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入主科鲁电子:国内外大存储需求共鸣,储能发展驶入快车道

教育动态2024-09-05 01:01:14匿名

1. 科陆电子:聚焦主业,困境反转

1.1发展历程:领先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聚焦储能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以智能电网起家,随后经历了多元化扩张。目前,它正专注于主业,集中资源向储能领域发展。

公司成立于1996年,从智能电网业务起步并迅速成长。 2005年,推出国内首款创新型智能用电终端。

公司自2007年上市以来,业务版图逐步拓展,进入储能、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先后收购百年金海、鑫隆电子、卡奈新能源等股权,投资众多,但由于市场环境变化、产品结构调整等因素,公司投资回报低于预期,导致公司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

2018年,公司开始重组优化业务板块,剥离非主业资产,目前专注于智能电网和储能两大业务。 2023年6月,美的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何享健先生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公司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综合能源服务商,业务布局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化学储能业务。提供智能电网、储能领域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电网业务是公司核心基础板块。公司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主流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标准仪表、智能电表和智能配网一二次产品及设备。

电化学储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其主要产品包括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等,涵盖独立储能电站、火电厂联合调频、新能源配套储能、网侧调峰、用户侧填谷套利、应用无电地区微电网等场景。

公司主营业务协同效应强,涵盖电能“发-配-用-储”各个环节。公司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有利于发挥各产品线的协同效应。各业务板块相互借力,成为协同发展的业务闭环,增强了整体抗风险能力,提高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凭借自身的产品优势和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已覆盖电力能源的发电、分配、使用、存储各个环节,可为电力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源-网-荷协调控制-存储,提供完整的AMI和智能配电网络系统解决方案。

1.2 股权结构:股权变更实施,美的成功接管

美的集团收购完成,成为持有公司22.79%股份的控股股东。公司创始人为饶鲁华先生。 2018年,由于前期过度扩张、市场环境变化以及投资项目回报低于预期,公司资产负债率上升,面临流动性危机。因此,引入了深圳市国资委旗下的深圳资本运营集团。

根据公司2023年5月31日发行的《关于股东权益变动进展暨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的的公告》及公司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美的集团以3.28元/股的价格认购了公司发行的2.52亿股股票。本次股权变更完成后,美的集团持有公司22.79%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何享健先生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3财务分析:聚焦智能电网+储能,业绩拐点临近

公司2017年至2021年整体业绩承压,2022年起业绩将开始减少亏损。

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持续同步下降,主要是受金融融资环境收紧和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为缓解流动性压力,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先后出售百年金海、卡奈新能源等非主流项目。业务资产减少,导致公司营收规模萎缩。

2020年,收入略有恢复,利润扭亏为盈。主要是由于公司处置非主业资产、缓解流动性压力取得收益; 2021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营收和利润再次承压。

2022年,公司业绩止跌企稳,实现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10.7%,利润端亏损收窄; 2023年Q1-Q3实现营收33.5亿元,同比增长59.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800万元。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业绩有望扭亏为盈。

公司毛利率稳定,净利润率降幅收窄,有望扭亏为盈。

净利率方面:2017年至2018年,由于过度扩张和大规模收购资产,公司现金流短缺,负债率上升,财务费用率逐年上升,导致净利率下降逐年下降。 2018年起,公司开始剥离非主业资产,进行重组减员。 2020年,费用率下降至33.78%,同比-11.47%。 2021年,由于原材料增加、规模收缩,管理费用率上升,净利润率下降至-20.81%。此外,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在6.5%以上。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提升,降本增效成效显着。美的自2023年6月接管以来,加快优化整合进度,提升成本控制水平。 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研发/期间费用率分别达到7.59%5.38%/7.41%/5.49%/25.87%。较2022年分别下降1.84pct/1.79pct/1.47pct/1.12pct/6.22pct。

聚焦主业,智能电网+储能收入占比提升。 2022年,公司智能电网/储能业务/能源综合服务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23/694/2.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97%/-13%,毛利率分别为30.98%/14.05%。 /5.64%。

