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所蕴含的人生智慧(道德经给我的人生智慧)

今日新闻2023-11-30 21:35:36自考教育网

首先,总结理解心灵意识的方法的特点。

历史上,宗教和自然科学为什么会形成两大阵营?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和认知方法存在巨大差异,差异造成了矛盾和对立。如果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研究精神意识的方法的特殊性,就会有更多的人被认识和研究,就会有更多的人在心中得到升华和发展。

道德经所蕴含的人生智慧(道德经给我的人生智慧)

1.违背自己的意愿是知道自己心灵意识的特征之一。

055-79000提出“逆道而动”。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相反,自然科学以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而在认识精神意识的过程中,人需要违背自己的意愿。

在修行中见证“本我”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自我。所有的人性都来源于“本我”的创造,但同时也成为见证“本我”最强大的障碍。要见证“本我”,就要突破人性的枷锁和障碍。这并不是说人性不好,就像人必须去除其他气体,才能获得空气中的纯氧一样。所以,要见证“本我”,打破人性的藩篱,是修行必须完成的过程。

“本我”的本质是“无我”、“空性”、“虚无”,人性是“存在”,所以一切人性都与“本我”对立。这就是为什么修行不是用“善恶”来衡量的,因为人性中的善恶元素都是与“本我”对立的,这也会阻碍见证“本我”的过程。

人性与“本我”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的人性都以获取为意识取向。然而,“本我”没有方向。本质上,它既没有放弃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也没有追求获得的自觉行为。因为“本我”不在乎知道,所以不会有任何放弃和获得的自觉表现。它不会选择“善”、“恶”、“善”、“坏”。人一旦摆脱了人性的意识取向的控制,就能使“本我”出现。

老子对这一点有更深刻的理解。

让我知道,走在路上,只有害怕,路很好走,人也不错。

意思是:老子很清楚,在见证“本我”的过程中,最需要克服的是这样一个矛盾:3354“本我”没有意识取向,而人性有目的和取向。

老子提出“学越来越重要,学之道越来越差,以致无为”。“放弃”并不一定意味着在行为上放弃特定的对象。就是执着于事物而不愿意放弃的心态,所以放弃是指对人的心灵放弃,从而达到一种一无所有,心平气和的心态。从这个角度来说,修行是违背人的常规心理的,所以修行应该是可以违背自己的意愿的。

2.修行转化所遵循的规则的特殊性。

这个世界的规则可以概括为四条:

“善于不争而胜”,只有不争而在矛盾中放弃的人才能赢。在“道”的实践中,面对与人的冲突和利益的竞争,一个人只能在思想上勇于放弃利益和竞争,这意味着自己的力量和胜利;在“德”的实践中,面对立场的对立,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勇敢地放弃自己的立场优势,放弃自己内心的竞争,那才是真正的强大和最终的胜利。

“不回应善”,精神世界的修行是由内心的自觉行为和自觉活动来完成的。放弃利益不是指在行为上放弃利益,而是在内心意识的选择中选择放弃的自觉活动。任何行为活动都无法与真正的意识活动相提并论。在心灵的实践中,只有有意识的行为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暗访》,精神世界的内容与自觉活动的主观选择相违背。对于坚持和偏爱,不是拒绝它的存在,它就会消失;本我的“道与德”不是要被占有,而是要来的。你的坚持和喜好越排外,他们就越能不断给你施加压力。只有直面他们,在他们状态最强的时候以自我独立的意识,以放弃一切甚至自我存在的决心,用意志去对抗他们,才能最终取得胜利;“本我”的空虚与包容,它在意识中模仿得越多、越接近,就离真正“本我”的空虚与包容越远。只有真正从意识中无牵无挂地放弃,才能真正达到“本我”的空性和包容。

“心平气和,足智多谋”,在精神世界里,保持真诚正直的意识活动是修行的最佳策略。在放弃利益的时候,真诚诚实的放弃,而不是虚伪欺骗的放弃;对矛盾对立面的尊重不是虚情假意,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尊重。

3.心识转化标准的特殊性。

老子把修行过程中每一步要达到的标准称为“宣彤”,是“大道”的别称,所以宣彤就是达到修行的标准。无论是在“道”的实践中对坚持的剥离,还是在“德”的实践中对偏好的突破,这个标准都是一样的。

“宣彤”,一个具体的量化指标。这个指标是独特的,但是符合精神世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六点:“无亲近感”、“无亲近感”、“无劣势感”、“无伤害感”、“无代价感”、“无卑鄙感”,即对事物没有亲昵、高尚、有益或有害的感觉,即事物的存在对灵魂没有亲昵、高尚、有益或有害的意义。这就是老子说的“所以不能近,不能得稀,不能得利,不能得害,不能得贵,不能得贱”,意思是说万物还是有近的,高尚的,有利的或有害的反应,这就不符合标准了。

其次,阐述了心灵意识的认知过程。

矛盾无非两种,利益得失和立场对立。因为利益而互相竞争,因为立场对立而互相攻击。如果一方可以在利益的争夺和立场的对立中彻底放弃,矛盾还会存在吗?但是没有人能真正发自内心的放弃。这是因为人有执着和偏好,这才是矛盾的真正根源。欲望只谈追求和获得。欲望控制人的时候,是坚持,体现了一种完全非理性的生物本能意识。同样,偏好也永远不会妥协自己的立场。

矛盾的根源是什么?老子说:不幸大于不满,责备大于欲望。

也就是说,矛盾的根源是人的执着和偏好。

由此我们知道,老子的修行就是不断打破人的执着和偏爱,达到“本我”的宁静状态。所以,俗话说:“所以,知足常乐”。

作为一个修行人,脱离执着和偏爱不是为了解决矛盾,而是脱离生物本能的控制,恢复理性的“本我”状态。只有人的“本我”超越了物质和精神,与“道”3354物质世界的本源是一样的。它安静无欲,所以只有它才能真正放弃自己的利益和立场,不执着于物质世界的任何内容。任何利益的得失,任何立场的改变,都不会对“本我”产生任何影响。看来这是一种很知足的状态。

实践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所涉及的内容、对象、结果、表现形式和要求都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阶段主要针对一切坚持,这是“道”的实践阶段。坚持的特征是人类意识的具体对象,是现实世界或想象中的具体事物,如金钱、权力、佛性、真理、永生等。坚持总是有对象的。只要找到了坚持的对象,就可以反过来找到坚持。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观察自己的思想,用意识去把握某种坚持,用修行的方法去应对。在这个阶段的最后,当“本我”出现时,佛教的空性、道教的虚无、自然的体验就会得到证实。至此,世间万物再也无法诱惑修行者,这就是“道”的“静而无欲”的表现。

第二个阶段是偏好的过程,这是“德性”的实践阶段。这个阶段一定是第一阶段修行的完成,因为“本我”已经不再痴情,也就没有迷失在世间的可能。在这个阶段,人的心灵是完全向世界敞开的,接受一切信息。这样做的时候,人的精神世界会对物质世界的信息本质产生一种本能的选择和偏好,这就是偏执习惯(偏好)。比如喜欢“美”讨厌“丑”,喜欢大讨厌小等等。它的特点是肯定一方的存在,否定另一方的存在。这个时候,通过在头脑中练习特殊的方法,我们可以完全打破偏好。完成了,人的心智就会自觉地更加包容,更加宽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