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米线

新闻发布2024-04-30 13:04:16读书村

过桥米线

作者|杨长河

过桥米线,这个云南边陲的风味小吃,在我们陕西汉中也有,只不过是米线和麻辣汤料、三鲜汤料弄好一起吃的。我小时候吃过,很是好奇,问过许多人,为什么叫“过桥米线”,连店铺的老板也答不上来。我因此就大失所望了,再加上,吃了这米线,饿的很快。从那以后,我不再喜欢吃。过桥米线与我再次结缘,是源与2011年国庆前后。我前往云南过桥米线的创始地蒙自南湖,旅游开始的。在那里,我亲身感受了过桥米线的文化内蕴,湖边不知名的树上开有绒线球一般妍丽的花朵,还有逼真色彩的鸡蛋花和四季常开的三角梅,更有高大粗壮闪着油亮的橡皮树,根部长满了虬曲的气生根。在湖光粼粼的叔秋之际,湖边男女老幼,手持各色乐器笙歌燕舞,这真不愧为少数民族歌舞之乡。在这里,湖上亭台楼榭掩映,四通八达。我根本无从追溯,过桥米线这个故事,是在哪座桥?是哪家娘子?哪家相公?长的怎生模样?这一切,只能靠大脑来穿越时空,构架想象了。因为南湖一游,我心生悸动,对过桥米线也牵出了儿时贪吃的记忆。我依然是那个吃货,对米制饮食是情有独钟,自然对过桥米线也是旧情难忘了。

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在云南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几乎是家喻户晓;而且,至今流行最广的有两个版本的传说。一是说很久以前一位娘子,心疼相公苦读,身体孱弱。娘子便宰杀了自己养的下蛋母鸡,炖了鸡汤,去给南湖小亭里读书的相公送去;然而,路过一座小桥却感到体力不支,慢慢晕倒在地,可巧此时相公出来看见了,心疼的把娘子抱到小亭子里歇息。娘子慢慢苏醒过来后,记起了晕倒前搁在桥边的陶土瓦罐里的鸡汤与篮子里的米线。她赶忙叫相公取来,发现鸡汤依然滚烫,加入米线吃起来清香爽口。相公无比感动,更加发奋读书,中了举子。在庆贺宴会上,相公感念娘子的昼夜辛勤服侍,就以鸡汤米线待客。前来贺喜的嘉宾,问起这道好吃的小点叫什么名字?相公默默笑看娘子,娘子记起了,每次送饭都要路过南湖一座小桥;因此,就脱口而出“过桥米线”。自那以后“过桥米线”迅速飞出边滇之地,以至于风靡大江南北,这段夫妻佳话也广为流传。另一个版本,也是娘子心疼相公,觉得每次送去的饭都凉了,相公日见消瘦,她就煮了鸡汤。因为鸡汤的汤水被油封住了表面,到了南湖小桥的亭子,依然滚热,相公也就吃上了热气腾腾的午饭;后来,励志发奋读书,金榜题名的故事。过桥米线,更有五六个版本之说,这里不一一赘述。我是最喜欢这第一个版本的传说,显得故事情节起伏,夫妻互动情深的场景,历历在目。那个蒙自的南湖,如今可是小桥甚多,亭台湖心掩映在一片蓝蓝水面里,小船游弋,情侣对对,却听不见书生苦读的朗朗书声,也未目睹那一脸憔悴的娘子莲步小桥,手提鸡汤米线的场景,令我无限惆怅和感慨。过桥米线,当然属于云南红河州(蒙自)的最为有名;其中,体育场门口的东昌羊肉米线,当地市民有口皆碑。另外就是去南湖方向的一条小巷 ——大梓园。这里对米线的吃法,演绎到了极致,有麻辣米线、三鲜米线、鸡汤米线、羊肉米线、鳝鱼米线、狗肉米线、鹿肉米线、鸡蛋米线、素菜米线、凉拌米线等等,让我看的直流口水;决心下次再去此地,定然挨个品尝,每个品种的过桥米线。这种当地深巷子里的小吃,才最道地,就如到青岛去,就要去劈柴园吃各色海鲜一样。大酒楼,却未必能吃到原汁原味;可是,在外地游客心目中,过桥米线最负盛名的当属桥香园的过桥米线了。桥香园,店面奢华排场、阁楼飞檐高耸,店内小桥流水,翠竹绿草红花,金鱼欢畅游弋。这里环境优雅、场面宏大,招待远方客人很是给力,主人也觉得很有面子,所以生意特别火爆。假如你掐点,正好赶到中午12点前去,就会看到大厅、阁楼上,座无虚席。正面舞台上20多位少数民族的花季姑娘,载歌载舞。宾客一边吃着各色的米线,一边赏着彝族、哈尼族的精彩演出,很是惬意。桥香园,会给人天上人间仙境一般的错觉,一顿米线吃的让人好生留恋。过桥米线,经过岁月的演绎成了当地百姓的风味小吃。这座中国最大的少数名族自治州——红河州,有450万人26个民族之多;可是,不管是啥民族,几乎家家吃、天天吃,百吃不厌。后来,我才知道,这和云贵高原的气候有关。吃了过桥米线,人不上火,口不干燥。这就犹如陕西汉中面皮,新疆手抓羊肉、拉条子,河南面食、胡辣汤,兰州拉面、洋芋搅团,湖南湘菜、擂茶,东北蘑菇炖鸡仔、猪肉炖粉条一样,一方水土、一方美食,深入寻常百姓之心。