2018年以来,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聚焦智能电网和储能两大主营业务。 2022年,智能电网+储能业务收入占比将提升至91%。

2023年上半年,受美国储备项目排队推迟影响,公司储能订单交付面临压力,营收和盈利能力均走弱。 2023年10月,公司获得美国客户437MWh储能系统大订单。我们预计公司第四季度储能业务前景广阔。恢复增长动力。

2. 储能业务:美的赋能,蓄势待发

2.1国内外大储能需求共鸣,储能发展进入快车道

新能源发电比重不断增加,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体系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环境气候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尽快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已成为全球共识。能源供给结构将逐步实现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的系统性转变。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占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逐年提高,从2009年的不足2%上升到2022年的近30%。它们的发电量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造成发电时间长且负载与用电时间不一致。负荷失配对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储能可以实现能源的“蓄水池”功能,即进行调峰填谷,在低需时段储存多余电能,在高峰时段释放以平滑电网波动。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

从应用场景来看,储能贯穿电力系统全链条。

1)发电侧:通过在火电或大型风电、太阳能电站配套储能设施,实现调峰填谷,降低弃风弃光率,稳定电力波动。

2)电网侧:需要接入输配电网,由电网公司统一调度。可以独立参与电网的调节。主要用于电力辅助服务,即调频(AGC)、调峰和储备容量。

3)用电侧:一般与分布式光伏结合使用,包括户用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其盈利模式包括自用、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电费减免等功能。

4)5G基站和数据中心:保证停电时供电的可靠性。

全球储能装机快速增长,电化学储能是大势所趋。

据CNESA预测,2022年全球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237.2GW,同比增长13.3%。目前全球储能方式包括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熔盐蓄热、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其中,抽水蓄能成本低、技术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用过的。但近年来,由于新能源发电对储能系统器件响应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产业链不断完善。电化学储能占比从2017年的不足2%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18.8%,成为新型储能系统。主流发展方向是,2022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将超过44GW,同比增速达83%。

中国、美国、欧洲引领全球储能市场发展,CR3达到86%。

根据CNESA数据,2022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为30.7GW,同比增长98%。从市场分布来看,中国、欧洲和美国近三年稳居全球储能市场前三名。 2022年,中国、美国和欧洲将继续引领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三者合计占全球市场的86%,较2021年同期增长6pcts。中国储能市场首次超越美国,排名第一,占比36%。

2.1.1 中国:配储政策拉动发电侧需求,电网侧探索独立储能模式

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快速增长,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 CNESA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内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9.8GW,同比增长30%,占全球总量的25%。

2022年,国内电化学储能快速增长,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2.9GW,同比增长131%;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7.3GW,同比增长218%,占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运营规模的36%。 %,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

从应用结构来看,发电侧和电网侧储能是主要实施场景。

在我国储能装机结构中,发电侧和电网侧大型储能占主要部分,2022年两者合计占比将高达93%。

具体来说:

1)发电侧储能主要形式为新能源配储和火电联合; 2)电网侧储能的实施形式主要是独立储能电站; 3)用户侧储能主要为工商业储能和工业园区应用。国内电价较低,峰谷电价差较小。家用储能经济性较差,没有大规模推广。

发电侧需求主要受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拉动,各省出台配储标准。目前来看,发电侧储能尚不经济。作为新能源集中式电站投资的成本项目,其需求主要由强制配置政策拉动。浙江、江苏、河南、甘肃等32个省份发布了新能源强配标准,一般要求风、光配储比例达到10-20%,最高可达25%,配保存时间为2-4小时。

地方政府明确辅助服务补偿标准,独立储能商业模式已初具规模。

2021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版《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确认储能作为电力市场独立主体的身份。 2022年11月2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号文,首次从国家层面围绕容量补偿、现货市场交易、辅助服务市场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加快推进自主能源合理化建设。存储商业模式。

