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蓬:一部有史诗品质的力作

新闻发布2024-06-08 18:05:32读书村

一部有史诗品质的力作

​王蓬:一部有史诗品质的力作

——读杨志鹏长篇新作《汉江绝唱》

作者|王蓬

《汉江绝唱》书影

为汉江立传杨志鹏长篇新作《汉江绝唱》摆在桌前便让人眼前一亮,深感志鹏选准了个好题材,一个被历史与时代久久遗忘的重大题材。这条位于亚洲腹地,长江最大支流,发源于秦巴山地,长驱三千余里, 滋秦润楚,至武汉汇入长江。为形成汉口、汉阳、武昌三镇,为中华腹地“九省通衢”的武汉打下无可取代的基础。在被誉为“与《史记》双壁交映的不朽巨著”《水经注》中,把长江、黄河、淮河、汉水并称为“江河淮汉”。这部巨著用了相当的篇幅描写了汉水众多的脉流湖泊与悠久丰厚的历史。此文“写人”与“评艺”分别刊《光明日报》与《中华读书报》

尽管,这条大江早在《诗经》中有歌,在《史记》中入卷,但在“五四”之后的现代文学中以汉江及其航运为描写主体的文学作品,尤其长篇小说者却廖若晨星,或者说几乎没有。跨进新时期,作为我国少数没有被污染,成为有亚洲“莱茵河”美誉的汉江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纳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一江清水成功北调,有力支援共和国腹地京畿的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这条大江为描写对象作品方才日渐增多,湖北作家梅洁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江北去》,湖北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汉江》,陕西汉中市拍摄的纪录片《汉水汉中》均在央视多次播出。陕西大型项目引汉济谓又风生水起。在此改变江河地理格局,重塑山川风貌,融入国家历史变革的大背景下,杨志鹏这部长达六十一万字长篇小说《汉江绝唱》应运而生,自然意义非凡。大约两年前,志鹏在与我谈到由他创作推出的《汉江绝唱》姊妹篇《唱河渡》时,曾说到开发当局的介入,使我隐约担心因“衔命”而主题先行。自然许多事并不尽然,比如抗战时北方诸校衔命西行,在汉中组建西北联大,使高等教育在中国西部生根开花。读完《唱河渡》看到把志鹏把笔墨放在唱河渡码头老船家一生起伏跌宕的命运上,出色地完成也许是汉江史上首部以航运码头为主题的力作终于放心。不想,事隔两年,志鹏又推出这部厚重的《汉江绝唱》。这显然是因写《唱河渡》意犹未尽,或者说调动起沉睡已久的生活积累与生命记忆。诚如志鹏在本书《后记》所言:“黄金峡无疑是三千里汉江最为激动人心的篇章。我有幸出生和成长于此,黄金峡与我有生命的渊源”。他还说“我之所以迷恋纤夫拉船的画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三叔在洋县航运队做纤夫,我曾在黄金峡入口不远的沙坝上,目睹我三叔拉船的情景,他和工友们弓着腰,正在将船拉过一条险滩,我向他招招手喊了一声,他只是仰头看了我一眼,接着又埋头奋力向前。”毫无疑问这幅中国版的巨幅国画《伏尔加河纤夫》潜入杨志鹏少年时代的心灵,这颗种子孕育多年,注定要在《汉江绝唱》中绽放。因而他在推出长篇小说《唱河渡》后欲罢不能,竭尽全力要调动心中沉淀已久的生活积累, 用跨父追日般的精神,去完成一部寄托心灵与精神的力作。《汉江绝唱》隆重首发

