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小镇

新闻发布2024-05-26 16:05:14读书村

古老的小镇

作者|刘昱村

黄官,为什么一提起这个小镇的名字,大家都有一种微醉的感觉呢?这取决于小镇的性格和气味。黄官是一个古老的小镇。相传在北宋年间,此地有一姓黄的人在京城做官,于是这里便名为黄官。清代曾为褒城县巡检司驻地,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中华民国元年后,在此设了一位协助县长管理一方的县佐。解放后,成立黄官乡公社,后来又设立了黄官区,再后来撤区建立了黄官镇。在米仓古道上,小镇曾经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手艺人和货品让这里的集市天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它没有隔壁的青树、红庙、喜神三镇逢单日或双日开集市的规矩,黄官,从年头至年尾,从来不歇市。这样的地域特点,使大多数黄官人身上有了一种果敢的性格。这里不是政治中心,所以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人人个性鲜明,热情好客;不是经济中心,他们的产业做得并不大,主要以家族为单元,发展手工业,品种多样,美观实用。这里山水相依,田肥粮丰,瓜果满山,人们容易知足,喜欢聚集,贪恋茶余饭后端着老茶缸围在一起摆“龙门阵”的悠闲时光。最关键的,黄官人骨子里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他们自信、笃定,很少外出创业,守着这方山水,慢慢打磨属于自己的田园生活。

古老的小镇

初夏的清晨,燕儿刚出壳不久,房檐下燕子窝的周围只看得见一圈张得大大的嫩黄的嘴。青绿的麦穗上还挂着小小的花芽,李子树的果实才比拇指大。在一阵凉风里,男人们就扶着犁赶着牛下田了,他们扬起竹条抽一下牛背,开始将那几块闲置了一个冬天的陈水田翻得更加松软。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他们一直弯着腰育秧苗,收麦子,浆田,插秧,直到把一个个混沌杂乱的山湾变成江南水乡一样的绿莹莹,水灵灵。当然,在这些秧田中间,他们会专门种几块酒谷。酒谷虽然生长期长,产量低,秧苗也细瘦一点,却是他们心里的宝贝。如果整个夏天不缺水,秧苗总会迎风见长,到了仲秋,黄橙橙的谷穗低垂着头,等待着收割。那段时间,每个村庄的人们都忙忙碌碌,只要有半个月的好太阳,所有的稻谷都被收回晒干。他们只打少量的新米做稀饭,其余的新谷子会储藏在干燥的谷仓内,让其在时光中沉淀得更加筋道。然后他们不紧不慢地栽油菜种小麦,收豆子挖红薯。当清晨的山坡上出现一层白霜的时候,他们收回所有的农具,在堂屋里点燃火塘准备煮茶过冬。这时酿黄酒这件大事就摆上日程。他们取出精心晾晒好的酒谷,去掉糠皮,就是晶莹圆润的糯米。男人们打来井水把米浸泡一天,上笼蒸熟,拌入麦曲,装入木桶,加上井水,发酵四十多天。待完全发酵醇熟,他们打开木桶盖子,小心地把酒过滤出来,再煎酒杀菌,入坛密封,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当然,酿好的黄酒在阴凉处放置两三年,味道会更醇香。但是普通人家谁会等那么久呢!过年的时候,坛子一旦打开,酒香四溢。那一瞬间,一年劳作的辛苦和煎熬瞬间都消散了,生活的苦好像都吃完了!男女老幼都能喝几口,大家醉醺醺的一直到年过完,酒坛也见底了。但是有什么关系呢,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官人李光明到江浙一带考察后,回来反复酿制,发现用青龙井的水酿出的黄酒特别醇香,就在井旁建了黄酒厂,取名“黄关黄酒”。因其物美价廉,深受周围乡邻喜欢。近年来,一位名叫宋伟的年轻企业家融资黄官酒厂,带着朱建军等一批年轻的酿酒专家,酿制出几十种不同浓度和口味的黄酒,远销十多个省市。但是不管怎样酿制,黄关黄酒,都要经过慢长的发酵才能醇香,所以王蓬老师给他们酒窖取名“光荫酒窖”。酿了黄酒,女人们就想到了下酒菜。黄官的女人有多能干,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们做不到。她们在地坎上,田垄边和房前屋后种满青菜、大豆、辣椒和萝卜,改善生活的同时,把多余的蔬菜用各种调料腌制,做成盐菜,装入坛子封存。那些味道,有她们记忆里的,有到其他姐妹家尝过的,也有自己心里想出来的。家里的男人天天在外面劳作打拼,挥汗如雨,回到家,就着这些可口的小菜,自会多喝一口酒,多吃一碗饭。有了这口小菜的牵挂,他们走得再远,工作得再晚,家,是他们唯一想念的地方。所以,黄官的女子出嫁的时候,嫁妆里面有盐菜;待客的时候,盐菜和大肉熬在一起,就是主菜;走亲戚串门子,盐菜和小菜也是礼物。年复一年,黄官盐菜有了知名度。刘自惠、肖秀明、高丽佳等心灵手巧的黄官女子们,在县城开门店,在抖音上作直播,把黄官姐妹们做的盐菜、豆腐干、红豆腐、萝卜干等小菜推销到天南海北,成为更多人家餐桌上的美味。