各省份都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储能装机目标,增加了储能增长的确定性。

截至2023年9月,青海、广东、宁夏、山东、山西等24个省市规划了“十四五”期间新增储能装机目标。 2023年以来,河南、天津、广西等地区纷纷上调装机目标。 2025年新增储能装机目标达到69.15GW。如果按存储时间估算2小时,预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38GWh。

中国新能源储能市场发展迅速,五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50%。

我们相信中国新能源存储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一方面,随着国家和地方层面针对新能源存储发展的激励政策密集出台,国内储能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另一方面,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储能成本下降和经济改善,打开了国内储能市场空间。

据CNESA预测,理想/保守情景下,2027年新能源储能累计规模预计将达到138.4/97.0GW,2023-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0.3%/49.3%,年均新能源储能规模装机容量25.1/16.8GW。

2.1.2 美国:IRA法案改善储能经济性,表前市场持续繁荣

美国储能装机规模稳定快速增长。

美国储能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根据Wood Mackenzie数据,新增装机容量将从2017年的0.29GW增加到2022年的4.8GW,配置和存储时间将从2.2小时增加到2.5小时,新增装机容量从2017年到2022年将增长从2022年的0.65GWh增长到2022年的12.18GWh,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0%。

储能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表前和表后两大类。表前储能市场主要包括电源侧储能和电网侧储能。一般单个项目装机容量较大,又称大库;用户侧储能市场主要指用户侧储能,包括户用和户用。工商业储能普遍装机规模较小。

Wood Mackenzie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储能装机容量为4GW,同比增长35%,市场份额高达84%。

表后市场,工商业储能装机0.2GW,同比增长43%;家庭储能装机容量0.59GW,同比增长47%。

IRA法案强化了ITC政策,提高了表前储能的经济性,并推动了对大容量存储的需求。

2006年,美国联邦政府发布投资税收抵免(ITC)政策,鼓励用户安装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后来又扩展到新能源配电与储能混合项目,促进储能增长。 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并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IRA法案在补贴强度和生效时间上强化了ITC政策。具体来说:

1)免除储能需与太阳能配套的限制,独立储能首次纳入ITC补贴范围。在IRA发布之前,储能项目获得ITC补贴的前提是储能系统必须与太阳能充电相匹配,补贴比例与太阳能充电比例成正比。独立储能无法获得补贴; IRA发布后,这一限制被免除,独立储能能源(包括5kWh以上的大型独立储能电站)也可以获得ITC补贴。

2)将ITC的衰退推迟10年,并增加基本补贴金额。从时间上看,原补贴将分别于2035年和2022年结束。法案发布后,ITC将以30%的税率延长十年,并在2033年后逐渐下降。补贴金额方面,基本补贴金额将从26%提高至30%。

3)增加有条件的附加补贴,补贴总量大幅增加。除了30%的基本补贴外,IRA还增加了满足一定条件即可获得的额外补贴项目,包括劳工条件(仅适用于1MW以上项目)、指定美国制造比例、项目地点等。最高补贴范围可以上升到70%。

美国储能产业机制成熟,装机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根据WoodMackenzie数据预测,2023年至2027年间,美国新能源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74.2GW/241GWh,其中大型储能是主要增量市场装机,约占装机总量的81%容量。预计美国储能装机电量和装机容量五年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75.1%和83.4%。

2.2 产业链全面布局,储能技术实力雄厚

公司产品品类丰富,覆盖所有应用场景。公司储能业务布局涵盖PCS、BMS、EMS、储能系统集成和EPC服务。

产品主要包括储能双向变流器、光伏储一体化变流器、中压变流器系统、电池舱储能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储能全生命周期先进管理系统。应用场景广泛覆盖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新能源配套四大板块,涉及火电厂联合调频、新能源配套储能、电网侧调峰、用户侧填谷套利,无电地区微电网。

