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写作

新闻发布2024-05-14 22:04:45读书村

普通人的写作

作者|刘章建

写作是个浪漫而随性的事。譬如,鲁迅的《少年闰土》开句就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一个勇敢刚毅、机敏好玩的小小少年就跃然纸上了。——相信这一小段白描的话,我们很多人至今都能记忆犹新、朗朗上口。譬如,许地山的《落花生》在末尾这样写——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的、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爹爹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你看,这几句话,多么朴实而接地气。譬如,朱自清的《背影》中这一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这段描写中,没有过度渲染,也没有形容,只用了20来个动词,去描写父亲和背影。——干净又准确。——我们的写作,缺得就是这样真实又能打动人的语句。……这些都是豁达而恣意、辽阔又纯粹的写作。不虚伪、不遮掩、不功利、不说教,却又是能走心、打动人的好文字。

在中国的写作圈里,自古就有很多很多卑微的底层的尘埃一样的写作者,多么希望在尘埃里盛开一朵鲜艳的花啊。可是,不能够啊。于是,这些写作者就勤勤恳恳半夜灯火的甚至不要命的去创作了一批又一批的文章。文章?还是垃圾?说是文章,没有地方发表,没有地方出版,更没有银钱召开作品的研讨会,推介会,发布会……就只能静静地躺在自己的书柜或者抽屉里聊以自慰、沾沾自喜罢了。说是垃圾,每一篇作品都是写作者辛勤耕耘,精密谋划,深思熟虑的良心之作……这些贫困潦倒甚至一贫如洗,连养家糊口都不能自己的人,却毕生怀揣着一个作家梦、理想梦。他们的人生充满了悲凉的色彩和虔诚的执着。他们是谁?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作家群,群里蝼蚁一般的作家摩肩接踵趋之若鹜人头攒动。他们每一天都不是在创作,就是在不断推介自己的作品。甚至更多的时候,群里的一位陌生作家,会羞涩的发来求助信:最近文章没人要,揭不开锅了,希望帮助200元红包,聊解一下无米之炊……最近身体有痒,住院治疗,交不起诊疗费了,请文友支持三五百元,用于续命……而且决不是个例……小县城里有一个买豆腐的老汉,从小就树立了作家梦。他在县城的食品市场买豆腐。每天半夜起来,磨豆子,打豆浆,做豆腐,买豆腐……间隙里就在摊位上奋笔疾书,写小说,坚持了几十年,直到把自己写成了满头华发的白胡子。他还是在继续书写小说,据说写了好几个几十万字的小说作品。据说还被省里大媒体的记者跟踪采访报道,被掠去了小说原稿本和几万元出版费……也只是石沉大海……吃了亏,他也不回头,不气馁,不思悔改,他还是在继续寻找创作灵感和源泉,继续写……我曾经悄悄的去他的卖豆腐摊位上看过他。果然是一幅气定神闲、自我安然的样子。摊位上整整齐齐地摆着各色产品,他也不叫卖,只趴在小凳上奋笔疾书。看似与世隔绝却也食人间烟火。——这种既对家庭生活负责又不向兴趣爱好低头的创作,真的很叫人心酸,很让人感动。皇城里还有一位作家朋友,是和我一样没有什么名气的小说作家,据说还留过洋,见过大世面,但是,在文学的圈子里去一直被拒之门外,进不了圈。他曾经大英雄一般,揭竿而起,纠集了一大伙省内的网络作家,和省里的作家协会对话了一阵,曾经引起了省作协的“重视”,后来这些网络作家们还被省作协恭恭敬敬的请到省作协的高桂兹会议室,召开了一次规模不大不小的网络作家的座谈会……会议貌似商讨了一些现象,承诺了一些事情,答应了一些问题……最后还是一阵风吹过。后来有一次,我去皇城里出差,临走的时候,在高铁站门口,我们又见了一次面。我的这位仁兄邋邋遢遢的样子,握了手,寒暄了几句,就从内兜里掏出一本书,送给我说,我新出的小说,送给你斧正……这位仁兄是个硬汉子,出了几本小说后,还是被省作协挡在外面。最终也不知道啥原因,含恨卧轨,终结了自己的作家梦……

普通人的写作

有一次,我被隆重请去某农村某农户家当了一回座上宾。为啥?原因是这家农户的儿子,三十多岁了,不务庄稼,不事农活,只在屋里写文章,写了很多很多。……家里人知道我也是个写作者,就通过朋友带我来家里,让我给审视一下,看看自己的儿子是不是个写作的料,能不能写出名堂。家里人就把儿子的大量文稿搬出来,让我给审一审,判断一下。我随手翻看了一下这些稿子,基本上都是流水账,毫无价值。我犯难了。不能直接说实话。我就告诫他儿子,还是要坚持劳动,在劳动中去寻找更好的创作灵感……写作这个事,是个“双刃剑”。认知到位了,划拉几笔,述说喜怒衷肠、记录心路旅程,修心养性,陶冶情操,锻炼文字功底,是很好的爱好;认知不到位,钻了牛角尖,误人子弟,也耽误了很多人大半辈子。怀里揣着个崇高而堂皇的梦想,总是实现不了,恼人不恼人?苦不苦?难不难?尤其如我。我酷爱写作,写一些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写一些普通事的酸甜苦辣。很多时候我写不出来,不写的时候,读读大家的写作,依然快乐。关于写作,我也很坦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去计较得失,不去攀比结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