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一味辛

新闻发布2024-04-30 17:04:20读书村

辣椒一味辛

作者|楚文涛

辣椒在民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食材。

辣椒一味辛

辣的生猛,以至于无一味可匹敌。凡菜取辣椒为料,即使寥寥数根,都立刻辣味横溢,将其他滋味,冲撞得七零八散。辣味如此霸道,一旦沾惹,就极难脱身。尤其是在北方之地,即便是平素里烹饪技艺最为庸常的厨妇,简单操持一餐饭食,只要菜蔬中放入辣椒,食物就像被施了魔法,让原本寡淡的吃食增香、提味,餐客食欲爆棚。

辣椒,别称“辣茄”、“辣角”、“辣子”、“辣虎”等。“辣”在《康熙字典》中,与辢(读音:là)互为异体字。部首“辛”,甲骨文中原是象形字,是一种尖刀圆尾的刑刀,据考证,原是用于黥面的,引申义“作痛极解”。即“辛”,是会使人流泪的痛觉。

我国最早的百科词典《广雅》中,有“辣,辛也”的注脚。因此“辛”,常作为刺激性感觉的形容。椒,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谓之莍也。莍,专指整株植物的果实。在辣椒进入中国之前,一般指花椒。辣椒的祖籍,不是中国,而是南美洲热带地区。其传入中国的年代,未见具体的记载,但是比较公认的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是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中有:“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的描述。

番椒,是辣椒一词,普及之前广泛所用的名称。辣椒,作为外来植物的特征突出,强调为“番”。清中期以前的文献,若提及辣椒,大多用此名。据说,辣椒在明代传入中国时,起初被当成观赏的花儿。直到清朝,不知道哪个胆大的,第一个把它当成下饭的小菜,而后才逐渐被本土化。“番椒”,也遂改称为“辣椒”。

据当代饮食学者曹雨的《中国食辣史》所述:辣椒,自明代传入中国,有四百年的历史。起初因“色红,甚可观”,将其作为观赏性植物利用。后作为外伤药物,被记载在药谱上,最终因“当其(盐)匮也。代之以狗椒。椒之性辛,辛以代咸,只逛夫舌耳,非正味也”,故有以辣椒代盐,走向餐桌的无奈之举。

明清初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但却并未阻止辣椒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生根发芽。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食用辣椒,已经相当普遍了。

我的家乡陕南地区,出产的辣椒,属“秦椒”的后裔。“秦椒”,泛指出产自陇西一带的花椒。据晋代常璩编纂的《华阳国志·蜀志》称:蜀人“尚滋味,好辛香”。康熙年间的陕西《山阳县志》中也记载:“花椒,生秦,中名秦椒,俗呼番椒为秦椒。”明未清初,辣椒传入四川以后,迅速地在蜀中各地流行起来,向北扩散到汉中,到同治年间,汉中地区的辣椒培育,还出了耐寒品种,得以突破秦岭的屏障,在关中地区大面积栽培起来。自此,陕西才有了辣椒栽培的记录。

辣椒,在华东和华中地区的传播,不如在西部山区传播得快。在四川、湖南、贵州等地,流行着这样的俚语:“辣椒好,一餐无它不得饱”。其实,对于现在全国各地的很多人来说,吃辣椒,都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川、湘二菜里,辣椒是永远的基底,就好像搭成了戏台,其他菜料如文武戏子,轮番登场。

火锅店里,排座时无辣不欢与食辣过敏的人,自动划分阵营。鸳鸯锅,彰显着吃辣与不吃辣的楚河汉界。水煮鱼,经典的湘菜一味。而辣如刀砍斧凿,将附生鱼身令食客难以下口的腥味,清除干净。鱼肉本来的鲜嫩,方才袒露出来。还有一种吃法,比较勇猛。各色辣椒,切丁成堆,再将其他肉块,埋进去炒熟,盛起来满满一盘,只见辣椒。要吃肉,须得筷子伸进去,仔细探找。对于惧辣之人,这就成了寻宝之旅,若寻到肉块,则可填嘴,若寻不到,只有将辣椒来嚼,真叫人惊悚不已。

在社交上,食辣似乎有天然的优势。麻辣烫、红汤火锅、重庆小面……夜深时的宵夜,几口下肚,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辣味刺激着食欲,深夜奔波的人们,填饱了肚子,留下的是浑身畅快和满足感。邀上三五好友,围坐在红油火锅前,腾腾热气和浓浓辣味,将热闹的氛围推向高潮。辣味,将人与人的距离感,燃烧殆尽。再拘谨的人,在吃几筷子后,也直呼畅快过瘾,加入群体热烈地讨论。

记得小时候,故园的红辣椒,大量上市的季节,田畔地头,红的、绿的辣椒,挂在翠绿的棵秧上,夹着星点的小白花,热热闹闹的,像是季节喧腾来装饰村居的一挂挂无声的鞭炮。四邻乡亲们,将采摘后吃不完的青红辣椒,草绳串成串,挂在屋檐下,任其自然风吹、干瘪,成就了乡间村落里最靓丽的一帧风景。红红的辣椒串,似火红、淳朴的农家日子,有滋有味。

