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在线阅读)

今日新闻2023-11-30 19:59:03自考教育网

最近在给研究生逐句讲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过程中,感觉第一部分“意识”到第二部分“自我意识”的过渡是一个难点。

总的来说,在黑格尔看来,意识是对一个对象的意识,即意识和对象的区别的意识;另一方面,自我意识是把对象当作自己,即在意识到自己和对象没有区别的同时意识到这种区别:“我把我自己和我自己区别开来,这种区别没有被区别开来是直接指向我的”。或者反过来说,自我意识是“不可区分的区别”。(黑格尔,1979年,第113页;根据黑格尔的说法,译文有一些变化,第134-135页。引用黑格尔的《中国文学》只有年份和页码)

然而,意识是如何从这种差异走向这种差异的未分化意识的呢?这是一个困扰了很久的问题。张世英在《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一书中说,“黑格尔关于在‘意识本身’的最后阶段从‘知性’过渡到‘自我意识’的言论是非常空洞和晦涩的”(张世英,1986,第35页),但他除了引用黑格尔的一段话之外,没有作任何评论,基本上回避了这个问题。他在书《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解说》,书一本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对立统一是精神的东西。刚才说的感性确定性、感知性、知性三个阶段,都是把对象当做庄稼,把异己当做外在。要克服这个困难,我们就必须把对象当作自己,把自己当作对象,从而从意识阶段走向自我意识阶段”。(同上,1983年,第76页)

邓晓芒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在线阅读)

同样,查尔斯托伊勒认为,由于“力和知性”一章中对“现象的内在来源”的描述是“不成功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我们得出这样的观点,即对象是必须显示其自身内在必然性的外在表现。这样,我们开始接触到黑格尔关于概念和观念必然使自己外在地显现出来,具有必然性的思想。因为这个概念表明它具有主观结构,我们应该从意识转变为自我意识”。所以我们发现,已知客体的结构和主体的结构是一样的,是同一个东西。这证明了意识的对象和意识本身是同一的,自我意识就这样建立起来了。(泰勒,第116页)

这种解释是因为前面的解释“困难”或者“不成功”而被迫另辟蹊径,从而引出下一阶段的主题。通常是英语世界的黑格尔研究者喜欢采用的解释策略。但他们不明白,黑格尔的辩证进步不是由“我们”从外部“纠正以前的错误”而取得的,是由以前的发展阶段所包含的矛盾冲突而爆发出来的。

那么,意识是如何发展自我意识的呢?黑格尔说,“自我意识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存在中的反映”,“本质上是从他的存在中的回归”。(1979年,第116页;翻译有变化。据黑格尔,S.138),在《精神哲学》年,他说得更清楚:

“意识的真理是自我意识,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所以一个存在着的个别对象的一切意识都是自我意识;我知道对象是我的对象(它是我的表象),所以我在对象中认识我”。(2006年,第219页)

实际上,自我意识并不是另一种不同于意识的意识(对象的意识,又称对象意识),而是对象意识的本质或“真理”。自我意识已经隐含在任何(客体)意识中,只是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必然要表现出来,只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表面上看起来是向外扩展,实质上是向内深化。“虽然,一般来说,这种对一个他者和一个对象的意识必然是自我意识,是对自身的自我反思,是对其他存在物的自我意识。这种来自意识的前部形式的必然进步,即那些把自己的实在的东西看作是一个东西而把另一个东西等同于自己的形式,恰恰说明了不仅事物的意识只对一个自我意识是可能的,而且说明了只有自我意识才是前部形式的真理。然而,只对我们来说,这个真理是现成的,但对意识来说却不是”。(1979年,第113页;根据黑格尔,S.134-135),这个过程的起点是对意识的“感性确定性”;对于旁观者的“我们”,其实真正的起点是自我意识,感性确定性只是回溯到这个起点的开始。

因此,我们要追溯“意识如何发展自我意识”,实际上,我们要追溯“意识如何发现自己是自我意识”。对于这一发现的过程,可以在文本《精神现象学》中找到以下关键词或关节,这些关键词或关节越来越多地揭示了意识本质上是,或者真的是自我意识的信息,直到这些信息最终被证实。

