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动人的旋律

新闻发布2024-04-29 11:04:18读书村

那些动人的旋律

那些动人的旋律

作者|王丽红

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一个小男孩参加学校乐队排练,一人身肩数职,在三角铁、镲和铁沙铃三种乐器间轮番操作,前排吹大号小号的同学们坐得稳稳当当,只有他站在乐谱架前慌慌张张、上下其手,好在忙乱之中踩点居然还极准,让人忍俊不禁。在这段不长的视频里,看得出这乐队还是有些规模的,指挥老师一丝不苟,各种乐器一应俱全,孩子们吹拉弹奏各司其职,真羡慕他们这么小就可以接受专业的训练,参加高大上的乐团演出。一在我的小学时代,学校普遍不怎么重视音乐教育,音乐课随便教两首歌就打发了,被其他主课占用也是常事。幸运的是我的小学里有一位姓曹的女音乐老师非常重视自己的音乐课堂,据说她跟学校坚持她的音乐课必须要有一间音乐教室,据理力争的结果是学校的一间会议室被兼作为我们的音乐教室。每每要上音乐课时,我们会排好队从教学楼出发,带着音乐课本穿过操场,然后走过一条两侧都是栀子花的步道进入一个小院子里,院子右手是老师们的家属区,左手的一排平房中有一大间就是我们的音乐教室。多年后我还常常梦到那条翠绿的、时而点缀着白色花朵、散发着清香的步道,一群开心的小不点有些期待地匆匆走过,急于开启步道那头那个完全不同于日常的缤纷世界。在略显昏暗的灯光下,曹老师端坐在脚踏风琴前,她身材匀称而挺拔,头发总是烫着精致的大卷,用小卡子在脑后简单固定。我们从墙边一只大箱子里取出很多简易乐器人手一件。我当时最喜欢的是沙锤和铁三角,傻傻地觉得它们操作简单又好玩儿。等我们做好准备,曹老师的下巴微微翘起,嘴角上扬,手指优雅地落下开展弹奏,同时也满脸微笑意意我们边唱边伴奏,欢乐的音符瞬间洒满整个教室。曹老师还让我们每人花几分钱买一种手掌大小的五线谱教具,塑料材质、信封式样,中间插了一张画着音符的卡片,上面那层印着五线谱并开有方孔,左右推动中间层的卡片就可以通过方孔看不同大调的音符变化,帮助我们识谱。这个小东西我保存了很多年,每每看到就想起那位曹老师,在当时的那种大环境下,她完全不必在音乐教学上花费那样的心思,然而她却尽其所能想做的更好。一想到自己那点可怜的乐理知识都源于她当年的教导,我就对她永远抱有感激。

二十几年前当我还是个小姑娘时,去云南摩梭湖旅游。晚上我们一大伙人在湖边吃烧烤,摊主家的女儿和我年纪相仿,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在摊位上帮忙。我们吃到一半,她突然热情地走来,站在我们桌边脚踏节拍唱起了摩梭族民歌,虽听不懂歌词,但那歌声韵味十足,悠长清亮,仿佛要穿透夜空,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大家纷纷击掌应和、热情投入。一曲终了,小姑娘示意我们回唱,同伴们像是怕丢了面子,极力鼓动我这个团队中年龄最小的年轻人有所回应,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我有点懵。我本就五音不全,脑子里搜罗了半天只想到当时很喜欢的莫文蔚的《盛夏的果实》,可是一开口才发现,这种小资情怀的流行歌曲,恐怕只适合在KTV里拿腔拿调,在一忘无际的摩梭湖畔、在天高地阔的风情山寨、在热情洋溢的摩梭族姑娘面前,一张嘴就被降维打击。我硬着头皮唱了一段,自己都觉得七零八碎尴尬不已,摩梭族姑娘原本还有点想伴舞的意思,结果被我唱懵了,只好有些尴尬地保持微笑。多年以后我看到一种说法,说相较其他少数民族而言,汉族可能是最不能歌善舞的民族,颇有些赞同。虽然我们也有歌曲舞蹈的传承,但相对于少数民族那种好像与生俱来、可以随时随地踏歌起舞的灵动与豪放,我们的基因里仿佛真的少了点什么,也许就是那种从小耳濡目染的感性素养。三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我就非常想让他学一门乐器,培养点音乐细胞,可多次启发无果。小学四年级时,他遇到一位阳光帅气的男音乐老师,老师钢琴专业出身,课堂上潇洒地弹了一支曲子便俘获了我家这个小粉丝,放学回来就嚷嚷要学钢琴,这榜样的力量来得太过突然,显得我多年的苦口婆心就像个笑话。因为起步较晚,他磕磕绊绊考完八级已经初中毕业了,上了高一学业太重学琴只好暂时搁浅。但好在已经有了一些基础,有时听到自己喜欢的曲子,他就会找到乐谱打印出来,跟老师求教,自己摸索着弹。钢琴已经是他的精神伴侣,十指触碰琴键的感觉更像是一种契合、一种宣泄,高兴时以示分享,烦恼时像是倾诉。看着他沉浸其中,我非常感谢那位给予他音乐熏染的帅气男老师,这样言传身教的引导无疑让他受益终生。有一段时间我沉浸于音乐剧《悲惨世界》之中,当然多年后我仍然为它痴迷。我极力推荐给儿子,很高兴他一样被深深吸引,我们一起找到它的10周年、25周年纪念版和电影版反复地听。不得不说这是文学与音乐之间最好的联姻,雨果笔下史诗般的作品化作舞台上摄人心魄的歌唱:芳汀追忆自己一生的苦难,向珂赛特作最后的告别;爱潘妮这个孤独无助的痴心少女,在雨中让人心碎的吟唱;沙威面对法律和道义的艰难决择,唱出内心无比的纠结挣扎;还有冉·阿让,那历经苦难洗礼后的空灵而深情的祈祷——《Bring him home》。对我的儿子来说,原著的大部头在他这个年龄也许还没有足够的耐心研读,这部由几代人传承的、恢弘的音乐剧却已经给了他最好的诠释,在那绚烂如人生的舞台上,灯光亮起、音乐响起,救赎阿让、救赎芳汀、也救赎我们自己。

四岭南师范学院,学弟学妹在毕业季的合唱环节,瞒着学长偷改节目单送别学长,合唱中途伴奏突然换了调子,学长先是愣住,一脸懵地偷窥左右,转瞬学弟学妹拍手唱起一曲《再见》:“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开口第一句学长便反应过来,瞬间掩面泪崩。这是青春的模样,这是让人羡慕的节奏,这是太有感染力的画面。多年后,无论他们身处何地,是何种境遇,每每想起此刻也会心生温暖而充满力量吧。这个视频在网上疯传,赚了不知多少人的眼泪,很多人评论说这是属于音乐生的浪漫,可既然能获得如此众多的共情,它就应该不仅仅是属于音乐生、而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浪漫。音乐是人类最自由、最能触动灵魂深处、最能直接唤起情感体验的艺术。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音乐教育都应该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她教会我们从音乐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感受韵律的魅力,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在音乐的海洋里,必定有能使我们共情的旋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感伤、让我们无言、让我们释放、让我们沉思、让我们激昂,帮助我们更为感性地品味生活。而音乐与艺术相通,它们都让我们拥有更丰富更美好的生命体验,而不是禁锢于单一的价值认同中并将其作为唯一的幸福源泉。与音乐相伴的一生,才是感性的、完整的、幸福的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