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不识“阳春面”

新闻发布2024-04-28 23:04:09读书村

那时不识“阳春面”

那时不识“阳春面”

作者|董安慧

小时候曾读过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只记得作者是日本人,文章的内容我早忘的一干二净。

一年冬天,我和几个同事登完泰山已是下午四五点钟,天色已暗淡下来,走在泰安的街道上,迷迷糊糊,只感觉饥肠辘辘,大家便着急找家饭店吃东西。“要不,吃面”,有人说,吃面来的快,正说着,抬头看见一面古色古香的木牌上写着几个烫金的大字“一碗阳春面”。冲着这个醒目的招牌,我们踱进店内,餐馆古色古香,一股中国风扑面而来,精致光滑的木质桌、椅让人觉得十分舒心,头顶的屋梁设计斐然让人觉得十分安心,关键是我们还看见络绎不绝的客人,想必味道还不错。我们人多,瞅见一张大的圆桌,就纷纷围坐起来。这时,一个不高不矮的服务生拿着菜单笑盈盈的走上来,大家着急的说,我们吃面,这一回答是终极的,但服务生并没领会,于是害羞的说:“知道了……”,但她还是一动不动的立在我们的身边,试图想解释什么,可欲言又止。突然,其中一位同事说:“我要鸡蛋西红柿面。”仿佛这一举动才是服务员想要的结果,她高兴的在一个单子上画了一画,离开了。

坐在餐厅内,大家总算撂开了疲惫,七嘴八舌的谈论,但仍能依稀听见厨房里传来的呲呲啦啦,乒乒乓乓的声音,接着就闻着一股淡淡的清香飘进我们的鼻翼。不久,一个中等个头的服务生从容的端着托盘走上前来,我清晰的看见:面条被盛放在干净的白瓷碗里,细密的翠绿葱花自在的漂浮在闪闪发光的油面上,我们有些许的失望,心想:这面好吃吗?一碗白水面而已,怎么吃得下了?一位同事接茬说:“饿了,什么也能吃!”大家忙说,你先吃,你先吃。看着当在江湖中的面,我们确实没什么食欲,在这推三阻四的当儿,鸡蛋西红柿面也上了桌,比起阳春面,我们都被耀眼的鸡蛋西红柿迷了双眼,一个同事急切地冲服务生问道,这就是我们要的阳春面?服务生笑笑的说:“你们可以点菜。”这一回答倒是点醒了我们,我们迅速点了几道小菜。大家硬生生等着新点的菜上来之后,才将菜夹进碗里裹着那位白面书生急急慌慌的填饱了肚子。一位同事还戏言:原来阳春面就是白水面,以后千万要认真看菜单。大家嘻嘻哈哈一阵欢笑声回荡四周……

又一年的春天,姊妹几个聚在一起,中午吃了丰盛的大餐,鸡鸭鱼肉无所不有,晚饭时分,大家很是没胃口。这时妈妈说,要不我们吃完阳春面,我赶紧招手说不,似乎那时的场景又浮现在我的面前……母亲撇撇嘴说,你不吃,有人吃,一会儿,母亲慢悠悠端上了清汤白面,我的思绪有点难以捉摸,在母亲的移动下,我的目光跟随着,看着一根根面条在江湖中时远时近,母亲边走边说,阳春面,由汤、面、葱、猪油组成。就像你看到的一样,细碎的葱花悬浮在一层厚厚的猪油之上,下面是纤细如丝的面条。忽然我发现,这些普通的面条就像一个个眉目清秀的白面书生,伫立江中,青翠的葱花点缀其中,就这样,一碗只此青绿的葱,只此玉白的面显得越发可爱了。母亲说,汤可以用酱油加些热水做成,面是普通的碱水面,但葱花一定要切的又小又细,充分地激发他的香气。而最后的猪油,才是阳春面的灵魂所在,是刺激我们味觉的关键所在。当这一碗面确实靠近我时,我有了一丝的冲动,不自觉的端起一碗面,悄悄先呷了一口清汤,浓郁的芬芳一路下喉,味觉慢慢崛起,我试着把裹着葱、油、咸味的面条轻轻挑起一根慢慢放入口中,来到我的舌头的是面的柔韧,来到我的喉的是汤的滑溜,当它们一起在我的胃里时,我的胃变得温和了,每个地方都被熨得平平整整,而它们温柔的一荡就不见,你就会清楚的发现——比起阳春面,其他的那些都是做作的“庸脂俗粉”。汤是清爽的汤,面是滑溜的面,葱是香甜的葱,油是星星点点亮闪闪的油,颇是一碗清流!母亲还说道,一些当地人的阳春面手艺真的很好。我突然想,如果路遇一家小面馆,我一定坐下来尝尝当地人的手艺,看看酱油猪油早早放在碗底时,面一熟,一捞、一放进入碗中、加满汤汁、撒一把小葱,看!那一气呵成的身手,也应该着实赏心悦目。

想想我那次的经历可谓:“那时不识阳春面,急着上菜,急着上菜,错把芬芳当俗粉。而今识的阳春面,日日思面,日日思面,只道阳春方便来。”想起那时吃的阳春面,我常在口边念念有词,但想来又觉得可笑。

后来查看资料发现:据说秦始皇时期统一历法,夏历十月为正月,又名小阳春。后来流入市井,阳春就是“十”。卖面小贩忌讳清汤光面,怕触霉头没好彩头,又因为一碗面当时价值十文钱,遂得来“阳春面”一名。由此看来小贩们偷换概念促得这样一个好名字。其实想想,阳春面非常简单,没有其他浮夸的材料,浇头。只有那一碗简单的面条配上小葱就像阳春三月的嫩芽。让人联想起“阳春白雪”,遂起名阳春面。种种来历,你相信什么?我相信面的味道!

真的,现在我很想吃一碗阳春面,已解现在油腻的生活。服务生!“来一碗阳春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