1.本质的虚无(伪森)

这是第一章“感性确定性”中出现的关键词。众所周知,感性确定性对应的逻辑范畴是“存在”(Sein)。比如本章开篇所说的“我们对于对象的最初的或直接的认识,无非是直接的认识本身,即对于直接的或现存的事物的认识”。“它只说了它所知道的这么多:它存在,它的真理只包含事物的存在”。(1979年,第63页;根据黑格尔,S.82)然而,感性确定性在自己的经验中,当它想要把握自己的真理时,它发现:“‘此时此刻’恰恰是这样一个东西。因为它的存在,它已不复存在。此时展现给我们的,已经是曾经存在过的东西(gewesenes),这就是此时的真相;此刻没有真相存在。所以,这个时候,毕竟是真的曾经存在过的东西。然而,曾经存在过的一切(是gewesen ist)其实都不是本质的(wesen);现在不存在了,原来的讨论就是存在”。(1979年,第69页;按照黑格尔S.88)的说法,“此时”的“真”不在它本身,而在它的对立面上,即曾经存在但已不存在的东西,所以“曾经存在”不是此时的本质,“实际上”此时的本质是Nichtsein,即虚无。这里的geWesen(曾经存在)是德语中Sein(存在)的过去式,当然不是现在的本质(Wesen)。现在的本质是在曾经存在的东西上反思自己的东西,是在不断否定许多“当时”的过程中反思出来的。“因此,感性确定性的辩证法只不过是它的运动或它的经验的简单历史,而感性确定性本身只不过是这个历史”。(1979年,第71页;译文已经改变,根据黑格尔,S.90)

但感性确定性的本质是把它的对象或它的存在当作虚无。《逻辑学》开头阐述的黑格尔从存在到不存在(虚无)的辩证法在这里发挥了作用:当意识把对象设定为存在时,发现这种存在其实是虚无的,不存在独立于意识的成立的客观性。这就为自我意识扫清了第一个障碍,因为自我意识要把被意识区分的对象看成和意识没有区别。首先,我们必须抛弃这个对象的客观存在,或者把它据为己有。最初被视为固定客观事实的感性对象,在感性经验中被一一取消,变得不存在,被视为虚无。如果没有这一步,意识的对象永远是自由存在的,它和意识之间永远有一个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区别,那么自我意识如何突破?黑格尔批判了固守感性经验的经验主义者的狭隘观点,并预先引入了实际例子作为论据:

引用一般经验时,不妨提前考虑一下做法。在这种考虑下,对于那些断言感官对象真的有那种真理和确定性的人,我们可以说,他们最好回到最低级学校的智慧,回到古代对古耜和狄俄尼索斯的神的爱的神秘;他们还是要先在那里学习吃喝的秘诀;因为窥见这个秘密的人,不仅怀疑感官事物的存在,而且对其存在感到绝望,一方面在感官事物中造成自己的虚无,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这种虚无被造成。甚至动物也不排斥这种智慧,而是表现出在最深处窥探到了这种智慧;因为动物在自在存在的感官事物面前并不止步,而是完全不期待它们的现实,带着对它们虚无的彻底确信,扑向它们,毫不犹豫地吃掉它们;整个自然界和动物一样,都在发扬这些被揭示的奥秘,教导人们感官事物的真相。(1979年,第72页;根据黑格尔的说法,译文中有改动,S.91)

薛华老师在他的《自由意识的发展》中也引用了这段话。他的评论是:“自我意识的产生必须有实践环节”。(薛华,第12页)但他似乎忽略了这段话开头强调的“提前思考”这句话。黑格尔在这里提前讲了后面要讲的内容,是为了更清晰形象地说明问题。那么这个“背”是指哪里呢?显然,对应的地方应该是自我意识一章(第四章)中作为自我意识初始形式的“一般欲望”,而这并不是“产生”自我意识的“实践环节”,而只是自我意识的初级阶段。