为了把生活过得更踏实安稳,黄官一带的村民很早以前就善做手工。他们做木工打家具,开铁匠铺打农具,开裁缝铺做衣服。而且,家家户户的青壮年,每天晚饭后会坐在院子里,用竹子编背篓编箩筐,除了自给自足,还会把多余的拿到集市上卖,慢慢形成了一种产业。当他们在集市上听到藤编比竹编更结实的说法时,一些能工巧匠就坐不住了。他们上山采回青藤,和炮制竹子一样打磨藤条,先去皮,打磨光结疤,用火烤或蒸煮,藤条就变得绵软有韧劲。他们用整根竹子做龙骨,编上藤条,刷清漆,晾晒定型,真的比竹编更经久耐用。藤编匠人们不断尝试创新,产品从最早的几样农具发展到藤椅、茶几、吊篮等十几种生活用品,款式也越来越轻巧、美观和实用。特别是藤椅,因其柔韧透气,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本地藤编工匠徐德中和陈良顺致力于藤编产品的创新和传承,培养了一大批徒弟和年轻人。特别是方圆几十里身体有残疾的村民,他们无偿教他们技艺,发给他们原材料,回收他们的产品,造福一方乡民。所以,黄官的藤椅,我们坐上去,感觉到的不仅是舒适和惬意,更有人心的柔软和生活的底气。小镇上有一个老街,呈“T”字型,横着的这条街现代气息浓,服装店、理发店窗明几净,是年轻人爱光顾的地方。那些背着背篓提着筐子来赶集的村民却另有去处。他们卖掉自家的货品后,就绕到中间的老街上去了。老街上有卖旱烟的,卖镰刀锄头和五金杂货的,配钥匙的,修钟表眼镜的和剃头的小摊。还有卖五香饼的老婆婆,修鞋的老汉,弹棉絮的中年人,小诊所的老中医……这些小店和货摊旁都放着几个小板凳,那些走累的村民随处都可歇一脚。老街后面还有一个小巷道,家家开着茶铺,里面坐满了乡里来赶集的人,有的打扑克,有的打纸页牌,有的下象棋,还有更多的人坐在靠墙的长凳上,喝着老茶,有一句没一句聊着村里的奇闻异事。街尾的坡坎上住着一对退休老教师,每到天气好的时候,老先生总喜欢坐在门口的旧藤椅上,对着手中的棋谱研究桌上的棋盘。老伴见他心情好,午饭会做一盘盐菜炒腊肉,再烫一壶黄酒,熟悉香味就从小巷一路飘散开去。

相关推荐