首先这部小说以汉江三千里航运水路,黄金峡二十四滩锁钥咽喉为背景,就地理格局来讲跨越陕鄂两省的崇山峻岭,江河湖泊,沿途的码头与村镇,直到“九省通衢”的大武汉。就历史空间来讲,作品以家族三代船帮航运为主线,远涉沟通南北的傥骆古道,雄据一方的仇池故国,洋州丰厚的历史文化;近容清末民国、八年抗日,武汉会战,战略物资转移,汉江顿成命脉;而后国共拼杀,旗帜变幻,土改镇反、互助合作、“四清”“文革”,几代人的家族恩怨穿越时空;再涉南水北调,引汉入渭,招商引资,重整家园,直到眼下的改开时代,百年风云际会,内容宏阔厚重,涉及人物众多。可谓线繁、事众、人多、面广。然纵横交织,脉络清晰,作品对航运生活做了大规模的提炼与概括,精选出有最能体现航运特点的情节框架,加之类如纤夫号子、秦巴民歌等,恰到好处地分布于章节之中,形成作品浓郁的船工生活气息,既增强可读性,也保证了作品的文学品质。整部作品语言特色鲜明,于广大处粗勒勾画,于精微处细心描述。尤其对汉江黄金峡水势险滩的描写十分精准出色:这些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险滩,像一条又一条首尾相连的巨蟒,在峡谷中不断扭动身躯,凶猛地扑打两岸的山体悬崖,激起一个又一个巨浪。尽管一个滩与另一个滩形态不同,激流或分或合,但它们所呈现的不可一世的激烈,同样令人胆战心惊。(见第四章:锅滩香楼)对船帮船夫背纤情状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在高低起伏的号声中,纤夫们的双脚,像一双双铁钳,紧紧扣住山崖上早已磨出的脚印,一步一步向前移动,都似乎和大地一起运动,每个脚印都深深地印进了山崖的深处,与大山溶为一体。纤夫们的双腿,像两根坚硬的铁棍,坚实地插进山崖中,与整个山体一起拉着航船前行,纤夫道上那些凸出地面的岩石,早已被千百年间纤夫们的绳索,拉出一道道光滑无比的深槽。(第六章

