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往事不忧伤?

新闻发布2024-05-01 21:04:16读书村

谁说往事不忧伤?

作者| 刘娟

灯光璀璨,音乐悠扬,气氛热烈。在阔大华丽的大厅,一场“再叙工友情·相聚在汉中”的文艺演出正在进行。身着一袭玫红旗袍的主持人小菲出场了,她沉稳优雅地手持话筒,微笑着说出开场白,随着甜润的话语刚落,瞬时间,电子大屏幕上顿现喜庆花絮,鞭炮齐鸣。暴风雨般的掌声在台下响起,如长天的雷鸣电闪,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演员和观众,台上台下的人区别是,服装和妆容。他们是师徒,是同事,是一个时代特有的名词,工友,也是这场演出的演员和观众。此前,他们相隔着千山万水,分散在天南海北,但都曾是钢铁厂的工人。器乐演奏、独唱、舞蹈、诗文朗诵、旗袍秀、陕北大秧歌,一个个零散的已经在各地排练近三年的节目,终于如珠串般汇集,组成这台流光溢彩的文艺晚会。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场自发组织起来的演出,没有打分,更没有名次,纯粹是一场民间组织的自娱自乐。这场演给自己看的节目,因着疫情已经一再推迟近三年。思念和热情,即使相隔千里始终不曾遗忘。为了这次相聚,演好这场自娱自乐节目,几年前人们就自发报名捐几百元钱来参加。聚会的组织者主委会人员专门在汉中预定了一家星级酒店。在人来人往的高铁枢纽站,有两组人马打着醒目的牌子在接站。还有一个节目的演出服已经在一次次排练中,颜色不再鲜艳,几位女工干脆新买了服装,闪亮登场。组委会、会务组、联络组、节目组、宣传组,按程序运作,各安其事,俨然是按照一个单位,一场正式演出来展开,有着像以往正式演出的隆重和严密。看看台下的观众们,整整满满当当的十余桌人。白色台布垂地的桌面上,摆放着一盘盘糖食瓜子和苹果香蕉等水果,显得甜美温馨。台上的人们,身穿盛装,唱呀,跳呀;台下的人们看呀,笑呀,连前来帮忙的舞台音响人员和端茶倒水的酒店服务员等都被吸引,忍不住站在大厅的一角观看。

谁说往事不忧伤?

晚会正式开始了,开场曲自然是所有人都熟悉的“咱们工人有力量”,这几乎是一种仪式。伴随着主持人小菲那带点儿东北味普通话的解说词,这是一首响彻近一个世纪的红色经典,这是每个工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曲,请欣赏长号独奏,咱们工人有力量,演奏者,李钢梁。小菲的主持词刚落,一个穿着正式的中年男子,手持一把亮晶晶的铜号,在掌声中慢慢地走上舞台。乍闻演奏者李钢梁的名字,我感到既陌生又有点熟悉。仔细看着这个站在台上手把长号激情吹奏的人,随着一串串音符的飘出,一束灯光打在他鬓角染白的国字脸上,炯炯的眼神透着岁月的风霜有些暗淡,可那种似乎永远乐观满意的神情,还依然如当年。这份独特的神情提醒了我,蓦然想起,就是那个冶炼出百炉无漏钢事故的最佳炼钢能手,李钢梁。作为先进生产者,我曾经上炉台采访过他。算起来,他是第一代炼钢工人了。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是这个群体最深入人心也最喜欢的歌曲,也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当这首歌的前奏响起,现场的人们不由自主地随着长号的演奏跟着哼唱起来,小声地唱出词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嘿!在厂里的广播、职代会、文艺舞台、电视银屏上,不同时段的不同地点,我听过这首歌无数次不同的演绎。今天,在这场工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的聚会演出中,再一次听到这熟悉的旋律,看着台上的演奏者,心里却别有一番滋味。我的眼前,悠忽闪现当年的一幕。机械和电气各类机器的震颤轰鸣,风、水、煤气等各种工辅设施大直径的管道里,冒出的各种嘶鸣声,上炉台采访的我们说话要很简短且吼叫着说,才能模糊听得清楚。尽管是寒冬落雪,一股热浪却迎面扑来。在水汽和粉尘的烟雾弥漫中,看到前方一个影影绰绰的人,在一千四百多度高温粘稠的钢水转炉下,挥着戴有厚帆布手闷子的手臂,指挥着上空的行车来回穿梭,正往炉子里添加吊斗上写有硅锰合金字样的粉末。按厂里的安全规定,我们从头到脚全副武装一身劳保齐全上生产一线,仅仅刚上炉台站了几分钟,我就感觉到脚底下厚厚的劳保鞋鞋底变热变软,这是因为脚下方圆几百米用混泥土和厚钢板砌成的炉台发热所致。用手摸了摸周围的铁栏杆,在这寒冬腊月里,他们并不是冰冰冷,也是热乎乎。这是高温长期烘烤的。单位里的宣传干事在前面带路领着我们,他双手合成一个喇叭,朝着那个人影大声喊叫,李钢梁,李师傅,声音却被一阵嘶鸣混杂声迅速淹没。没办法,他把我们领到了炉台边上的调度室,说去把人叫过来采访。噪音、粉尘、煤气、燥热、潮湿,置身于这样的现场,炉前工人面对的是脏、苦、累、险的环境。可那个人,似乎丝毫不觉这环境的恶劣,一身乳白色帆布冶炼工作服罩着的健壮敦实的身体,在炉前灵活地挪动着,吹着哨子给配合作业的行车工信号,时而挥动手臂给上空的行车以手势。出钢了!出钢的瞬间,钢花飞舞,金色的钢水如瀑布流入炉下的钢包里,把炉台映照得通红,简直是光芒万丈笼罩着炉台,炉台一片金色。他敏捷地跑到炉台的一边,操起了几米长的样勺,朝着那金色的钢水挥去。那一刻,人与钢,崇高壮美,交相辉映,宛如金色炉台铸写出的动人诗句。凭经验,这类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这类能在艰苦环境干出成绩的人,是没有多少豪言壮语,甚至是不善言辞或者不愿言辞的。他们要说的,想要表达的,其实都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也都在实干实事里。果然,当这个浑身洋溢着昂扬有力的神情,亮堂堂的国字脸庞上满是汗水和灰尘的人,走进调度室站在我们的面前时,他连单位里礼貌周到的干事搬过来的椅子坐也不坐,连头上带有蓝色护目镜的安全帽、手上的手闷子都没有摘下,递过来的水杯也不接,局促不安地站着等我们说话,一副要赶紧干活的样子。采访任务怎么办?还有提纲上列出的那么多问题怎么办?领导说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典型人物,代表着钢铁工人形象,打算申报劳动模范,要深入采访挖掘。沉默,尴尬的沉默,只有墙上的钟摆滴答地走着。显然,他对这样的刻意采访提问不适应甚至是回避,多少有些不愿配合。采访不是单向度的,任何主观的强行提问,只会制造距离适得其反。这样僵持下去,也不会收获多少有价值的信息。那就从他周围的侧面采访开始。毕竟这也是单位里给安排的工作。他出门时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低着头说了句,干好活炼好钢也没有什么可说的,算是回应了我们,就急匆匆地奔向他的阵地去了炉前,留下干坐着的我们。先进典型人物的李钢梁,总算说了句话回答了提问。尽管前后不到两分钟。这也是个动人的细节。我想。