显然,虽然欲望(捕食和进食)是感性中自我意识萌芽的一个例子,但自我意识的形成并不依赖于欲望,欲望本身只是自我意识刚刚形成时的一种形式。在感性确定性中,真正为自我意识的产生提供前提的只是感性经验本身的辩证法,即揭示感性对象的不确定性和不现实性,这只是“美浓”。意思是不能说的话。一旦说了,就是共相。“因此,与其说是它与一切的区别,不如说是与一切的同一性”。(1979年,第73页;按照黑格尔S.92)的说法,普遍主义已经构成了过渡到“知觉”阶段的中介,但前提是意义的虚无化,因为只有当意义所指向的“这一个”的个体性被虚无化和解构时,客体才能从“这一个”上升到普遍主义,而自我意识要求客体与自身的差异能够被消除。

然而,仅仅是对象的个体性的虚无主义对于自我意识来说是不够的:虽然它不把对象看作与自身绝对不同,但它不能离开对象(或与对象的不同)而存在,否则它甚至不会是意识。所以现在意识只是把这个共相作为自己的对象。同时意识到自己不同于这个共相对象(物),这就是意识。

2.反射

“反思”这一概念在第一章“感性确定性”中已经出现过一次,即“这一个”通过一个否定运动最终回到作为整个运动过程的总相的这一个,“但第一个被反思到自身中的并不完全等于它的原初,即一个直接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恰好是某种反映于自身的东西(在sich Reflektiertes中为ein),或者是某种简单的东西,它保持着自己现在的样子”。(1979年,第70页;译文中有一些改动,据黑格尔说,S.89)。当然,这是在为知觉做铺垫,因为知觉确定性本身是没有反思的,只有到了共相才能达到反思。在第二章中,“知觉;或事物与幻象”,反思成为整个运动的枢纽。反思在知觉阶段的作用在于,它必须把知觉在把握真理时不能与事物一致的原因归咎于意识本身(Wahre zu nehmen,即Wahrnehmung为“知觉”),从而假定意识的不真实性,保持事物的纯粹真理性。

这种反思虽然不符合知觉把握真理的本意(Wahrnehmung字面意思是“把握真理”),但却导致把非真理归于自己;“但是通过这种知识,意识可以同时抛弃这种不现实性;它把自己对真实事物的把握和感知到的不真实区分开来,纠正这种不真实,只要意识本身着手进行这种纠正,真理作为感知到的真理当然就属于它。意识不再仅仅在知觉中,而且意识到它自己的反映,并且把这种反映从简单的把握本身中分离出来”。(1979年,第80页;译文中有改动,据黑格尔说,S.99)。也就是说,意识是意识到自己会犯错误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它才能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接近对象的真相,并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自我纠正,而趋于与对象一致。

但这种方法永远不会完全统一,因为虽然把对象看作是普遍的相,但意识本身仍然束缚于意识的特殊相;意识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把自己的“多”看作是一种趋向于事物“一”的运动,才能建立自身与对象的对应关系。在这个运动中,物体和事物的另一面又变得“多”,也进入了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运动。所以现在有两个相互平行和相反的反思运动:除了意识,它感知并“意识到它也在自身中反映它自己”(1979,第81页;译文中有改动,据黑格尔说,S.100)。事物也“以规定的方式呈现给把握意识,但同时又从呈现的方式反思自身。换句话说,事物本身具有相反的真理”。(1979年,第82页;按照黑格尔S.101)的说法,事物就这样走向了“毁灭”(正如感性确定性变成了虚无),它不再是固定在那里的对象,“而是一与多、个体性与普遍性、自我存在与为他人而存在的矛盾”。知觉对这一矛盾的统一作用,只体现在主观上随意玩诡辩,把矛盾的两面分配到不同的方面;这种统一感虽然已经初步进入知性领域,但只是以单纯的“声知性”(感性知性)的形式出现。知觉认为这种统一的活动只是主观的或概念上的。实际上,它们是事物的本质:

