思想教育要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2.要以情激情,不要冷若冰霜。差生之所以破罐破摔,往往起因于他们受到的冷落和歧视,尤其是来自教师的,教师的冷若、歧视往往会产生马太效应,影响到其他学生对待他们的态度,这样会导致差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教师对差生要给以更多的关爱,要关心他们,亲近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的爱,能激发差生的道德情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追求积极向上,争取进步。

3.………………………………………

(五)树立差生的成才观念

1.要转变教育观念,用辨证的观点对待差生。首先,要坚持历史的观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在向前发展,同样,人类也在向前发展,差生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决不能用今不如昔,很难教育的一代等,诸如此类的话来讽刺差生;其次,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来分析差生,相信差生有坏的一面,同样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说,差生在思想上也有进取精神,在学习上也有渴望新知识的意念等;最后,还应坚持发展的观点。差生并非永远是差生,差生也有可塑性,也有成才的可能,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俯首甘为孺子牛,坚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笑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以此树立信心,从而来挖掘差生的潜力,使差生也能抬起头来走路。

2.要全面了解差生的内心世界、善待差生。关注差生的学习生活,从平时的点滴去了解差生。创造情景能够使他们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与教师交流,通过交流来发现问题。走近差生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地位,以免让他们有距离感,这样即使交流也是表面的应付,狠难得到收获。要换位思考,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我们教师应善于摸清差生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要厚爱差生,热情耐心地帮助差生树立信心,做差生的良师益友。

总之,导致差生形成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同样,要切实转变一个差生,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齐心协力和共同努力。

好了,以上就是来自于今天自考教育网给大家带来的【自考毕业论文模板】差生教育问题研究(范文)文章内容,因有一定时效性,文章仅供参考,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联系我们小编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