我天天下馆子吃,这也不是个事,总觉得这米线虽好,却不合西北人的口味。为此,我就请教了哈彝族房东李大姐,细问了一个缘由。这才觉得不管什么饮食,诀窍其实很简单,就如发明家和幻想家是一步之遥一样的,一点就透。李大姐说,这过桥米线也不一定非要熬制鸡汤、骨头汤等各色汤类,那么繁琐。平时吃,可以炒点韭菜、青椒、瘦肉等,烧一个西红柿黄瓜片汤,再把冷了的米线在开水里汆一下,加进汤里吃,就是一道三鲜美味的过桥米线。你可以随心所欲的炒点其他荤菜、素菜调进去,一家三口一顿早餐的成本,绝对不会超过5元。这比得过饭店里花上四五十元的好吃,更不比桥香园里28元一碗 、 68元一碗 、128元一碗的米线,味道差到哪里去。要说差,差的也只是没了那歌舞、那场面,没了那脸盆大的海碗,没了保持100°高温的各类肉汤与各色小菜,也不是临吃才添加新鲜的鹌鹑蛋、生羊肉片,即刻烫熟的那种。在家里做,自然有了亲手操作的意趣,就是追求的浓酽、朴素、对口、好吃。后来,我在昆明滞留了四个月时间,就自己创新了一些符合西北人口味的排骨米线、肥肠米线、酸辣米线等,妻子也乐的合不拢嘴,尽情大快朵颐。过桥米线,作为哈彝族、彝族人民饮食文化的瑰宝,如今已经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已经上了人民大会堂的国宴,招待中外来宾。过桥米线,也随着清朝滇南蒙自(红河州)的那个美妙传说,飞跃了世界各大洲,在华夏后裔的异国时空里散发着祖国的饮食特有的味道。亮亮的米线如春季丝雨,条条的米线过碗搭桥,牵动了龙人的情愫、至亲的柔肠,更是让人留恋七彩云南,那个美丽无比的地方。过桥米线,在蒙自南湖小桥亭子里的那个传说,穿越历史的天空,演绎了夫妻恩爱、携手人生、不离不弃的美好憧憬。过桥米线,如今成了哈尼族、彝族饮食文化的冠名品牌,也成了夫妻情深的美好意象。过桥米线,如今正在时代的潮流里,丰富新的内蕴,教化千万个家庭,夫妻恩爱、和睦相处、相互体谅、相互关心。过桥米线,也拓展了情谊的长线,友好的长线,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道特色风味小吃,更牵动了华夏儿女的那根乡情之线,故土之线。(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