上水下水)没有对汉江如母亲一般的崇敬热爱, 对航运船工的艰辛有深刻了解,很难写出如此深蕴情感的文字。事实是全书对汉江航运的前世今生,船帮生涯的独特行规,沿江码头的起落兴衰,秦巴大山的漪丽壮美,乃至于在漫长岁月形成独特的民俗风情都被作者浓墨重彩展现出来,构成三千里汉江波澜壮阔又充满诗意的壮美画卷,堪称一部关于汉江的扛鼎之作,亦是一部名至实归的《汉江传》,填补了当代文学史上一块轻易无法填补的空白,志鹏功莫大焉。为船工树碑汉水黄金峡激流-王蓬摄于1998年—部长篇小说,当选准题材与确定整体框架之后,人物尤其是主人公塑造刻画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小说的成败。褚瑞生无疑是《汉江绝唱》全力塑造的主人公,他是雄据三千里汉江咽喉黄金峡船帮帮主,重情讲义,推崇诚信,能为朋友两肋插刀,亦能为公益掏金散银。他识时务且深明大义,在关键时刻能把握方向,掌控一方百姓命运,称得上一位糾纠铁汉。褚瑞生清楚作为航运船帮主,使货船在汉江激流险滩中每一次都安全抵达,在各种势力的生死较量中存活下来,带好船队並发展壮大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他义不容辞的担当与责任。褚瑞生虽然没有白鹿原上朱先生那样一位精神导师制定乡约民规,指引人生目标,规范日常行为。但他身上流淌的是世代船工粘稠的血液,尤其父亲褚天柱系上代航运帮主, 经验丰厚, 正气凛然,教诲如山似海,原则绝不让步。比如坚决不让褚瑞生非明媒正娶的吳点点进门,哪怕身怀褚家骨血孩子。看似绝情,却坚守道德伦理。这就使得褚瑞生在结识烟花女子刘甘露后压根不敢让亲人知晓,这便是传统道德下的行为规范。另外,作为汉口船王之女的母亲孟云朵注定早在孩提时代就把如何做人耳提面命,对褚瑞生的影响不容小觑乃至影响终生。当然,最根本的是当褚瑞生接手船帮帮主,面临日夜奔腾的汉江以及黄金峡24道激流险滩,关乎手下一帮船工及其众多家庭的衣食,一支船队的兴衰。不由他不思考、不奋进、不去解决预料和不曾预料的种种难题。正是三千里汉江的险滩激流,困难重重的船工生涯把褚瑞生磨炼成条智勇双全的铮铮铁汉!重要关头他能分辨是非拨开迷雾。国难当头时,为保一方平安,他勇任黄金峡保安队队长,亲率船工抢运抗日物资,组织壮丁入伍,妥善安排家属。解放前夕,他认清形势,接受现实,为家族也为众多船工的未来着想,他联系起义争取主动。但并不反对国军老兵迟东亮带部分船工自愿赴台,甚至还乘机送走红颜知己刘甘露与自己的一双儿女。解放后工商业改造,他主动捐出船帮家产,即便在文革中他被投进监狱,蒙冤多年。一旦平反,仍勇挑航运主任重担,为重振航运四处奔波。显然,褚瑞生是作家全力塑造的一个顾全大局,重义轻利,有责任担当顶天立地的汉子。他曾经历绑票,破财,失亲之痛,牢狱之灾,然百折不挠,在他身上交织着传统古训,溶铸着汉江船工的荣辱成败。褚瑞生一生可以说是一个航运家族乃至一个古老民族的奋斗史。也可以说是成千上万中国工商业者磨励的百年缩影图!但褚瑞生又深谙民风人情,在坚守原则的前提下不失变通,把民间智慧运用到炉火纯青。第十二章中褚瑞生为得力助手杨雄购地修房时,与村民张大虎在看似漫不经心的交谈之中,暗中却进行着细心的算计,充分估计对方的要价并尽量宽容,造成皆大欢喜的结局。这个章节场景不大,文字不多,但因果关系紧扣人心,褚瑞生的气性格局跃然纸上。诸如此类,贯穿全书,比如褚瑞生在妓院怡情别墅救赎刘甘露时舌战老鸨,每句话都暗藏玄机,都是双方心计与意志的较量。再如第二十章:汉口绑票。褚瑞生身陷虎穴临危不惧,面临剑拔弩张,险情叠出的魔窟,冷静分析应对。在看清楚对方绑票只为钱财,并不危及生命时,他本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古训。不惜让家人变卖家产万金赎身。充分彰显出胸有滔略、看长望远的英雄本色。但褚瑞生又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还是有七情六欲的男人。他先后与三位女子有肌肤之欢。尤其是在他与青楼女子甘露交合之中,把男人喜爱尤物的天性表达的淋漓尽致。非但没有给他抹黑减分,倒更显得褚瑞生有情有义,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值得几位出色的女子为他奉献乃至牺牲美丽宝贵的生命。书中出现的与褚瑞生休戚相关的几位女性各有性格,各具特色。最先与褚润生发生纠葛的吴点点出场便别具一格。大队船帮沿汉江逶迤而来,停靠在灯火辉煌酒肉飘香的码头,荒山野渡最易呼唤船帮汉子的野性,人们盼望着激情燃烧的事情发生。然千唤万唤,才在一曲委婉的山歌声中,一位美丽出众,明情识礼,落落大方的女子才款款而出,任是钢铁般的汉子也被溶化。吴点点与褚润生的恋情,原本让读者充满期待,以为他们之间会有悲喜交加、皆大欢喜的结局。然而一切尚未展开,吴点点便意外离世谙然退场,犹如一朵鲜花尚未绽放的便遭冰霜打击,让人痛惜不已。幸尔惊世骇俗的水葬与佛门轮回的祝福能给读者以心灵的安慰。相比之下,褚家第一代女主,汉口船王富商之女孟云朵阅历更显传奇。她以武汉船王之女下嫁汉江一个寻常水手,显属社会底层的船工,已属惊世赅俗。然坚定不移,婚后相夫教子,深藏不露。但当丈夫出资办学,惠泽一方时,她当仁不让,毅然出任校长,知识女性的社会担当让她大显光彩。当那场彻底改变命运的变革来临,她又看透世事,不惜以死相抗,维护知识女性最后的尊严。她无愧武汉一代船王之女,也无愧汉江航运帮主之妻,之母。至于褚瑞生明媒正娶的发妻杨翠屏虽系汉江之畔的农家女子,却明智聪慧,敢做敢为。她明知褚瑞生移情别恋,却要求举办空前隆重的婚礼,八抬大轿绕村而行,洞房之夜义正辞严,让一代船王褚瑞生辞穷理屈怯于应对。这与其说是一位受到伤害的少女报复行为,莫若讲是对传统礼数的强调彰显。这一情节的出色描述把这个外柔内刚、坚守传统、端庄不失礼仪,让人敬重的少妇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与褚瑞生发生纠葛的几位女性也唯独楊翠屏最终与之相伴。既维护社会伦理,也是命运使然。杨志鹏与汉中市文联主席张芳

