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唤一声妈

新闻发布2024-05-20 11:04:46读书村

常唤一声妈

常唤一声妈

作者|王印明

“你妈妈是不是讨厌我?”“不,我妈妈常叫你妈,她怎么会讨厌你?你们不是很好吗?”……奶奶故意讨逗小孙女,想测试一下“结果”,谁料,小孙女可不上她的当!小孩子从不撒谎。在她单纯的孩童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她觉得妈妈叫,奶奶答,妈妈就像叫自己妈妈——就像叫外婆一样亲切,妈妈和奶奶的关系肯定特别好,怎么会有讨厌的意思呢?其实,但凡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总会被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所纠缠,尤其是婆媳关系,这貌似成了中国自古以来老百姓过日子,始终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常言道:“千年的大道走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媳妇熬成婆,天经地义,也是常理。因为女子结婚后生了儿子,儿子结婚后自己就熬成了婆婆。但一般认为,婆婆把媳妇娶进门,感觉娶的就是“外人”,怎能与儿子相提并论?而媳妇进了新家,婆婆毕竟不是亲妈,生活环境各异,生活习惯不同,还有许多不适应,媳妇怎会把婆婆当亲妈?俗话说:“牙齿和舌头再好,也有咬着的时候。”日子一久,婆婆与媳妇有分歧在所难免,时间越长,矛盾越深,心中的那个结,也许永远解不开,也许永远无法释怀。这便应了那句俗话——“老死不相往来!”

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风气的好转,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在大多数家庭里,婆婆待媳妇如女儿,媳妇视婆婆为亲人,互相坦诚相待,自然矛盾就少了,哪有隔阂可言!尤其婆婆是长辈,要放下“架子”;儿媳是晚辈,要懂得孝道,这是做人的准则。即便发生矛盾,也要主动找出根源,理性对待,快速解决,尽量赢得彼此的理解与尊重。记得儿媳还没进门时,妻子夸她有知识、有文化,懂礼貌、孝顺人,逢人便说,以后会像亲女儿一样对待她。儿子结婚后,果真如此!由于妻子认真履行着“承诺”,儿媳又通情达理,进门“妈,我回来了。”,出门又一声“妈,我上班去了”。当然,“妈”是称呼,也是礼节,表达的是尊重,是一种语言习惯,就这么一个字,被两代人一叫一答,足以表现出婆媳之间的情感,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听起来总是让人倍感欣慰。按照“婆婆”的说法,只要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像对待自己的女儿、对待自己的亲妈那样随意、不别扭,心里比啥都强。儿子娶媳妇那时,妻子退休在家料理家务,特别是一手精湛的烹饪厨艺,一家人经常围在一起吃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平日里,“婆婆”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全家人的充分肯定,这对妻子而言,像是催化剂,无疑又成了她孜孜不倦劳作的动力,家里总是被打理的井井有条。

二零一七年,家里添了小孙女,儿子儿媳视为掌上明珠,捧在心里,暖在怀里,生怕让其受半点亏。短短几个月,儿媳体会到了带孩子的辛苦和不易。于是,在她产假到期后,便主动请了保姆,协助妻子照顾小孙女。这样,保姆分担一些家务,生活就自然轻松一些,关系也就更融洽了。常言道:“人心换人心,五两换半斤。”逢年过节,儿媳总会亲自给妻子买衣裳,当然,我也顺道沾着妻子的光,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中国的语言很有魅力,更是一种行为艺术。有时,叫一声“妈”,会治愈一切,包容一切,温暖一切。即使心底里有解不开的结,此刻,也会像冰雪吸收热量被融化,留下深深的感动和无限的温暖。这种浅显易懂的道理,就连六岁多的小孙女都明白——“我妈妈叫你妈,就是对你没意见,不然,她就不会叫你妈!”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称呼是“妈”。的确,叫一声“妈”并不难,就这么一个字,看似简单,读懂却难。当一声“妈”被呼之欲出,得到的是理解,换来的是真情,那么,何乐而又不为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