……嘿!发动的机器轰隆响,举起了铁锤响叮当,造成犁锄好生产,造成枪炮送前方,哎嘿哎嘿嘿呀,咱们的脸上发红光,咱们的汗珠往下淌,为什么?为什么?为了求解放!为了咱全中国彻底解放。伴随着那把亮闪闪的长号,人们小声熟悉地哼唱着。这首歌已经到了第二段旋律。舞台上,李钢梁完全沉浸在迷人的音乐中,演奏的铜管长号音阶把位的到位,看得出这不是短时间的功夫。这个又被称作拉管的西洋乐器,在强音色演奏时,洪亮辉煌;弱奏时圆润柔和,整个声音嘹亮而富有威力,表现力庄严壮丽而饱满,能与一支乐队抗衡。这样闪烁着金属光泽的乐器,这样高亢豪迈的曲子,这样纯朴如钢的人,与这支经典歌曲浑然天成,有着一种鲜活的神韵,把现场的气氛点燃。这人,这曲,这飘动的音符引人遐思,把人带到一个个时空,一幕幕场景。采访李钢梁周围的人后,都说他以厂为家,一心操在生产上。还是妻子找到单位来,他才下炉台回家休息。这是一个先进典型人物的好素材。我还知道,长期的粉尘环境,他的肺不好,即使每月吃上半斤木耳,也没有多少效果。那是宣传干事在与我打磨他的先进事迹材料时说的。宣传干事说,要不要把他揣着病假条上炉子干活忙生产的事,写在材料里?我们斟酌再三,还是没有写上他带病上岗的这一段。宣传干事挠着头皮由衷地说,这真是一个钢铁样的好工人。他为即将诞生的劳动模范兴奋着。正当我们即将完稿时,却传来消息,李国梁发生了漏钢生产事故,导致生产被迫中断两个小时,他本人也被钢水烧伤住进了医院。宣传干事一脸失望地说,漏钢率归零是世界性难题,他一个小工人去搞什么攻关,这不是自不量力吗?我吃惊地听着。先进和劳模荣誉在安全指标一票否决的工厂,自然是要取消。其实,这对一个真正热爱工作的人,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今后的生活怎么办?他那不好的肺,还有他那被大面积烫伤的手和腿,这样一个在炉台忙碌的身影,不由得使我有些揪心。好人并不平安。远远地,笑容满面的李钢梁手握长号趔趄着走下了舞台。我身边的一个小伙子使劲地拍着巴掌说,吹奏的美!这人是谁?已经没有多少人认得当年的最佳炼钢能手李钢梁。这是时间的残酷,生活的遗忘。但他吹奏的这支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曲子,年轻的小伙子却很喜欢。吹奏的不仅是音符,也是时代和故事。我仿佛看到一代代工人远去的身影,一场场演出的台前幕后,一个个工人们的命运轨迹。在时代已转场的舞台上,今天,他们是自己的主角,演给自己,为自己喝彩。在这样自娱自乐而又庄严正式的演出中,弥漫着热烈感伤的情绪。有人眼含热泪,有人沉吟不语,主持人小菲正在悄悄补妆调整情绪。要不要一会儿与李钢梁聊两句,把那从前的采访延续下去?再问他为什么喜爱长号?为什么要吹奏这支曲子?一个当年拼命多炼钢炼好钢的老钢铁工人对压缩产能过剩又是什么感想?甚至还想问他,这些年伤病的身体和每月三四千元低收入的生活,是怎么过来的?这喜庆伤感的场面,这熟悉而陌生的人们,这响彻时代的曲调,还有这朴实的劳动,积极的生活的态度,谁说往事不忧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