另一位青楼女性刘甘露阅历就更传奇,几乎集汉中女子的美丽、聪慧、灵巧于一身。同时又见识不凡,深明事理,善解人意。却因命运捉弄失足青楼。她与褚润生一见钟情、私定终身。虽被褚瑞生用巨资赎身,但始终未能进入褚家大门。只是在汉中素负盛名的拜将坛边被褚瑞生金屋藏娇,生儿育女,虽不失一种活法。但在历史的大转折关头却一筹莫展。细思,其时洪波激荡、时运交替,连航运帮主褚瑞生,洋县县长张进安,东关巨商段东升,抗日军官迟东亮等等显赫人物尚且不能自保。何况这些地位低下,无法立命的柔弱女性。在大时代的风浪中,她们犹如汉江波浪中的一叶偏舟,只能随波逐流,任其飘落。一代娇女刘甘露不得已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远赴孤岛,生死离别,前程末卜,却以弱女之身,毅然前往,需要多少坚韧与毅力。让人敬意顿生。不管是怀孕水葬的吴点点,还是飘泊台岛的刘甘露,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读者不禁泪目迷漓,长久叹息。几位女性贯穿全书,虽占篇幅不大,但因抓住要害突出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皆以性格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些与女性相关章节写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堪称书中精彩华章,亦为整部小说增加了色彩与份量。小说中另外几个人物也各有特色。雄据一方的土匪吳宝山性格复杂,形象多变,人生立体多棱。由乡村教师被迫成匪,杀人越货,长期与船帮为敌。甚尔在抢刧中伤害过褚瑞生母亲孟云朵。还企图霸占褚瑞生恋人吴点点。但就是这么一个与褚瑞生交恶的土匪,却忽儿参加红军游击队,投身抗日杀敌;忽儿又成为解放军团长,带兵把红旗插到故乡;忽儿娶了女学生,转业担任县长;转瞬间却被镇压处决,直到之后平反。一生命运多舛,让人为之叹息。张进安这个人物贯穿始终。作为民国洋县县长,一方行政长官,保境安民,征收粮税,对付在县境华阳红25军和游击队,加之贯穿县境的汉江航运皆在其治权之下,权力不可为不大。作为有底线亦有办事能力的官员。他大力支持褚家航运发展,积极在抗战中组织兵源粮饷,在围剿红军中采用两手,佯攻佯败,应付上司,保全地方。称得上干吏。然在新旧交替时仍被判刑劳改,多年后释放。在这个人身上浓缩了太多的遗痕旧事,延伸了读者的历史视野。迟东亮在全书着墨不多但却不可或缺。作为参加过北伐的军人,汉江航运的处长,不甘心在僻壤担任小吏,抗战时重上战场,投奔抗日名将张自忠,在与日军对垒的血战中险乎阵亡。之后因卷入内战不得已去台,还带走了包括褚瑞生情人刘甘露母子。多年后以台商投资返回故乡,为小说增添了一抹戏剧性的色彩。然此类事在神州大地并非鲜见,反映出海峡两岸难以割舍的同胞亲情。书中还塑造了第一代船帮帮主褚天柱;褚家孙辈已是大学生回乡创业的褚向阳;精明且不失大气的投资商梁尚明;第一代船帮帮主褚天柱收养的孤儿、成为二代船帮帮主褚瑞生得力助手的杨雄;长期坚守秦岭红军华阳游击队队长、却蒙冤遭捕惨死狱中的孙天成;汉中货栈富甲一方、与褚家船帮多有交集、工商改造时主动合作却依然被时代巨浪抛弃的段东升……秦巴大山,汉江流域,地处秦陇川鄂交汇之地,自古就是各方争夺的四战之地。百年以来又是这个民族最为动荡、不安、裂变的时期。长篇小说《汉江绝唱》为众多的人物提供表演的宏大舞台,亦为他们雕塑了极富创意的群像。先后出场的人物或显赫、或寻常、或英雄、或苟且、或顶天立地、或随波逐流……主角当然是褚瑞生和他的整个船帮家族。他们与这古老的河流及其衍生的船帮休戚相关,命运与共。褚天柱、褚瑞生两代船主无疑是航运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他们身上忠厚与精明并存,豪爽与狭隘混杂,伸张正义和委曲求全孪生。奔腾不息的汉江,与民生息息共存的船帮航运又为他们提供了一方施展拳脚的广阔天地。各路好汉、各色人等汇聚于此,雄纠纠你方唱罢他又登台。在汉江激流中冒着上有敌机轰炸,下临险滩漩窝,纤夫紧背绳索,奋力逆水行舟,抢运从武汉撤退的战略物资,响彻云霄的是在山峡激浪间的船工号子,发出一个民族在生死存亡时刻的呐喊。然转瞬的隆隆炮声中,对垒双方早已易主。