公司产业链全面布局,实现了PCS+BMS+EMS+PACK的全面自主研发。储能集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关键设备环节的统一协调。对集成商的集成能力要求较高。能够实现核心部件自研的企业,可以更灵活、合理地与各个部件配合,提高储能系统的性能参数。竞争优势明显。

公司是除PCS龙头阳光电源、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比亚迪之外,为数不多能够实现PCS+BMS+EMS+PACK全自主开发的集成商之一。

公司电芯主要依靠外包采购,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保证供应。同时,可以通过灵活更换电芯供应商来规避FEOC规则的限制。

在电芯供应保障方面,公司已与瑞普蓝骏、厦门海辰、上海蓝骏、江苏海吉等供应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意向电芯型号均为280Ah,意向采购量为16GWh,为后续顺利生产供应提供保障。 2023年12月,美国能源部(DOE)发布FEOC(敏感外国实体)解释文件,规定使用FEOC电池组件的电动汽车不符合IRA税收抵免资格,计划于2024年生效。限制仅限于电动汽车领域,对储能电池没有影响。如果后续政策更加严格,覆盖范围扩大到储能电池,企业可以通过灵活更换非FEOC电芯供应商来规避限制。

公司产品性能优良,在容量覆盖范围、工作温度、海拔高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1)储能系统:预留风冷、液冷系统两种技术路线,可根据下游需求匹配差异化储能系统。

公司储能系统可选额定容量范围为2.2-5.5MWh,适用温度范围为-20~+50,适用海拔范围在5000m以内。以上参数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PCS:公司储能变流器性能参数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NEPCSH美标大存储PCS系列按照UL标准设计。最大功率可达3.2MW,支持1500Vdc接入,工作范围可达4000m。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宽(-30~+60),多机并联功率分配可达99%,具有一次调频和黑启动功能。

3)全生命周期先进管理体系:公司基于产品应用和技术突破,完成“设备+平台+服务”的生态整合,为储能行业提供全生态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公司背靠国家储能实验室,开发了百泽智能储能云(全生命周期储能精益维护服务系统)和百泽电池云图集(数据科学驱动的系统状态评估),可实现存储管理。能源电站设备精益管理。

百泽平台经过海丰电厂储能电站数据的长期验证。它采用多状态联合估计来估计电池状态和电池模型的内部参数。 SOC估算精度可保证在5%以内,并具有长期抑制作用。漂移能力。

2023年4月,公司对原有平台进行迭代升级,可实时实现在线电池系统SOX的全面状态估算,及时掌握电池当前运行健康状况,全面监测电芯基本状况。我们相信,公司研发并与储能系统一起销售的全生命周期先进管理系统,能够显着提升系统集成环节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深度绑定下游客户。

公司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雄厚的研发实力。

公司自2009年涉足储能领域,至今已涉足该领域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专利和技术成果。承担了多项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大型储能与并网实验室。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位居行业第一。头级。同时,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得专利1,261项。

近年来,公司深入挖掘储能核心价值,完成了多项储能系统核心应用功能的专项研发,如储能离网系统无限制、主从并联技术;提高新能源在电网中基于PCS技术的比重,并率先在北美市场实现多项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在储能系统方面,公司依托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大型储能并网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12年获批,积累了10年的储能电池测试和研究经验。现已拥有较为完善的存储系统。系统集成能力。

公司产能不断扩大,充分保障下游供应。

2017年,公司在江西宜春建设储能生产基地。已于2022年7月正式投产,年产能3GWh。

2023年3月28日,公司与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项目《投资合同书》,总投资1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43亩。

2023年8月4日,公司发行《关于设立全资子公司并投建生产基地的公告》,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科绿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暂名),投资建设珠三角生产基地地区。项目总投资预计不超过9.5亿元。元,项目周期约为15个月。项目达产后,BESS产能预计将达到14GWh,PCS产能预计将达到5GW。