其实哲学也在搞这些概念上的东西,承认它们是纯粹的本质,绝对的要素和力量;然而,哲学借此机会同时在它们的规定性中认识它们,从而成为控制它们的专家。而感性知性却把它们当成真实的东西,把它们从一个错误送到另一个错误。但事实上,这些本质性正是感性知性一直与所有材料和内容一起盘旋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一切物质和内容的纽带和支配者,也只有它们才是被意识视为感性事物的本质、规定着意识和感性的关系的东西,也只有在这里才能进行知觉及其现实事物的运动。(1979年,第86页;根据黑格尔的说法,译文中有改动,S.106)

当意识意识到这一点时,它就进入了第三章“力和知性”的范围。但在此之前,它虽然意识到了统一的矛盾双方的“无条件的共相”,并且实际上把它作为自己的对象,“它仍然是意识的对象;意识还没有把它的概念掌握为一个概念。但是意识本身不是一个概念,所以它在反思的对象中没有认识到自己”。(1979年,第88页;翻译的变化,按照黑格尔S.108)感性反思来反思,即没有完全摆脱感性层面的知觉本身;而纯粹的自我意识当然需要对对象进行反思,它也需要把这个被反思的对象提升到观念层面,否则对对象的反思仍然与它无关。

3.作为内在事物的概念(Innere)

“声音知性”的统一意识已经是自在的概念,但它本身或有意识地不是概念,因为它只是外在地强加于对象,它只是统一的形式而不是内容本身。从内容上理解的矛盾统一是“力”,其蔓延的外在形式是“力的表现”。“但首先,被迫回到自己的力量必须显示出来;第二,在表达的时候,力也是一种存在于自身的力,正如当它存在于自身的时候,力也是一种表现”。(1979年,第90页;翻译的变化,根据黑格尔,S.110)。这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完全不同于前一种知觉所建立的外在统一,而是一个概念中各种环节的关系:

“力的概念所属的知性是把不同的环节当作不同的环节的概念;因为这些不同的环节本身应该是不可区分的,它们的差异只存在于思想中”。(1979年,第91页;翻译已经改变,根据黑格尔,S.110)

是力的表现,没有表现出来的力就不是力;武力也必须表现出来,只要表现出来就是武力。只能从概念和思想上区分。如果一个对象中的差异“只存在于思想中”,那么这个差异显然是思想赋予它的,但这个思想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在的东西。知觉之所以不能把握这个概念,是因为它只把这个运动看作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之间的外在关系;现在,通过概念,它被把握为一个内在的东西:“因此,这个以前矛盾的概念的自我毁灭的运动在这里有了一个客观的形式,它就是力的运动。作为这种运动的结果,无条件的共相表现为非客观的或事物的内在的东西(das Innere)”。(1979年,第91—92页;按照黑格尔S.111)的说法,感性阶段失去的对象,在提升到知性阶段时又恢复了,但只是形式上的对象,而内容是非客观的、思想的、概念的。

黑格尔在这里讲了一大堆力学问题,包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斥力与引力、离心力与向心力、引力与万有引力,但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把一切外在的物质现象归结到精神的“内在的东西”上,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德国神秘主义者雅各布庞默的影响。在黑格尔眼里,牛顿力学的力学力背后隐藏的是概念的内在的东西,即一种自发的、能动的本源力。所有对力学规律的描述都是外在的,想抓住动力,却抓不住力的本质。定理、定律和数学-机械公式仅仅是为了更容易描述意识的方便而设立的。他们的分歧并没有触及纯力本身,而是错过了真正的力。

比如“如果运动的表象是纯粹的本质或力,那么运动当然是引力,但引力本身一般不包含这些差异”。(1979年,第104页;根据黑格尔,S.124),引力是黑格尔所有物体的纯粹本质,它表达了物体本身的内在能动性。只有作为这种内在的东西的能动性,自我意识才能形成。但地球上的引力表现为自由落体定律,真正的引力是不受地球或任何地方控制的万有引力。但是,“万有引力定律中所有定律的组合,除了定律本身的简单概念和这个概念的存在,并不表达其他任何东西。万有引力定律只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与其他事物不变的差异”。(1979年,第101页;按照黑格尔的说法,S.121),这种差别是空洞的,不是事物本身的差别,而是主观的“解释”(erklren);但这个解释也说明了力和法是有区别的。“自在普遍的事物的规律或根据作为一种力量不同于规律;然而,关于这种差异的说法是:这种差异不是差异,而是基于完全具有像规律一样的特征”。(1979年,第104页;根据黑格尔的说法,译文中有改动,S.125)