解放军19军逆汉江西进,取得牛蹄岭大捷,突破胡宗南防线,猎猎五星红旗已在黄金峡飘扬;接着土改反霸、互助合作、大炼钢铁、“四清”“文革”;待到改开时代、南水北调、引汉济渭,奔腾流淌了亿万斯年的黄金峡也要“高峡出平湖”了。百年腑仰,苍桑巨变。一代船帮帮主褚天柱和他的夫人孟云朵早已魂归天国;二代船帮帮主褚瑞生和他心爱的几个女人:吴点点、刘甘露、杨翠屏以及杨雄、张进安、孙天成、迟东亮、段东升、吴宝山们也无不伴随时代风云渐入苍茫,走进了历史深处。而他们的后辈褚向阳正与开发商梁尚明周旋,用意志和心计规划着汉江黄金峡的未来,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为自己作枕一部作品、尤其是规摸宏阔的长篇小说怎么写固然重要。然首先面临的是写什么?因为写溪流与江河、写麻雀与苍鹰在本质上讲乃是有天地之差,云泥之别。这自然与作者的心胸器局,经验阅历紧密相关。杨志鹏能够写出《汉江绝唱》这部已具史诗品质的巨著绝非偶然,非有深厚广阔的生活积累与多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不可为之。作者深藏厚备,与其阅历息息相关。杨志鹏是地道的汉江之子,出生于汉江边的世代农家。父母均属底层农民,他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背景可以指靠。秦巴拱围汉水人家-王蓬摄于1998年放牛、拾粪、寻猪菜、割柴禾,挨饿受冻……农家孩子所有苦难都曾经历。但他偏又幸运,“史无前例”中,砸烂的省作协把作家周竞下放于此,这位以讲革命故事《王奶奶的枕头》出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让杨志鹏受到启蒙,知道除了“老三篇”还有文学,能让人对未来产生憧憬。上高中时居然写诗发表于县文化馆的油印刊物,这颗文学种子在参军入伍后生根发芽。1978年,他写的纪实性散文《硬骨头战士》在《青海日报》整版刊登,开海西军分区见报先例,被选拔进青海军区政治部。又恰逢新时期文学大潮,时代呼唤人才,杨志鹏接连在《人民日报》《当代》《安徽文学》《清明》《红岩》等刊物,发表多部中短篇小说,为高原文坛增添光彩,俨然文学新人。他因此得以和各种原因云集到青藏高原的一批优秀的文化人际会,其中有为高原放声歌唱的诗人昌耀、曾任中央美院油画系主任的画家朱乃正等大腕名家。他从部队转业到由著名作家孟伟哉领衔的大型期刊《现代人》,甚至被列入省文化领导干部第三梯队的培养对象。只是最终他在做官与创作之间诀择时进了武汉大学作家班。先后有以写《小镇上的将军》驰名的陈世旭、以《张居正》获茅盾文学奖的熊召政等,新星云集,使杨志鹏眼界大开,顿上层楼。毕业后被作为人才引进青岛,到青岛办报几年后,他又干了件让人瞪目之事:毅然辞掉公职,接受青岛开发区招聘,下海经商!不久就有消息传来,他与法兰西院士陈瑞献联手,打造青岛珠山公园,用中外驰名的华美诗章和佛教名句把整座山岗装点的熠熠生辉。创造了中国摩崖镌刻史上的旷世奇迹。多年后我在志鹏引导下攀上山岗,目睹每个字都巨大如房,光耀天地,深感震撼。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杨志鹏又策划实施《中国作家三千言》,“百面名家瓷盘画”与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印有5000作家签名的巨型瓷瓶。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印有5000作家签名的巨型瓷瓶。每件事都头绪万端,复杂锁碎,意外频出。关山月、张仃、黄永玉、朱乃正、程十发……每位都名头响亮,如日中天。杨志鹏背着直径过米的瓷盘毛坯,去寻叩这些大家的门庭,还要指挥他们直接在毛坯上绘画。何况,烧制中火侯把控,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事实就有烧坏重画的事情发生,想想都头皮发麻。听当年追随志鹏做事的杨文闯讲述,他们在炎炎夏日刚爬完楼梯叩过一位画家门庭,来不及更换湿透的衣衫又连夜乘火车南下,去广州寻找另一位画家。当时还没有高速高铁,能挤上硬座便是幸运。我自认不算畏怯之人,但想着要举起永不放下的手去一次次叩响大家的门庭,注定落荒而逃。然志鹏却件件都干得漂亮出彩,这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勇气与毅力。大型瓷盘画-黄永玉作