2.3 深耕海外大存储市场,盈利潜力广阔

美的入主科鲁电子:国内外大存储需求共鸣,储能发展驶入快车道

海外储能市场进入壁垒较高,公司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壁垒来看:1)海外储能认证难度大、时间长。以北美市场为例,储能设备必须通过UL、ETL、TUV等认证。储能设备的性能要求极高,认证过程一般需要半年以上。 2)海外客户与储能系统供应商关系稳定。以美国为例,储能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客户对储能系统性能和售后服务有很高的要求。海外客户往往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公司产品已通过UL9540和ETL认证,海外出货规模相当可观。

公司2MW PCS获得中国CGC、北美ETL、欧盟TUV NORD三大权威机构认证。 2023年5月,科鲁Aero系列产品获得UL 9540认证,NEPCS系列和NEPCSH系列PCS产品获得ETL认证。公司储能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的国际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公司储能系统海外出货量已达到一定规模。根据CNESA数据,2021年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储能系统海外市场出货量排名第8位。预计随着公司海外订单的落实,公司海外市场份额将有所提升。预计还会进一步完善。

我们持续接到大订单,其中海外订单占比较高。

根据公司2022年储能订单测算,国内外市场累计签订订单超过2GWh,其中以海外市场为主。从应用场景来看,公司在电网侧订单较多,产品主要为表前端和工商业储能系统。

2022年3月,公司签约位于南美洲共计485MWh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项目。该项目由168套20英尺箱式储能系统组成,采用新一代1500V预装高能量密度储能系统。具有高循环、高稳定性、高能效、快速部署等特点。

项目实施后将成为南美洲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侧光伏储能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域示范意义。 2023年10月,公司再获北美437MW集装箱储能系统大单。

受益于海外电力市场化程度高,储能系统价格高于国内,利润空间增加。

国内储能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强制配置和存储政策的刚性要求。目前,经济效益尚未实现。储能通常被视为纯粹的成本项目而不投入使用。因此,电站投资者更青睐价格低、安全达标、性价比高的电站。储能系统,而海外地区电力市场化程度极高,电价完全由市场决定。配电和存储主要出于自发使用需求,对储能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售后服务有较高要求,而价格相对较低。敏感,因此海外储能存在一定的溢价。以科鲁为代表、以海外为主要销售区域的系统集成商盈利能力较强。

打造本土化团队,持续开拓海外市场。

2023年9月12日,科鲁亮相美国光伏储能展(RE+)。科鲁美国储能公司揭牌,并在美国建立储能全球产品中心,建立本土化研发和销售团队,提升产品、能力、渠道和团队的国际化水平,巩固了公司在海外的行业地位市场。

2.4 美的助力储能业务发展,全面赋能资金、供应链、品牌、渠道

客路作为美的能源管理平台之一,在美的绿色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碳达峰”战略,深化可持续发展,2021年10月,美的集团发布“绿色战略”,以“共建绿色美丽家园”为愿景,打造绿色科技以标准和运营管理为基础,以“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绿色服务”六大支柱,协同产业打造全流程绿色产业链。在此背景下,美的收购变频器龙头企业和康新能源,布局光伏储能业务。

科路电子在储能赛道拥有自主研发技术、项目经验、海外认证、渠道资源等能力,未来有望成为美的绿色战略的新焦点。

2023年10月26日,美的系总裁姜华芳老师上任。蒋华芳先生于1999年加入美的集团,曾任美的洗衣机事业部供应链管理部总监、运营与人力资源部总监、国际规划与物流部总监。我们预计新总裁上任后,公司将优化管理体系,加速降低成本。效率流程。

我们相信,美的将凭借其全球研发制造网络和销售渠道网络、高效卓越的企业管理理念以及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在资本、供应链、渠道等方面深度赋能科鲁:

资金:提高偿债能力,帮助公司扭转困境。由于公司经营的智能电表及储能产业项目初始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生产设施回收周期长,公司有一定数额的银行借款,导致公司财务费用超过2017年至今3亿元,财务费用一直保持高位。