把力解释为定律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取消了力和定律的区别,把内力拉到表面(机械)定律来解释,使力表面化;另一方面造成了法律的新的不同,即上升为新的法律,深化了法律。“这是第二定律,其内容与前面提到的定律相反,即坚持与自等价的区别;因为这个新法律反而表达了平等者不平等,不平等者平等”。(1979年,第106页;按照黑格尔s.127)的说法,译文有所改动,只是为自我意识的内部结构提供了一个模型,即“不可分辨者与不可分辨者的区别”。但是,这个模型是不能被外界操纵的,不能归结为主观的“解释”,而必须引入力的主动性。这一切都是在“超感世界”或“颠倒世界”中完成的。

4.超感觉世界及其反转

知性的整个篇章是在“超感官世界”中展开的,因为知性已经超越了感性确定性和感知的阶段,进入了概念的阶段。所谓内在的东西,无非是超感世界。但第一超感世界只是一个常规世界。它试图解释力,但实际上是将力固定化、机械化,使之成为“静态王国”。但是通过力的“转化”法则,形成了第二个超感觉世界,这是对第一个超感觉世界的一个“死亡的世界”。所以,根据这个颠倒世界的规律,第一世界的同名物是与自身不同的东西,第一世界的不同的东西也是与自身不同的,或者说它变得等同于自身。(1979年,第107页;根据黑格尔S.128),黑格尔所举的例子有酸甜、黑白、南极北极、氢氧、罪与罚等。它们都有一个辩证的转化关系。他没有提高自我意识和客体意识。还没到时候。因为这种颠倒世界的辩证关系还是可以肤浅理解的,即作为现象世界和自由世界的颠倒关系。“从表面上看,这个颠倒的世界与前一个世界是对立的,以致它在自身之外拥有前一个世界,并把它作为颠倒的现实排除在自身之外。前一个是现象,后一个是自足的,前一个是为另一个而存在的,而另一个是一个自身存在的世界”。(1979年,第108页;按照黑格尔S.129)的说法,这还是修复了区别:现象与事物本身无关,而现象世界则回归到感官世界,甚至自由世界也会被“想象”为感官世界。对立的双方被分配到两个不同的、外在的“世界”。

但是第二超感世界不再能够回到这种肤浅的理解。“因此,在一个不同的存在元素中固定了许多差异的感性表象,必须从颠倒超感官世界的一个方面的本质的表象中去除,差异的绝对概念必须纯粹地作为内在差异来表达和把握,即同名者排斥自己为同名者,而不平等者等于自己为不平等者。必须考虑的是纯粹的转化或自身内部的直接矛盾”。(1979年,第109页;译文中有一些改动,根据黑格尔的说法,S.130)。也就是说,倒置不仅从这个世界看是正的,从那个世界看也是负的;但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角度来看,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没有这样的理解,就不可能把握自我意识的自我倒置结构。所以这个倒置的结构应该是这样的:

“所以超感世界作为颠倒的世界,同时覆盖着另一个超感世界,并把它包含在自身之内;后者是一个颠倒的世界,也就是说,它是自己颠倒的世界;它是自身和与自身对立的世界的统一体。只有这样,它才是作为内部差别的差别或自由本身的差别,或者它是无限的”。(1979年,第110页;根据黑格尔的说法,译文中有改动,S.131)

所谓无限keit,就是打破一切界限,即超越现象与事物本身的界限,从事物内部的高度,把现象的一切环节都吸收到自身中,从而使现象的偶然性成为必然。

5.无穷

这种无限是真正活跃的“力”,没有任何边界,只有它才能成为自我意识最内在的基础。黑格尔充满激情地描述了这个无限:“这个纯粹的无限或绝对的概念,可以称为生命的纯粹本质,世界的灵魂,宇宙的血液。它不会因为任何场合的差异而模糊或中断。它本身就是一切差异,正如它是一切差异的扬弃,所以它随着自己的脉搏跳动而变得静止,它毫无焦虑地颤抖”。(1979年,第111—110页;根据黑格尔的说法,译文中有改动,S.132)