新鲜的青椒,山泉水冲淘清洗,放入竹篾的菜篮子凉控,用剪刀剪成小方片,加拍碎的蒜子瓣,暴腌,两日后即食。脆辣咸鲜,生吃配菜皆宜。“辣椒瘪子”,是陕南本色的辣椒吃法。顾名思义,就是用热油把辣椒爆软炒瘪,但依然青脆。只宜选那种新鲜薄皮青椒,烹少许酱油糖醋,也可加点蒜蓉酱,甜酸辣咸,很下饭。更为细致的乡间土席,有一道菜,是在辣椒里塞肉,或者加上一点肉片,味道也好,和素炒辣椒相比,是朴素村姑和小家碧玉之别。

辣椒做酱,辣酱、蒜蓉辣酱等······更是乡间餐桌烟火日常的经典佐料,也是千家万户的巧妇们在厨灶间竞技,展露身手不可或缺“主角”。红椒辣酱,味道本真,是食谱“剁椒鱼头”的灵魂伴侣。鲜活的胖鱼头,拾掇干净,用盐、酒、葱、姜、蒜、味精,腌20分钟,放入瓷盆,加少许猪油,再倒入一整瓶辣酱,入锅蒸20分钟后出锅,其味比正宗的街面菜馆,丝毫不逊色。此菜若是上桌,其它百味,都退避三舍。

关中人喜好面食,油泼面是美味之一。干辣椒角角,在灶间的铁锅内烘烤,石臼用杵捣碎,形成粉状辣椒面。烧得高温冒烟的菜籽油,浇在辣椒粉面之上,便成就了“油泼辣子”的范式。扯面、驴蹄子面、biangbiang面……碗里辣油滚烫,为清淡的面条,染上一层鲜艳的火红,挑出翻拌,都镶了一层红油,香气热烈浓郁,十里飘香。刚吃下第一筷子面条,入口方觉“辣”滋味,这股浓烈、炽热,然后就是口水,不受控制的在口腔集结。一阵麻辣开始发作,顿觉双唇红肿,舌尖像触了火球,这颗“火球”一路蔓延,烧得喉咙灼热,直至肠胃,一阵翻江倒海,涕泗横流。忙去痛饮几大杯白开水“救火”,却是火上浇油,辣味久久难以褪去。这就是辣,给关中老陕们带来的味蕾感受,刺激却又欲罢不能。

实际上,辣本身并非一个味道,而是一种痛觉。当辣味入体,人体一旦感受到这种痛觉,大脑就误认为人体受伤,从而就会分泌出能够给人体带来愉悦的“内酚酞”,进而缓解这种疼痛。

辣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功效为温中散寒、下气消食,主治胃寒气滞、脘腹胀痛、呕吐、泻痢、风湿痛、冻疮。既可内服又可煎水熏洗或捣烂外敷。用现代医学解释,辣椒性味辛热,强烈的辛辣味能够刺激唾液及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辣椒所含的辣椒素,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跳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具有抗寒作用。

辣椒中的维生素含量,居各种蔬菜之冠。辣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每百克中含维生素C高达185毫克。辣椒中还含有较多的钴,钴是人体合成维生素B12必不可少的原料,具有促进造血的作用,并能降低血压,改善血管性头疼,活跃新陈代谢,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另外,辣椒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可以补充人体各种营养所需。

正因如此,喜欢吃辣椒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辣椒虽好并非人人都适合吃。患热性病、溃疡病、慢性胃肠病、痔疮、皮炎、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及高血压等疾病的人,不宜大量食用辣椒。

辣椒除了上述功效,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燃烧脂肪。辣椒中含有一种物质叫辣椒碱,它可以刺激体内生热系统,加快新陈代谢。其中的秘诀,就是快速的生热系统,能提升机体工作效率,就像快速运转的机器,能够消耗大量碳氢燃料。进食一餐辣味之后,可以消耗大于25%的卡路里。而当辣在腹中燃烧时,喝上一杯富含咖啡因的红茶,效果则更明显。辣椒,还能促进体内生产两种酶,在燃烧脂肪的过程中它们能一边“说服”脂肪细胞卸载,一边阻止脂肪过量堆积。这个减肥方法,无需任何饮食规则做伴,因为辣椒碱,刺激了内啡肽和血清素的生产,同时还会让人拥有一份好心情。

“堆盘买得迎年菜,但喜红椒一味辛。”辣椒滚烫,在舌尖上跳舞。是因为“辣”里,蕴含的人间烟火气,亦呼应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伴随着新中国建国后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浪潮,人口流动下饮食结构的杂糅,使辣椒一路“逆袭”,广泛传播。大江南北,多受食客青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辣味饮食文化”。又因为辣椒在种植工艺上,占地不多,还不挑气候、土壤,作为口味重的下饭菜,再好不过。

今日的百姓坊间,说到辣椒在餐桌的地位,真是“一统江湖”。然而,对有些体质禀赋特殊的人群,敏感度显得格外高,难以忍受辣味对身体的狂轰滥炸,食辣后易皮肤过敏、瘙痒红肿,见了辣椒就连连摇头,唯恐避之不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