参考美的集团2020年收购和康新能,为其提供贷款担保、保险代理等业务,帮助其缓解现金流压力,逐步走出财务困境,我们认为该公司有望跟随和康转型路径,从美的集团出发,获得贷款担保,置换高息负债,大幅降低财务费用,缓解现金流压力。

供应链:美的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保证了IGBT、电池等关键原材料的供应,降低了采购成本。

美的集团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资源整合能力:一方面,美的集团采购规模庞大,在供应链中拥有坚定的话语权,具有成本优势;另一方面,美的集团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资源整合能力。另一方面,美的集团建立了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的供应链。链系统连接供应链价值链上下游信息,促进价值链协调,提高供应链效率。同时,公司与美的对于IGBT、电池、大宗商品等原材料存在重叠需求。公司可依托美的集团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以相对较低的采购成本获得优先保障,有望跻身众多储能集成商之列。脱颖而出。

品牌与渠道:充分发挥全球渠道优势,提升公司服务水平,看好公司未来海外储能业务发展。

1)渠道方面,美的作为我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家电企业之一,拥有丰富的海外渠道资源。在海外拥有20个研发中心、18个主要生产基地和24个销售运营机构。截至2021年,美的已新增海外自有品牌销售网点4.3万个,海外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40%以上。其产品已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新能源领域,美的打造了融合家居场景的高效、安全的家庭储能系统。还布局新能源和家电双渠道,建立海外渠道网络,充分发挥美的家电优势,与集团相关业务单元形成全面的家庭能源管理。计划。

2)技术方面,相比户用储能,公司多年来深耕工况更复杂、技术难度更大的大型储能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具备研发、设计、生产户用储能系统的技术基础。我们认为,公司自身的技术优势,加上美的强大的海外渠道和品牌效应,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海外市场份额。

3. 智能电网业务:根基牢固,稳中向好

电网投资进入上升周期,智能电网需求逐步恢复。

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智能电网计划。从此,我国智能电网建设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电网投资额从2010年的264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843亿元,年复合增速12%。 2018年开始,我国电网投资开始管控,政府部门强制要求电网降低电价且电网项目审批速度放缓,电网投额资下滑。“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 3500 亿美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南方电网计划投资 6700 亿元,加快数字电网和现代化电网建设进程,我国电网投资重新进入上行周期,2022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计划投资额分别达5012亿元和895亿元,分别同比+4.34%和-10%。 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其概念涵盖了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促进节能减排,促进新能源利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内容,是一项社会联动的系统工程,最终实现电网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 IR46标准出台加速电表智能化升级,带动电表替换需求。 2020 年 8 月,国家电网发布《单、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通用技术规范》,基于IR46 标准设计的智能物联表的全面推行和替换已成为必然趋势,有望推动现有电表的升级改造和存量大规模轮换。 IR46 标准下要求电能表的计量功能与其他功能相互独立,因此新一代智能电表采用“双芯”结构,多芯模组化设计理念,包含计量与管理、时钟、存储等多个芯片,有效提升单位价值量,智能电表市场进一步扩容。 招标端看,近三年智能电表招标数额逐年提升,2022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数7736万只,同比+15.9%;南网智能电表招标额31.76亿元,同比+22.2%。 公司研发实力雄厚,研发产品覆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部分需求,同时海外电表产品通过了多项国际主流认证,包括MID、KEMA、STS、DLMS、STS6、IDIS、G3-PLC和SABS认证。 公司研发的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和一二次融合环网柜设备,多种型号产品通过了中国电科院专项检测、协议一致性检测和加密认证检测。 公司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的制订,进行了大量前瞻性研发及技术储备,在电能表“多芯模组化”技术、蓝牙脉冲电能表检定技术、电能表端子座测温检测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等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开发的多款产品获得中国电科院等相关权威部门的认证,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公司两网核心供应商地位稳固,海内外电表订单高增。 包公司持续推动高分送检、品质改善、及时交付,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和响应速度,保持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核心供应商地位。公司2022年智能电网业务中标总额超过12.74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加14.5%。 其中,计量产品(仪表及智能电表)端,公司在国家电网 2022 年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南方电网 2022 年计量产品框架招标活动中分别中标 6.94 亿元(同比+16.4%)、2.75亿元(同比+25.6%),占据总招标份额分别为2.71%、7.12%,中标数量及金额排名靠前;公司控股孙公司在南方电网 2022 年主网一次设备框架招标及 2022 年配网设备活动中合计中标约 3 亿元(同比高增136.4%)。 同时,公司持续拓展海外电网市场,在非洲、美洲、欧洲多个国家实现业务突破,全年新签合同同比增长 30%以上。