分析他的无限结构:“因此,这种自我等价的本质只与自身有关;与自身相联系,所以这种本质就是这种联系所针对的,而这种与自身的联系毋宁说是一分为二的,或者说,恰好自身的相等性就是内在的差别。或者说,这不是大它者的对立面,而只是纯粹的对立面;所以,它在里面是它自己的对立面。或者从根本上说,它不是对立面,而是纯粹的自持。它是纯粹自我等价的本质,它本身没有任何区别”。(1979年,第111页;译文中有一些改动,根据黑格尔的说法,S.132)。这显然是自我意识的结构。正是在这里,“自我意识”的概念首次出现:

无限或这种纯粹自我运动的绝对非静止,也就是说,以某种方式被规定的一切,例如,作为存在,恰恰是这种规定的对立面。虽然这种情况已经是前面所有阶段的灵魂,但它只是在内在的东西中自由地显露出来。或者力的转化本身已经显示了它,但它首先作为一种解释被自由地揭示出来;因为它是对象,而且对意识来说,它最终是什么,所以意识是自我意识。(1979年,第112页;根据黑格尔的说法,译文中有改动,S.133)

这段话表明,自我意识的无限结构早已是“一切先前阶段的灵魂”,作为“生命的纯粹本质、世界的灵魂、宇宙的血液”,并且自感性确定性以来,通过知觉和知性,它一直在秘密地推动着意识的整个经验过程,但“只有在内在的东西里,它才能被自由地揭示”,也就是说,只有在超感官的世界里,它才能被揭示。但起初它只是作为一种知性的主观“解释”而被揭示出来;只有当这种解释突破了主观的限制,进入到主观与客观、自由与自我意识、意识与对象的相互转化或自我颠倒时,无限结构才成为“为意识”的对象,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成为自我意识。“因为这种无限的概念变成了意识的对象,意识就把这种差别作为某种东西的意识直接扬弃到同样的程度;它是自我持续的,它是不可区分的区别,或者说,它是自我意识”。(1979年,第113页;翻译中有一些变化。根据黑格尔,S.134),在《从“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过渡》的最后一段中,黑格尔从“我们”这个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概括了自我意识的觉醒过程:

我们看到,在现象的内部事物中,知性在真理中所经历的不是别的,而只是现象本身,但不像现象作为力的转化,而像力在其绝对普遍的环节中和在这些环节的运动中的转化,事实上,知性只经历它自己。曾经提高超越知觉,意识通过现象这个中介与超感官的事物相联系。通过现象,意识看透了这个背景。这两端,一个是纯粹内在的,一个是看透了这个纯粹内在的东西的内在的东西,现在重合了,就像它们作为两端消失了一样,连作为与它们不同的东西的中介现在也消失了。于是遮盖内在事物的帷幕打开了,呈现的是内在事物看透了内在事物。这种对不可区分的同名者的洞见,这个同名者3354拒绝自己,把自己确立为与众不同的内在之物,但对于那个与众不同的内在之物,这个同名者也直接是对两者不可区分性的洞见,即自我意识。(1979年,第114页;翻译已经改变,根据黑格尔,S.135)

在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内在的东西”、“超感的东西”和“看透”:你可以在不可分辨的同名物中看到区别,你可以在不可分辨的东西中看到不可分辨性。当然这主要是脑力劳动,但也离不开之前的准备,比如感性确定性的虚无,感性的反思。因此,黑格尔说自我意识“本身只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运动的结果。通过这一运动,所有的意识、意义、感知和知性都消失了”。(同上)当然,如何进一步发展自身是下面“自我意识”一章的工作。

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其实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自我意识。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在黑格尔晦涩抽象的语言下,抓住其思辨的主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