我再回顾多年与志鹏联手干成往事。上世纪90年代,我接手汉中文学期刊《衮雪》,缺乏经费,志鹏得知即汇款万元,要求是为其家乡洋县作者出期专号,既织队伍又繁荣创作,结局皆大欢喜。还带出个意外成果,发现有文学潜质的作家叶平,我们联手向时任洋县县委书记袁宝成力荐,最终把在风雨飘摇的剧团还是临时身份的叶平调进县文化馆。如今,叶平出书不下10种,频获奖项,加入中国作协,让人欣慰。志鹏还曾多次帮助家乡争取项目,销售土产,传递信悉,援手他人。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侠肝义胆不是谁想有就能有,而是伴随心性阅历植入骨髓的东西。如此就能理解志鹏为何又突然研究佛教,多次深入青藏高原,寻叩宗教起源,拜访多位高僧,对天地、自然、因果、生命、善恶深入了解,感悟评判,无疑进入一种广阔的人类尚未全知的天地。大型瓷盘画-朱乃正作

这种对宗教的深入渗悟,对一个创造精神财富的作家来讲,绝对是多了一种思考,一种参照,一种手段。这就足以诠释杨志鹏在构思宏篇巨制《汉江绝唱》时,开篇原本有多种布局,多把钥匙,却为何将百岁老人褚瑞生之死置于卷首,贯串始终,并非魔幻和故弄玄虚,而是有强大的宗教知识支撑,有对人类尝不完全了解宇宙层面的把控。在长篇小说《汉江绝唱》中,不难发现书中多处直接如实描写汉江汉中,洋州洋县,涉及这片土地许多重要人物与历史事件,沟通南北的傥骆古道,贯穿东西的汉江航运,红25军创建华阳根据地,全歼西北军警备二旅的石塔河战役等,多有生活原型,历史资料丰厚,许多应是志鹏在孩提时代就听长辈讲述,耳熟能详,厚积薄发,这就为志鹏营构《汉江绝唱》提供坚实基础。王蓬与杨志鹏在古汉台再是,杨志鹏对文学挚爱追寻超过半个世纪,已写作出版长篇小说《百年惶惑》《世事天机》《百年密意》《庚子记忆》《玄黄》《迷乱的诱惑》积累了丰厚的写作经验。胸襟器局、审美眼界都犹如登山,攀上高高的秦岭,脚下山峦谷地,溪流田畴一览无余清楚明白。对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各类文学潮流,理论主义有了自己的识别判定。站在这个高度,自然对全书人物命运,归宿走向有更加精准的认识和把控。荀子曾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作家杨志鹏凭超过半个世纪的生活与文学积累,向广大读者捧出这部史诗般的力作就成为一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2000年春王蓬《山河岁月》研讨会后。左起:王蓬、陈忠实、田杰(汉中市长)杨志鹏回顾多年前,志鹏新作出版,曾委托我向陈忠实请卷前荐语。陈忠实对杨志鹏策划《中国作家三千言》,“百面名家瓷盘画” 等早有耳闻,曾对我感叹:“一个农民娃嘛,咋弄这么大的事!” 赞赏之情溢于言表。之后,他们多有交集。杨志鹏对陈忠实敬重之余,注定也会学习陈忠实:写一部在生命中要当枕头的作品。这就是《汉江绝唱》。2023年5月4日于汉水之畔无为居—END—

【本文作者】王蓬, 当代作家,曾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出版著作60余部,多次获奖。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点读作者王蓬其它文章:

·王蓬:汉江之子杨志鹏

`·对故乡的深情讴歌·王蓬:我的第一本书

点下边链接,欣赏读书村精彩微刊↓↓↓

◇好看·读书村精彩月报(2023-6)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阅读有趣的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