4.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

盈利预测主要基于以下假设: 1.智能电网业务:公司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核心供应商,下游需求稳定。我们假设公司23-25年营收分别为32/30/30亿元,对应毛利率保持在32%。 2.储能业务:公司现有产能3GWh,海内外订单持续增长,同时美的入主后有望实现资金、渠道及供应链全方位赋能,我们认为公司海外储能业务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假设公司23-25年储能出货分别为1/3/5GWh,营收分别为13.5/41/71亿元,对应毛利率分别为10%/16%/19%。 3.能源综合服务:根据公司聚焦主业业务,预计该业务占比将逐步缩减。我们假设公司23-25年营收分别为2.5/2/2亿元,毛利率维持在15%。 我们选取重点布局大储PCS及系统集成的头部企业南网科技、科华数据、盛弘股份进行估值对比,2023年平均PE为25倍。 我们选取重点布局大储PCS及系统集成的头部企业南网科技、科华数据、盛弘股份进行估值对比,2023年平均PE为25倍。 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2.4/5.4亿元,同比增速 18%/383%/129%,对应EPS为-0.05/0.14/0.32元,按照12月8日收盘价5.44元,PE为-108.5/38.4/16.8倍,我们预计2023Q4公司业绩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美的赋能等因素而改善。

5. 风险提示

1. 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不及预期。若储能下游装机不及预期,或影响公司海内外订单获取。 2. 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公司储能项目产能若不能如期释放,或难以支撑公司出货放量。 3. 智能电网投资不及预期。若国家电网或南方电网投资额下降,公司智能电网业务中标订单或下降,导致智能电网收入不及预期。 4. 注意公司近两年连续亏损。 5. 公司涉及诉讼相关风险。

用户评论

冷青裳

美的这步棋走得真漂亮,科鲁电子的储能技术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隔壁阿不都

听说美的入主科鲁电子,国内外的存储需求都跟着火起来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殃樾晨

储能发展这么快,看来美的这次投资眼光很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々爱被冰凝固ゝ

科鲁电子在美的的带领下,国内市场前景肯定不容小觑。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Hello爱情风

美的入主科鲁电子,这消息让我对储能行业更有信心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傲苍穹

这合作真是强强联合,期待看到更多的储能创新成果。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憾最汹涌

美的这次布局,看来是要在储能领域发力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刻不是了i

美的入主科鲁电子,这动作太及时了,正好赶上了储能行业的爆发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尾流莺

科鲁电子的技术实力加上美的的资源,这合作一定会有大作为。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寻鱼水之欢

储能行业的发展太迅猛了,美的这次介入时机正好。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留我一人

美的入主科鲁电子,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期待更便宜的储能产品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水波映月

这消息让我想起了之前看的那部关于储能发展的纪录片,感觉现在真的变快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娘子汉

美的这次投资,让我对中国的储能产业更有信心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言i

储能行业的发展速度让我感到惊讶,美的的介入更是锦上添花。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拗旧人

美的入主科鲁电子,看来我对未来的能源存储有了新的期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科鲁电子的技术加上美的的资金,这组合太强大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万象皆为过客

储能行业的发展如此迅速,美的入主科鲁电子无疑是火上浇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美的这次介入,让我对科鲁电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